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军专利>正文

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6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涉及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摇臂;第二摇臂;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且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连接臂;外套;套接于所述阻尼套内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阻尼杆朝向所述阻尼套的内侧;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用于驱动门铰链复位的弹性复位组件。门铰链在动作时,阻尼器可自阻尼套中滑动,同时阻尼杆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通过阻尼器的阻尼力、阻尼器与阻尼套之间的摩擦力两者结合实现缓冲和阻尼的作用,同时通过阻尼套对阻尼器进行限制,使得阻尼器运动更加稳定,并可通过弹性复位组件对门铰链进行复位。

Damping buffered large angle door h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
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门铰链的阻尼器设置在外壳内,通过将阻尼器的阻尼杆抵压在门铰链的铰接轴上,实现阻尼缓冲作用,然而由于阻尼杆的直径较小,与铰接轴的接触面积较小,连接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具有阻尼器连接更加稳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包括:用于与门框相装配的第一固定座;用于与门体相装配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活动槽;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槽的第一摇臂;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的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端部通过第一托臂相铰接,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一摩擦套,所述第一摩擦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托臂嵌入所述第一开口;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的中部装配于所述第二摇臂;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的内侧铰接有第二摩擦件,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托臂,所述第二摩擦件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托臂嵌入所述第二开口;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且与所述第一摩擦套同轴安装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的中部且与所述阻尼套的中部同轴安装的外套;套接于所述阻尼套内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阻尼杆朝向所述阻尼套的内侧,且所述阻尼器的底部抵触于所述第一摩擦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用于驱动门铰链复位的弹性复位组件。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门铰链在动作时,阻尼器可自阻尼套中滑动,同时阻尼杆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通过阻尼器的阻尼力、阻尼器与阻尼套之间的摩擦力两者结合实现缓冲和阻尼的作用,同时通过阻尼套对阻尼器进行限制,使得阻尼器运动更加稳定,并可通过弹性复位组件对门铰链进行复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套上位于所述第二摩擦件的一侧设有第三托臂,且在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第四托臂,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外套内滑动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第一端设有承托块,所述承托块承托于所述第四托臂,所述安装套的第二端的底部承托于所述第三托臂,且所述安装套的第二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摩擦件,所述安装套上开设有容置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第二端抵触于所述第四托臂。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的伸缩实现对门铰链的复位,且受第三托臂和第四托臂的承托作用,使得安装套可以在外套内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套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套的内壁相贴合。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套的滑动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套的两侧设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摇臂上位于所述连接凸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块相抵触的支撑凸点。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凸块和支撑凸点相互配合,使得阻尼套连接的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器的底部为倾斜向下的斜导面。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方便阻尼器的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槽的第一摇臂;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的第二摇臂;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连接臂;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且与所述第一摩擦套同轴安装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的中部且与所述阻尼套的中部同轴安装的外套;套接于所述阻尼套内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阻尼杆朝向所述阻尼套的内侧;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用于驱动门铰链复位的弹性复位组件。门铰链在动作时,阻尼器可自阻尼套中滑动,同时阻尼杆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通过阻尼器的阻尼力、阻尼器与阻尼套之间的摩擦力两者结合实现缓冲和阻尼的作用,同时通过阻尼套对阻尼器进行限制,使得阻尼器运动更加稳定,并可通过弹性复位组件对门铰链进行复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沿中性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关闭状态下沿中性面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21、活动槽;3、第一摇臂;4、第二摇臂;41、第一托臂;42、第一摩擦套;43、支撑凸点;5、阻尼套;51、连接凸块;6、连接臂;61、第二摩擦件;62、第二托臂;7、外套;71、第三托臂;72、第四托臂;8、阻尼器;9、弹性复位组件;91、安装套;92、承托块;93、容置槽;94、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用于与门框相装配的第一固定座1;用于与门体相装配的第二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2上设有活动槽21;第一端铰接于活动槽21的第一摇臂3;第一端铰接于第一摇臂3的第二端的第二摇臂4,第二摇臂4的第二端与第一固定座1的端部通过第一托臂41相铰接,且第二固定座2上铰接有第一摩擦套42,第一摩擦套4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托臂41嵌入第一开口;第一端铰接于第一摇臂3的第二端且与第二摇臂4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5,阻尼套5的中部装配于第二摇臂4;第一端铰接于第一固定座1的连接臂6,连接臂6的第二端的内侧铰接有第二摩擦件61,连接臂6上设有第二托臂62,第二摩擦件61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托臂62嵌入第二开口;第一端铰接于第二固定座2、第二端铰接于连接臂6且与第一摩擦套同轴安装的、中部铰接于第二摇臂4的中部且与阻尼套5的中部同轴安装的外套7;套接于阻尼套5内的阻尼器8,阻尼器8的阻尼杆朝向阻尼套5的内侧,且阻尼器8的底部抵触于第一摩擦套4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与门框相装配的第一固定座;/n用于与门体相装配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活动槽;/n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槽的第一摇臂;/n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的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端部通过第一托臂相铰接,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一摩擦套,所述第一摩擦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托臂嵌入所述第一开口;/n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的中部装配于所述第二摇臂;/n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的内侧铰接有第二摩擦件,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托臂,所述第二摩擦件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托臂嵌入所述第二开口;/n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且与所述第一摩擦套同轴安装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的中部且与所述阻尼套的中部同轴安装的外套;/n套接于所述阻尼套内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阻尼杆朝向所述阻尼套的内侧,且所述阻尼器的底部抵触于所述第一摩擦套;以及,/n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用于驱动门铰链复位的弹性复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缓冲式大角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门框相装配的第一固定座;
用于与门体相装配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活动槽;
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槽的第一摇臂;
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的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端部通过第一托臂相铰接,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一摩擦套,所述第一摩擦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托臂嵌入所述第一开口;
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同轴安装的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的中部装配于所述第二摇臂;
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的内侧铰接有第二摩擦件,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托臂,所述第二摩擦件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托臂嵌入所述第二开口;
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且与所述第一摩擦套同轴安装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的中部且与所述阻尼套的中部同轴安装的外套;
套接于所述阻尼套内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阻尼杆朝向所述阻尼套的内侧,且所述阻尼器的底部抵触于所述第一摩擦套;以及,
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用于驱动门铰链复位的弹性复位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