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6964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试剂R1、试剂R2、铁标准品和无RNA酶的水,试剂R1的组成为:2%过硫酸钾溶液;试剂R2的组成为:20%硫氰化钾溶液;铁标准品的组成为:200ug/ml的FeCl

A routine urine iron detection kit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体外检测试剂
,具体为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铁是人体内的主要微量元素之一,常以三价铁离子的形式与转铁蛋白结合并进行运输。铁在细胞代谢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适量的铁在生物机体氧转运、细胞生物氧化、细菌致病性、氧自由基的控制、细胞中DNA复制及细胞繁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此外,铁离子还可以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人体必须酶的合成,在人体代谢及各种生理活动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由尿液、汗液等排出的铁与吸收的铁含量保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约5%的铁由肠道吸收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约95%的铁来源于巨噬细胞,红细胞衰老裂解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解离出的铁离子泵回血液再利用,还有少量的肌红蛋白及细胞代谢、生长、分化所需的含铁酶。另一部分为储存铁,主要分布在肝脏、脾脏及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人体内储存铁的含量波动较大,为0~20mg/kg,超过此值则为铁过载。过多的铁沉积在肝脏、脾脏、胰腺、骨髓、心肌、肾脏、肠黏膜、关节软骨及内分泌器官等部位,其中肝脏和心肌损伤可能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人体内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但铁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引起肝炎、肝细胞坏死等疾病。肝脏是铁储存的主要器官,尤其是肝实质细胞中含量最多,铁含量过多时肝脏是最主要的受损器官。研究表明,铁超载致使肝细胞损伤加重,同时促进肝细胞癌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机体的铁代谢是相对封闭的,主要是循环再生利用。人体对铁的排泄是持续的,强制性的、有一定限度的,不会因为铁的超负荷而增加铁的排泄。巨噬细胞释放铁主要是以转铁蛋白的形式,其次还存在有毒性的非转铁蛋白结合铁的形式,细胞外与铁蛋白结合的铁会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的不稳定铁库,此种形式的铁有很高的毒性。细胞内暂时无用的铁与载脂蛋白结合进行储存,这种铁蛋白是没有毒性的。当这种铁蛋白的含量超过不稳定铁库容量时,铁蛋白就会变性,形成含铁血黄素,这种形式的铁毒性更高。不稳定铁库中有二价铁,也有三价铁,二价铁可以与脂质过氧化物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损害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进而致使细胞死亡及器官功能障碍。含铁血黄素的慢性沉积,引发肝细胞坏死、肝硬化、少数还会发展为肝癌。尿铁测定是临床上目前主要用来鉴定铁质沉着症(血色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病,膀胱癌。在这些疾病及大量输血后尿铁含量均明显增加。在肾病时,蛋白尿是继肾小球病变后导致肾间质硬化和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因素。这种损伤不是由蛋白尿直接所致。在蛋白尿时期由于肾小管内漏出的转铁蛋白而产生的铁原子进而产生的OH-自由基是导致上述损伤的重要因素。已有动物实验也提供了不少关于铁在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比如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这些病在世界范围内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的原因。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表明铁在肾脏中的浓度也是明显增加的,在人类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尿中铁的排泄就有所增加。另外,尿液中铁含量的升高也可能是膀胱癌发生中重要的原因。因此,对尿中铁含量的测定可以对肾病或者膀胱癌提供有效的预警。在肾病时,铁离子对肾脏起到损伤作用的机制如下:当某些肾小球疾病的情况下,血液中的各种蛋白可以大量被漏出。当肾小管PH(6.5时,铁离子与转铁蛋白分离,铁离子具有接受电子和提供电子的能力,因此铁离子可以发生Habei.Weiss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OH-自由基。关于铁的来源,除了转铁蛋白是肾脏中增多的铁的来源外,还可能有肾脏细胞内的铁,线粒体,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P450中的铁。OH-自由基的半衰期极短,只有数纳秒,在体内与其相邻近的分子发生急速反应。转铁蛋白TRF作为铁的主要转运形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000,等电点为5.2,其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是由于膜孔改变而不是由于受电荷影响。肾小管腔内的转铁蛋白结合铁通过位于基底膜侧的转铁蛋白受体或刷状缘胞饮作用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小球疾病时,尿中TRF分子携带的Fe3+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体外实验显示,TRF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后释放出Fe2+,在酸性环境下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氢氧离子的产生,增加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损伤。