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34711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包括在印刷物上印设二维码,在二维码附近0~1.5mm宽的空白区域印设一些稀疏的墨点或/和线段;促使构成墨点或/和线段的油墨随机扩散,形成锯齿边;放大拍摄二维码及锯齿边,以获取锯齿边的显微特征信息;将所获取的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对应存储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码缘巧妙地利用了起来,码缘上墨点或/和线段所形成的锯齿边,可用作防伪特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避免了改版麻烦,又避免了二维码识读干扰,还便于扫码采集锯齿边的显微特征信息。

Anti counterfeiting methods and products of code edge sawto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及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查询类防伪
,具体涉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及“超限墨点防伪方法及印刷物(CN109711511A)”的一种改进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说明书所要求的锯齿尺寸为“0.3mm(H)×0.3mm(W)~0.05mm(H)×0.05mm(W)”,该尺寸的锯齿属于大锯齿。所述“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包括向承印物上印刷编码或/和图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工艺设计印刷一种随机产生个性化锯齿边的编码或/和图文;其中,一些单个锯齿的尺寸(S)≥0.05mm(H)×0.05mm(W);对所印编码或/和图文进行放大拍摄,以拍摄取得个性化锯齿边的锯齿边特征照片和编码信息;将通过放大拍摄所取得的个性化锯齿边的锯齿边特征信息、对应编码信息存储到接入互联网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作为防伪特征备案信息,以备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来查验真伪。实践证明:在二维码上制造出如此大的锯齿,生产质量难以掌控,易导致二维码识读率降低,甚至识读不出。为了避免大锯齿干扰二维码识读,本专利技术人又研发并申请了一种“超限墨点防伪方法及印刷物(CN109711511A)”,它包括给产品印设二维码,在二维码旁边印设墨点点阵,使墨点点阵随机润开以变形成随机形状的墨块点阵,放大拍摄墨块点阵以获取墨块的形状特征信息,将墨块的特征信息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消费者查验真伪时,用照手机拍摄墨块点阵,将墨块的特征信息与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匹配,以鉴别真伪。然而,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其墨块点阵区域需要占据印刷物上较大面积的位置,既破坏了原有版面美观,又需要客户改版审批。对于一些知名大企业来说,产品包装物外观的改版工作是一件需要多部门协商一致的大事,需要漫长的审批流程,长则几年,短则半年。二维码印刷标准要求:二维码边缘至少须留出4码元宽度(1.016mm)的空白区,更宽则无妨。上网百度“二维码完美印制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可知,二维码周围须留足空白区。为避免周围色彩干扰,二维码上下左右侧空白区的宽度一般不小于5mm。综上所述,“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专利的实施,需要研发一种既不需改版,又不会干扰二维码识读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以避免改版麻烦,避免干扰二维码识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码缘锯齿防伪产品,以避免改版麻烦,避免干扰二维码识读。本专利技术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包括在每一个产品的印刷物(1)上,印设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在二维码(2)附近0~1mm或0~1.5mm宽的空白区域(3)——本专利技术称之为码缘,印设一些稀疏的墨点(4)或/和(稀疏的)线段(5);②促使湿润的墨点(4)或/和线段(5)油墨随机扩散,以形成锯齿边(6);然后,将锯齿边(6)干燥固化;③放大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将所获取的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2)对应存储备案到接入互联网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④用智能手机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待检特征信息;⑤将所获取的待检特征信息与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匹配;若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若不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可取的是,所述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其墨点(4)的直径≤0.3mm、墨点(4)的覆盖率≤50%;或者,线段(5)的宽度≤0.3mm、线段(5)的覆盖率≤50%。这样一来,就可尽量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研究显示,若墨点(4)的直径>0.3mm、墨点(4)的覆盖率>50%;或者,线段(5)的宽度>0.3mm、线段(5)的覆盖率>50%,则会干扰二维码(2)的识读。