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所述水库塔式涵洞包括工作桥、启闭房、启闭设备、平涵和消力池;所述输水管道包括底座、固定扣件、三通、过滤拍门、灌溉管道、放空管和闸阀;其特征在于:启闭设备由排架、启闭拉杆及闸门组成;通过工作桥,从水库上游坝坡进入启闭房;水库塔式涵洞按高程从高到低,启闭房依次连接启闭设备、平涵及消力池;过滤拍门由拍门、过滤网及法兰组成;灌溉管道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转角管道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输水管道可将水源与渠道进行衔接,实现从水源、渠道到田间全程采用管道输水,既能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加快灌溉输水速度、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A tower culvert of reservoir with water transmission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
技术介绍
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0%~70%,节水潜力巨大。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来促进农业节水,将农业用水减量置换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增量,成为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农业灌溉虽然在推行高效节水灌溉,但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渠道工程,沿线渗漏严重,过水效率低下,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以小面积的田间滴灌、喷灌工程为主,低压管道灌溉应用较少,从水源到田间输水段等骨干工程,节水建设与改造较少。由于我国灌溉水源以小型水库占比较大,因此从水源开始采用低压管道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水库塔式涵洞灌溉方式为闸门接平涵及消力池,再接明渠进入农田,不但消耗了天然水头,消力池出口还无法与输水管道连接,难以完成高效节水目标。同时现有的输水管道灌溉方式,大多需要通过水泵提供压力,增加投资、消耗大量电能,未能利用水库灌区的天然水位差。本技术对水库竖井涵管进行改造,将水源与低压管道进行衔接,为明渠灌溉形式改造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提供条件,实现从水源、渠道到田间全程采用低压管道,既可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还能降低建设投资,加快灌溉输水速度,从而可大大缩短灌水周期,可实现按作物需水要求及时适量地进行灌溉,对作物高产稳产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型灌溉农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其中水库塔式涵洞上的输水管道既能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为明渠灌溉形式改造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提供条件,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主要包括水库塔式涵洞和输水管道,其中水库塔式涵洞主要由工作桥1-1、启闭房1、启闭设备2、平涵3和消力池4组成;启闭设备2由排架2-1、启闭拉杆2-2及闸门2-3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工作桥1-1,从水库上游坝坡进入启闭房1;水库塔式涵洞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启闭房1依次连接启闭设备2、平涵3及消力池4;启闭房1、启闭设备2位于水库上游坝坡;排架2-1立于平涵3进口,由4根混凝土柱组合而成,用于支撑启闭房1;启闭拉杆2-2置于启闭房1底板上,闸门2-3悬挂于启闭拉杆2-2下端;其中输水管道包括底座5、固定扣件6、灌溉管道9和放空管10;底座5上端设置在水库上游坝坡上,底座5下端设置在排架2-1底部旁,灌溉管道9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9-1、转角管道9-2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9-3组成,第一管道9-1通过转角管道9-2与第三管道9-3连接起来;灌溉管道9通过固定扣件6固定在底座5上,所述放空管10置于平涵3首端底部并延伸至平涵3末端,并采用固定扣件6将其固定。本技术所述的启闭房1置于排架2-1之上,用于控制与保护启闭拉杆2-2。本技术所述平涵3的首端进水口预留放空管10与第三管道9-3孔洞。本技术所述底座5上端设置在水库上游坝坡上,底座5下端设置在排架2-1底端上,底座5与水库上游坝坡的坡比相同,用于支撑灌溉管道9;同时紧临底座5沿水库上游坝坡设置台阶,便于上下坝坡、启闭拍门8-1。本技术所述灌溉管道9上的第一管道9-1上面设有若干三通7,三通7按一定距离L与第一管道9-1相接,形成梯级,通过操作拍门实现分层取水。本技术所述若干三通7上端设有过滤拍门8,过滤拍门8由拍门8-1、过滤网8-2及法兰8-3组成;过滤拍门8通过法兰8-3固定于三通7之上,内置过滤网8-2可拦截漂浮物、防止淤堵,开启拍门8-1即可取水。本技术所述灌溉管道9公称直径为R,可采用钢管等金属管、PE管等塑料管,具有一定抗压力能力,同时采用抗紫外线材质,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第一管道9-1嵌于底座5之中,并采用固定扣件6将其固定于底座5之上;第三管道9-3贯穿平涵3并采用固定扣件6固定于平涵3底部,第三管道9-3末端安装闸阀11后接输水管道,将水库表层水输送至农田进行灌溉。所述闸阀11置于第三管道9-3末端,用于控制取水时段,当作物需要灌溉时才开启闸阀11。本技术所述放空管10与灌溉管道9材质相同,上游一端设置拍门8-1,通过开启拍门8-1可降低水库水位至平涵3首端进水口底高程,实现水库清淤、除险加固等活动。