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持呼吸的系统和用于此的病人套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73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持对于病人(2)的肺部的气体交换并且用于耦联到通气系统(47)处或用于应用在非通气的病人(2)的系统(1),所述系统如下地具有能够引入到病人(2)的气管(6)中的柔性的软管(5)、泵单元(15)、储备单元(12)和控制部(37),使得经由所述柔性的软管(5)借助于所述泵单元(15)能够调整尤其末端呼气的抽走和所抽走的气体的尤其末端吸气的再循环。为了能够独立于通气系统(47)运行所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系统(1)具有传感器(19、24、32)。

Systems for supporting breathing and patient kits for th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支持呼吸的系统和用于此的病人套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支持对于病人的肺部的气体交换的系统以及带有权利要求13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此的病人套件。
技术介绍
在呼吸障碍的情况下,人工的通气很早被建立。在此,呼吸气体通常借助于超压经由引入到气管中的软管或借助于面罩周期性地施加到呼吸道中,而当外部的超压被消除时,呼出通过呼吸设备的被动的复位力自动地发生。为了避免通过高的通气压力而产生的伤害尝试在通气的情况下使呼吸体积和通气压力保持尽可能小。在此,在病人的导引空气的系统和通气系统中双向地运动的所谓的“往复体积”(Pendelvolumen)或“死区体积”(Totraumvolumen)始终起限制性作用。剩余在往复体积中的经呼出的体积在接着的呼吸中重新被吸入,也就是说,新鲜空气的份额随着增加的往复体积份额而减少。与呼吸体积相比,死区体积越大,气体交换越没有效率。从印刷文献DE602004003409T2中已知如下系统,所述系统作为支持系统与通气系统耦联。通气系统具有病人线路,所述病人线路从Y形件到达病人的气管中。通过支持系统的与病人线路连接的吸气线路,在呼出的末端阶段期间将呼出的气体从病人线路中抽走。同时,在吸气线路的另一个处于较邻近通风机处的位置处,通过另外的线路将新鲜的气体再引导,以便不干扰通气系统的功能。由此,通过病人线路形成的死区体积由呼出的空气部分地释放。由此,在接着的吸入时,重新吸入较少的呼出的气体,而是确切地说重新吸入新鲜的气体。经抽走的气体在下一个呼出开始时又被供应给病人线路。然而,这个已知的系统仅仅紧密地耦联到通气系统处时能够运行,因为支持系统的控制基于通气系统的信号、尤其关于流动时间比例的信号进行。因为没有用于这样的信号的标准化的接口,所以在支持系统与通气系统之间必须相应地完成专用的接口。此外,已知的系统对于吸气线路的堵塞是敏感的,使得通气系统的可靠的支持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完成一种用于支持对于病人的肺部的气体交换的系统,所述系统尤其在没有与通气系统的信号技术的耦联的情况下实现病人呼吸的可靠的支持。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系统或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的病人套件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用于支持对于病人的肺部的气体交换并且用于耦联到通气系统处或用于应用在非通气的病人。系统具有柔性的软管,所述柔性的软管能够引入到病人的气管中,尤其直至远侧的气管或主支气管中。在此,软管能够通过手术地完成的通道(尤其在颈区域中)或通过嘴或鼻引入到气管中。尤其在通过通气系统来通气的病人的情况下,柔性的软管能够通过通气系统的气管内导管(Endotrachealtubus)或气管套管(Trachealkanüle)引入到气管中或能够集成到气管内导管或气管套管中。此外,系统具有泵单元和储备单元。泵单元用于将气体从肺中、从气管中或从通气仪器的线路系统中抽走并且又通过泵吸引导回来,这随后还被称为“再循环”。储备单元用于经抽走的气体在其又被引导回来之前的中间存储。此外,中间存储能够用于气体的温控。优选地,泵单元和储备单元形成共同的单元并且尤其实施为活塞泵。此外,系统如下地具有控制部,使得经由柔性的软管借助于泵单元能够调整抽走和经抽走的气体的再循环。抽走尤其呼气地并且尤其末端呼气地进行,而再循环尤其晚地吸气地进行。这实现上面所描述的减小死区体积的效果,因为在吸入时经消耗的呼吸气体的再呼吸份额减少。因此,实现在肺中的血液与气体侧之间的分压差的变大,这引起氧化的改善以及通过肺的物质(例如CO2及酒精)的提高了的排出。“再循环”是指在病人中的至少部分地导引回来,也即尤其穿过柔性的软管,通过所述软管事先进行抽走。系统的突出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具有传感器、尤其用于确定气体的压力、流动速度和/或成分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确定关于系统或病人的状态的数据并且由此能够识别尤其在病人侧上的改变、如例如呼吸节奏的变化和/或干扰(如柔性的软管的堵塞)。在病人处或在病人中或还在柔性的软管的区域中的传感器的信号接受部能够用于获得关于通气系统的活动的信息,系统与所述通气系统气动地耦联,从而在这两个系统之间不需要数据接口。传感器的数据能够用于与病人和/或与通气仪器相匹配或能够是用于消除干扰的基础,无论其通过操作者或通过系统本身引起。系统尤其具有用于取决于传感器的数据地反作用于在柔性的软管中的堵塞的机构。优选地,传感器关于由系统引导的气体的流动布置在柔性的软管的敞开的、病人侧的端部与储备单元之间。备选地,传感器本身能够布置在储备单元中,然而,这导致消耗的结构。