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50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42
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和中转水槽,水箱上设有出水孔,所述中转水槽设有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与中转水槽连接,中转水槽中设有隔板分隔为植物净化区和沉淀区,植物净化区内种植有水草,沉淀区内设有带滤孔的滤板,进水管与中转水槽的植物净化区连接,输水管路与沉淀区连接且位于滤板上方及隔板上端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出水孔处设有出水阀,出水阀装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浮球,当浮球未受到出水管排出的水的冲击压力时该浮球受到弹性件的弹力缩回在出水管的出口端封堵着出水管,出水管与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水管不易堵塞,保证正常灌溉。

A rice planting irrig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因此水田在少雨时需要对其进行灌溉,传统的灌水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而不管哪种灌溉方式都需要用到灌溉装置,一般的灌溉装置使用的水源均来自水田就近的湖里,这些湖水在输送过程中存在很多杂质,很多灌溉装置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为这些杂质出水口堵塞,清理起来又十分不便,影响水稻灌溉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和中转水槽,水箱上设有出水孔,所述中转水槽设有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与中转水槽连接,输水管路上装接有输送泵,中转水槽中设有隔板分隔为植物净化区和沉淀区,植物净化区内种植有水草,沉淀区内设有带滤孔的滤板,进水管与中转水槽的植物净化区连接,输水管路与沉淀区连接且位于滤板上方及隔板上端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出水孔处设有出水阀,出水阀装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浮球,当浮球未受到出水管排出的水的冲击压力时该浮球受到弹性件的弹力缩回在出水管的出口端封堵着出水管,出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设有与浮球贴合的凹面。所述中转水槽的底面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处设有排污阀。所述弹性件为弹性胶带。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没有内凹的内翻沿。所述内翻沿呈弧形状。本技术通过出水管的出口端的浮球,对出水管在没有排水时进行封堵,同时在排水时又不会影响正常排水,有效减少了沙石泥土等杂物进入到出水管中,保证出水管的正常排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连接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出水管与浮球装配的剖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9和中转水槽4,储水箱9上设有出水孔16,所述中转水槽4设有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2,储水箱9通过输水管路7与中转水槽4连接,输水管路7上装接有输送泵8,中转水槽4中设有隔板5分隔为植物净化区3和沉淀区6,植物净化区3内种植有水草,沉淀区6内设有带滤孔的滤板17,滤板17可有效阻挡较大块的颗粒向上涌出,进水管2与中转水槽4的植物净化区3连接,输水管路7与沉淀区6连接且位于滤板17上方及隔板5上端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出水孔处设有出水阀,出水阀装接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出口端通过弹性件13连接有浮球12,当浮球12未受到出水管排出的水的冲击压力时该浮球受到弹性件的弹力缩回在出水管的出口端封堵着出水管,出水管与水泵连接。弹性件可为弹性胶件,或者弹性绳索,弹性件一端固定在出水管内部,对浮球起到拉力作用,在浮球没有受到冲击力时,弹性件将浮球拉回至出水管的出口端贴合着,从而在没有灌溉时,使出水管的出口端被浮球封堵住,避免泥沙泥土等进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11的出口端设有与浮球12贴合的凹面14,凹面为圆周面,能够更好的与浮球进行贴合,实现更好的密封。所述中转水槽4的底面设有排污口1,该排污口处设有排污阀,打开排污阀,可对中转水槽进行清理。所述出水管11的出口端没有内凹的呈弧形状的内翻沿15,通过该内翻沿,可进一步降低泥沙进入出水管的机率。本技术中,利用中转水槽对抽取到的水先进行一个初步过滤,从而去除水中的较大的杂质,使得流入到稻田的水较为干净。然后通过输送泵经输水管路输送到储水箱,再利用水泵将水送到出水管,出水的冲压压力将出水管的出口端的浮球冲开,水从出水管与浮球之间的空隙流出,随着水流的大小,浮球与出水管之间的空隙大小也随之改变,从而有效起到减少阻挡泥沙等杂物进入到出水管中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和中转水槽,水箱上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水槽设有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与中转水槽连接,输水管路上装接有输送泵,中转水槽中设有隔板分隔为植物净化区和沉淀区,植物净化区内种植有水草,沉淀区内设有带滤孔的滤板,进水管与中转水槽的植物净化区连接,输水管路与沉淀区连接且位于滤板上方及隔板上端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出水孔处设有出水阀,出水阀装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浮球,当浮球未受到出水管排出的水的冲击压力时该浮球受到弹性件的弹力缩回在出水管的出口端封堵着出水管,出水管与水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和中转水槽,水箱上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水槽设有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与中转水槽连接,输水管路上装接有输送泵,中转水槽中设有隔板分隔为植物净化区和沉淀区,植物净化区内种植有水草,沉淀区内设有带滤孔的滤板,进水管与中转水槽的植物净化区连接,输水管路与沉淀区连接且位于滤板上方及隔板上端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出水孔处设有出水阀,出水阀装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浮球,当浮球未受到出水管排出的水的冲击压力时该浮球受到弹性件的弹力缩回在出水管的出口端封堵着出水管,出水管与水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强
申请(专利权)人: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