更可取的是,所述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其墨点(4)的覆盖率≤40%或30%或20%;或者,线段(5)的覆盖率≤40%或30%或20%。这样一来,就可进一步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研究显示,若墨点(4)的覆盖率>70%;或者,线段(5)的覆盖率>70%,则会严重干扰二维码(2)的识读。还有更可取的是,所述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其二维码(2)的容错率≥15%或25%或30%。这样一来,还可进一步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研究显示,若二维码(2)的容错率≤7%,墨点(4)和线段(5)则会干扰二维码(2)的识读。本专利技术一种码缘锯齿防伪产品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码缘锯齿防伪产品,在每一个产品的印刷物(1)上,印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2),其特征在于:①在二维码(2)附近0~1mm或0~1.5mm宽的空白区域(3),印设有一些稀疏的墨点(4)或/和线段(5);②墨点(4)或/和线段(5)边沿被随机扩散成了锯齿边(6);③锯齿边(6)的锯齿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2)对应存储备案在接入互联网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可取的是,所述的码缘锯齿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墨点(4)的直径≤0.3mm、墨点(4)的覆盖率≤50%;或者,线段(5)的宽度≤0.3mm、线段(5)的覆盖率≤50%。这样一来,就可尽量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更可取的是,所述的码缘锯齿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墨点(4)的覆盖率≤40%或30%或20%;或者,线段(5)的覆盖率≤40%或30%或20%。这样一来,就可进一步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还有更可取的是,所述的码缘锯齿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二维码(2)的容错率≥15%或25%或30%。这样一来,还可进一步减少墨点(4)和线段(5)对二维码(2)识读的干扰。与现有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产生如下有益效果。其一、在现行产品印刷物(1)上二维码(2)的附近,至少都预留有0~1mm宽的空白区域(3)——本专利技术称之为码缘。该码缘(属于闲置区)被本专利技术巧妙地利用起来了,码缘所设置的一些稀疏的墨点(4)或/和(稀疏的)线段(5),既避免了改版麻烦,又避免了二维码(2)识读干扰。其二、二维码(2)上无需形成锯齿边(6),可避免锯齿边(6)干扰二维码(2)识读,可提高二维码(2)的识读率。换言之,二维码(2)边沿整齐、无锯齿边(6)、质量等级很高,锯齿边(6)仅存在于码缘位置的墨点(4)或/和线段(5)上,因而,可提高二维码(2)的识读率。其三、便于扫码采集锯齿边的显微特征信息。因为墨点(4)和线段(5)距离二维码(2)很近,所以现行APP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包括在每一个产品的印刷物(1)上,印设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①在二维码(2)附近0~1mm或0~1.5mm宽的空白区域(3),印设一些稀疏的墨点(4)或/和线段(5);/n②促使湿润的墨点(4)或/和线段(5)油墨随机扩散,以形成锯齿边(6);将锯齿边(6)干燥固化;/n③放大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将所获取的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2)对应存储备案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n④用智能手机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待检特征信息;/n⑤将所获取的待检特征信息与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匹配;若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若不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包括在每一个产品的印刷物(1)上,印设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二维码(2)附近0~1mm或0~1.5mm宽的空白区域(3),印设一些稀疏的墨点(4)或/和线段(5);
②促使湿润的墨点(4)或/和线段(5)油墨随机扩散,以形成锯齿边(6);将锯齿边(6)干燥固化;
③放大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将所获取的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2)对应存储备案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
④用智能手机拍摄二维码(2)及锯齿边(6)以获取锯齿边(6)的显微特征信息——待检特征信息;
⑤将所获取的待检特征信息与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匹配;若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若不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到智能手机屏幕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墨点(4)的直径≤0.3mm、墨点(4)的覆盖率≤50%;或者,线段(5)的宽度≤0.3mm、线段(5)的覆盖率≤5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墨点(4)的覆盖率≤40%或30%或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