“在之间”此处不是指必须流经传感器本身,而是其还能够布置在分支部处。为了使在柔性的软管中的堵塞以及抽吸粘结(Festsaugen)最小化,本专利技术提出,给所述柔性的软管在其病人侧的敞开的端部处优选地装备多个布置在周缘上的侧向的开口-能够与无创伤的抽走导管对比。优选地,所述孔通过小的凸出部/防护板几何地保护以防咳出的分泌物等。为了能够确定在系统中(尤其在柔性的软管中)的堵塞,本专利技术提出,传感器是高压传感器并且如下地设计和布置,使得其适用于检测通过泵单元产生的压力波动。经由压力波动的幅度和形状能够推断出堵塞或还有泄露,即在抽入时通过比之前的抽入过程显著地较低的压力或较慢的压力平衡来推断以及在引导回来时通过显著地较高的压力或较慢的压力平衡来推断。高压传感器尤其当其具有对于所提及的功能足够的时间分辨率、足够的测量范围和在相关的压力范围中的足够的测量精度时是适用的。在每秒至少25个测量值的时间分辨率的情况下,在至少+/-750mbar的压力范围之内,分辨率尤其为1mbar或更小。优选地,系统具有精密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病人的自主呼吸活动产生的在柔性的软管中的压力波动。精密压力传感器能够是上面所提及的传感器,然而,其尤其是附加的传感器。也就是说,尤其存在高压传感器和精密压力传感器。精密压力传感器实现系统对于非通气的病人的使用。只要泵单元不工作,在柔性的软管中出现基本上与在病人的气管中的压力相同的压力。由此,从精密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中能够推断出病人的呼吸活动,也就是说,能够检测到病人当前处于呼吸循环的哪个位置处和呼吸以何种强度进行。为此,精密压力传感器在其具有对于所提及的功能足够的时间分辨率、足够的测量范围和在相关的压力范围中足够的测量精度时是适用的。在每秒至少25个测量值的时间分辨率的情况下,在至少+/-5mbar的压力范围之内,分辨率尤其为0.1mbar或更小。如果精密压力传感器可能由于较高的压力(如其例如在咳嗽和说话时能够出现的那样)损坏,其应该以合适的方式来保护,优选地通过传感器保护阀。通过藉由精密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病人的呼吸活动,系统能够在没有另外的用于支持呼吸的仪器的情况下使用,也就是说,尤其还用于不通过通气系统来通气的病人。自主呼吸的支持通过减小死区体积的上面所描述的不利的效果在呼吸不足的情况下是很有效的帮助。在此,但是系统的使用首先比借助于通气系统的通气更小心,所述借助于通气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系统(1),用于支持对于病人(2)的肺部的气体交换并且用于耦联到通气系统(47)处或用于应用在非通气的病人(2),所述系统如下地具有能够引入到病人(2)的气管(6)中的柔性的软管(5)、泵单元(15)、储备单元(12)和控制部(37),使得经由所述柔性的软管(5)借助于所述泵单元(15)能够调整尤其末端呼气的抽走和所抽走的气体的尤其末端吸气的再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具有传感器(19、24、3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3 DE 102017006655.81.系统(1),用于支持对于病人(2)的肺部的气体交换并且用于耦联到通气系统(47)处或用于应用在非通气的病人(2),所述系统如下地具有能够引入到病人(2)的气管(6)中的柔性的软管(5)、泵单元(15)、储备单元(12)和控制部(37),使得经由所述柔性的软管(5)借助于所述泵单元(15)能够调整尤其末端呼气的抽走和所抽走的气体的尤其末端吸气的再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具有传感器(19、24、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具有高压传感器(24)作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如下地设计和布置,使得其适用于检测通过所述泵单元(15)产生的压力波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具有精密压力传感器(32)作为传感器,以用于基于通过所述病人(2)的自主呼吸产生的在所述柔性的软管(5)中的压力波动来检测呼吸活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的软管(5)具有用于引入到所述气管(6)中的第一软管区段(8)和用于将所述第一软管区段(8)与带有较大的外部横截面的储备单元(12)连接的第二软管区段(1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为了将气体从通气系统(47)的线路系统(46)中抽走和再循环而具有另外的柔性的软管(55)、另外的泵单元(57)和另外的储备单元(5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元(15)和所述另外的泵单元(57)能够独立于彼此地通过所述控制部(37)控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气体分析传感器(19)、尤其C02传感器(20)作为传感器,其关于由所述系统(1)引导的气体的流动布置在所述柔性的软管(5)的敞开的端部(40)与所述储备单元(12)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1)如下地具有带有相对于环境能够接通的开口(41)、通气循环或外部的气体源的分支部(42),使得借助于所述泵单元(15)能够将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格鲁德C格鲁德B雷斯洛T约斯特R克布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格鲁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