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俊力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3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靠垫,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包覆体、弹性气囊;所述的弹性气囊置于包覆体腔内,弹性气囊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室,充气室设有充气阀,并与外置的充气机构连接;所述的包覆体侧部连接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快速与座椅靠背连接定位,并通过改变弹性气囊内部空气量调节支承厚度及力度,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背部支撑,本装置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效的增强了人体背部与坐具间的贴合度,放松长时间就坐带来的肌肉紧张感,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A portable inflatable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靠垫,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坐具的舒适度不断改善。由于每个人身体曲线、体重、坐姿等不同,同一张座椅无法满足每一位使用者,而具有腰背部支撑调节功能的座椅均为高档商品或高端配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及重量较大,生产成本和售价高,并不适合大多数用户使用。对于久坐办公的人群,不舒适的座椅会导致疲劳度增加,特别是对于汽车驾驶员,长时间驾乘保持同一坐姿,座椅不适往往会出现脊柱或腰背部酸痛、分散注意力等问题,甚至引发身体健康问题。为了达到缓解疲劳和舒适就坐的目的,人们通常会使用靠包或靠垫托衬在腰背部,作为脊柱曲线的支撑,以增强人体背部与坐具间的贴合度和支承力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类靠包或靠垫产品的使用存在有一定缺陷:由于靠包内部填塞有海绵或、人造棉等填充物,其支承力度欠缺,且支承力、支承高低位置及厚度无法根据不同使用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这类产品受整体体积等难以变化(或折叠)的影响,对于同一座椅的不同使用者而言,间接的导致了其使用受限,例如同一汽车不同人驾驶,这种靠包类产品无法让每位驾驶者都能获得理想支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便于快速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并通过改变弹性气囊内部空气量快速调节支承厚度及力度,以满足不同使用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包括包覆体、用于调节靠垫厚度弹性气囊、固定带;所述的包覆体侧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的固定带,包覆体侧部边缘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气囊置于所述包覆体的容腔内;所述的弹性气囊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室,所述的充气室设有充气阀;外置的充气机构的充气管由包覆体侧部开口处进入容腔,并与充气阀连接配合为弹性气囊充气。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带设置在包覆体两侧及上部,各条固定带外端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件。进一步,所述弹性气囊的充气室各自独立且互不连通。进一步,所述的弹性气囊与包覆体为可拆分结构。进一步,所述的充气阀与充气管为可拆分结构。进一步,所述的包覆体的采用弹性织布制作,包覆体的后表面设有防滑层或防滑条。进一步,所述包覆体侧部的开口设有连接组件。进一步,所述的充气机构为手动充气球或气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便于安装使用,结构简单合理,靠垫固定于座椅靠背,可根据使用者的背部曲线调整并设置托垫的高低位置,并通过控制充气量调整支承力及厚度,有效的增强了人体背部与坐具间的贴合度,放松长时间就坐的肌肉紧张状态,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本技术靠垫调节方便快捷,可适应不同的用户背部曲线,例如对于同一部汽车的不同驾驶者,本装置均可快速调节为所有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背部支撑,以改善座椅的舒适度。此外,弹性材料制成的包覆体随弹性气囊膨胀而改变,使弹性气囊的表面与包覆体容腔内壁始终紧密贴合,避免因两者间产生滑动而造成不适;气囊排气后体积大幅减小,便于折叠收纳或携带。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包覆体,2、弹性气囊,21、充气室,3、充气阀,4、固定带,5、座椅靠背。实施例1本技术的所有材料及零部件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产品。从图1~图3可知,本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包覆体1、用于调节靠垫厚度弹性气囊2、固定带4;所述的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的固定带4,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气囊2与包覆体1为可拆分结构,弹性气囊2由开口置入包覆体1的容腔内;所述的弹性气囊2内部为充气室21,弹性气囊2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室21,所述的充气室21设有充气阀3,本技术还包括一外置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的充气管由包覆体1侧部开口伸入包覆体容腔,并与充气阀3连接配合为弹性气囊2(充气室)充气。本实施例以单充气室的弹性气囊设计为例,弹性气囊2采用橡胶或乳胶类材质制作;所述的充气机构可采用手动充气球或使用气泵实现电动充气。所述的包覆体1的采用弹性织布制作,可随弹性气囊2膨胀而变形,使弹性气囊表面始终与包覆体容腔内壁紧密贴合,两者间处于紧绷状态,避免使用中弹性气囊与包覆体之间产生滑动。所述包覆体1侧部的开口设有拉链、挂扣或魔术贴等连接组件,防止弹性气囊充气膨胀将开口撑开。所述的包覆体1的后表面设有防滑层或防滑条,以防止靠垫与座椅靠背5间错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带4设置在包覆体1两侧部及上部,各条固定带4外端部或外段设有魔术贴或可调正位置的卡扣等连接件,用于固定带间相互连接。本装置使用时将固定带由座椅靠背上端及两侧向后绑缚,并于椅背后部相互挂接,并根据使用者的生理曲线调整固定带设定靠垫的高低,确保其处于最佳位置;然后为弹性气囊充气至合适厚度。本技术安装及设置方便快捷,可快速调整靠垫状态以符合乘坐者的背部曲线,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有效的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改善乘坐舒适性,尤其适合汽车驾驶者。实施例2从图4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性气囊2设有多个各自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充气室21,即弹性气囊的腔内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腔,所述的充气阀3与充气管为可拆分结构设计。使用时可通过充气机构分别为各充气室21充气,通过控制各充气室内气体充入量改变弹性气囊的形状,进一步增强腰背部的支撑。本实施例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简化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体(1)、用于调节靠垫厚度弹性气囊(2)、固定带(4);所述的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的固定带(4),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气囊(2)置于所述包覆体(1)的容腔内;所述的弹性气囊(2)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室(21),所述的充气室(21)设有充气阀(3);外置的充气机构的充气管由包覆体(1)侧部开口处进入容腔,并与充气阀(3)连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体(1)、用于调节靠垫厚度弹性气囊(2)、固定带(4);所述的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的固定带(4),包覆体(1)侧部边缘设有开口;所述的弹性气囊(2)置于所述包覆体(1)的容腔内;所述的弹性气囊(2)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室(21),所述的充气室(21)设有充气阀(3);外置的充气机构的充气管由包覆体(1)侧部开口处进入容腔,并与充气阀(3)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4)设置在包覆体(1)两侧及上部,各条固定带(4)外端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气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2)的充气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力郭子晨关富华刘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郭俊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