本技术的优点是:该输水管道可将水源与渠道进行衔接,实现从水源、渠道到田间全程采用管道输水,既能充分利用水库的天然水位差节约能源,做到分层取水,又能加快灌溉输水速度、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库塔式涵洞布置剖示图。图2为本技术水库塔式涵洞输水管道布置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的三通及过滤拍门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平涵首端进水口封堵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管道固定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闸阀安装示意图。在图中,1为启闭房、2为启闭设备、3为平涵、4为消力池、5为底座、6为固定扣件、7为三通、8为过滤拍门、9为灌溉管道、10为放空管、11为闸阀;1-1为工作桥,2-1为排架、2-2为启闭拉杆、2-3为闸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以江西省安福县某水库竖井涵管改造为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6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工作的,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主要包括水库塔式涵洞和输水管道,其中水库塔式涵洞主要由工作桥1-1、启闭房1、启闭设备2、平涵3和消力池4组成;启闭设备2由排架2-1、启闭拉杆2-2及闸门2-3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工作桥1-1,从水库上游坝坡进入启闭房1;水库塔式涵洞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启闭房1依次连接启闭设备2、平涵3及消力池4;管理房1、启闭设备2位于水库上游坝坡;排架2-1立于平涵3进口,由4根混凝土柱组合而成,用于支撑启闭房1;启闭拉杆2-2置于启闭房1底板上,闸门2-3悬挂于启闭拉杆2-2下端;其中输水管道包括底座5、固定扣件6、灌溉管道9和放空管10;底座5上端设置在水库上游坝坡上,底座5下端设置在排架2-1底部旁,灌溉管道9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9-1、转角管道9-2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9-3组成,第一管道9-1通过转角管道9-2与第三管道9-3连接起来;灌溉管道9通过固定扣件6固定在底座5上,所述放空管10置于平涵3首端底部并延伸至平涵3末端,并采用固定扣件6将其固定。一种在水库塔式涵洞上安装输水管道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主要包括水库塔式涵洞和输水管道,其中水库塔式涵洞主要由工作桥、启闭房、启闭设备、平涵和消力池组成;启闭设备由排架、启闭拉杆及闸门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工作桥,从水库上游坝坡进入启闭房;水库塔式涵洞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启闭房依次连接启闭设备、平涵及消力池,启闭房设置在启闭设备的排架之上,启闭设备设置于平涵进口,平涵出口设置有消力池;排架立于平涵进口,由4根混凝土柱组合而成,用于支撑启闭房;启闭拉杆置于启闭房底板上,闸门悬挂于启闭拉杆下端;其中输水管道包括底座、固定扣件、灌溉管道和放空管;底座上端设置在水库上游坝坡上,底座下端设置在排架底部旁,灌溉管道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转角管道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组成,第一管道通过转角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起来;灌溉管道通过固定扣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放空管置于平涵首端底部并延伸至平涵末端,并采用固定扣件将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主要包括水库塔式涵洞和输水管道,其中水库塔式涵洞主要由工作桥、启闭房、启闭设备、平涵和消力池组成;启闭设备由排架、启闭拉杆及闸门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工作桥,从水库上游坝坡进入启闭房;水库塔式涵洞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启闭房依次连接启闭设备、平涵及消力池,启闭房设置在启闭设备的排架之上,启闭设备设置于平涵进口,平涵出口设置有消力池;排架立于平涵进口,由4根混凝土柱组合而成,用于支撑启闭房;启闭拉杆置于启闭房底板上,闸门悬挂于启闭拉杆下端;其中输水管道包括底座、固定扣件、灌溉管道和放空管;底座上端设置在水库上游坝坡上,底座下端设置在排架底部旁,灌溉管道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管道、转角管道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组成,第一管道通过转角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起来;灌溉管道通过固定扣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放空管置于平涵首端底部并延伸至平涵末端,并采用固定扣件将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输水管道的水库塔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涵的首端进水口预留放空管与第三管道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张戴军孔琼菊万春泉卢江海邓升吴高伟谭淋露郭庆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