应用Fe2+清除剂可阻断铁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而蛋白尿时,蛋白的超滤引起超载,进而引起溶酶体蛋白酶活性增加,溶酶体失稳定,水解酶释放,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而尿液中的补体降解产物、脂蛋白不但本身具有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可加重Fe2+介导的损伤。铁介导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是一个慢性进展过程,尿中铁的排泄需要持续一定时间。在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中,用普鲁士蓝染色发现铁绝大多数沉积在远端小管,在这里铁大部分出现于溶酶体而很少在线粒体中。相反地,在近端小管,铁出现在胞浆并沿着刷装缘分布。尿铁测定主要有三种方法:邻菲啰啉法、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硫氰酸钾比色法等。这些方法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邻菲啰啉法是采用邻菲啰啉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含量,本方法适用于含Fe0.02~20mg/L范围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铁含量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是按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磺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8-11生成黄色络合物比色测定。本方法测定范围为0~50μg/mL。但是该测定方法的测定条件下Fe3+与EDTA生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远大于Fe3+与磺基水杨酸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故影响铁的测定,使检测结果偏低。若要采用该方法,必须消除EDTA干扰,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步骤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步骤较繁琐、灵敏度低、准确性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试剂R2、铁标准品和无RNA酶的水,所述试剂R1的组成为:2%质量体积比的过硫酸钾溶液;所述试剂R2的组成为:20%质量体积比的硫氰化钾溶液;所述铁标准品的组成为:200ug/ml的FeCl3。1.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铁染色液;步骤二,稀释FeCl3标准液;步骤三,预处理尿液样本;步骤四,进行测定;其中在上述步骤一配置铁染色液中,具体步骤为:1)根据测试样品数计算所需铁染色液体积;2)配置铁染色液如下:1mlH2O、100ul浓HCL、40ul的试剂R1和400ul试剂R2,所述浓HCL浓度为36%-38%;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FeCl3标准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无RNA酶的水稀释成各种梯度;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预处理尿液样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向尿液样本中加入同等体积的浓HCL,并通过60℃的金属浴反应,直至烘干;第二步:向烘干的样本中加入超纯水,使其充分溶解后,待测;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进行测定包括以下步骤: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R1、试剂R2、铁标准品和无RNA酶的水,所述试剂R1的组成为:2%质量体积比的过硫酸钾溶液;所述试剂R2的组成为:20%质量体积比的硫氰化钾溶液;所述铁标准品的组成为:200ug/ml的Fe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R1、试剂R2、铁标准品和无RNA酶的水,所述试剂R1的组成为:2%质量体积比的过硫酸钾溶液;所述试剂R2的组成为:20%质量体积比的硫氰化钾溶液;所述铁标准品的组成为:200ug/ml的FeCl3。


2.一种常规的尿铁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铁染色液;步骤二,稀释FeCl3标准液;步骤三,预处理尿液样本;步骤四,进行测定;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配置铁染色液中,具体步骤为:
1)根据测试样品数计算所需铁染色液体积;
2)配置铁染色液如下:1mlH2O、100ul浓HCL、40ul的试剂R1和400ul试剂R2,所述浓HCL浓度为36%-38%;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FeCl3标准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无RNA酶的水稀释成各种梯度;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预处理尿液样本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尿液样本中加入同等体积的浓HCL,并通过60℃的金属浴反应,直至烘干;
第二步:向烘干的样本中加入超纯水,使其充分溶解后,待测;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进行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各梯度的FeCl3标准液中加入铁染色液,室温反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倩倩李美琦薛涵修胡佳楠吴昊梁溪源朱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