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5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的井道框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顶部的动力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轨道、用于限速的限速器、安装于所述动力架上的曳引机以及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检修盒;所述井道框架包括井道立柱和与所述井道立柱相连接的井道横梁,所述井道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动力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通过底部框架、井道框架以及动力架,取代了传统的电梯底坑、井道以及机房,便于安装及运输的同时,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对安装环境的要求低,扩大了电梯的应用范围。

A main frame of household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
技术介绍
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电梯均需要设置底坑、井道以及机房,通过底坑的设置安装检修装置、缓冲器等设备,这些几乎成为现有电梯的标准配置,然而,对于一些家用电梯而言,其所承载的重量较小,相应的检修等设备的装置体积也较小,专门设置底坑进行安装,无疑会造成资料的大大浪费,另一方面,电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底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如下面设置有水管、电缆等设备,则无法进行安装,大大限制了电梯的应用范围。井道也需要设置专门的空间进行,对于一些无法提供井道的场所,则无法安装电梯,通用性差。在机房内部安装动力机构,电控设备等,然而,机房的设置,占用了大量的居住空间,且对于一些家用电梯而言,尤其是安装场地受限的场合,给其安装及用户带来的诸多不便之处,限制了家用电梯的使用范围,且需要根据井道的尺寸变化而变化,无法通用。另一方面,安装及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梯井道、机房等各处进行安装和维护保养,导致安装及后期维护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无须设置底坑、井道和机房,节约空间,节约生产成本,便于安装,提高电梯的通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的井道框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顶部的动力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轨道、用于限速的限速器、安装于所述动力架上的曳引机以及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检修盒;所述井道框架包括井道立柱和与所述井道立柱相连接的井道横梁,所述井道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动力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呈矩形框体结构,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孔。优选地,所述井道立柱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两端设有第二限位孔;位于所述井道立柱底部的第二限位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将限位柱伸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部,实现所述井道立柱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井道立柱上还设有井道连接件和位于所述井道连接件上的井道安装孔,所述井道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井道连接件相互垂直,且相邻所述井道立柱上的井道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井道横梁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井道安装孔内部。优选地,所述动力架包括动力外框、位于所述动力外框顶部的动力上架和位于所述动力外框底部的动力下架。优选地,所述动力外框包括动力立柱、与所述动力立柱相连接的动力横梁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动力横梁之间的挡板;所述动力立柱上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垂直,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有横梁安装孔,所述动力横梁的两端伸入所述横梁安装孔内部。优选地,所述动力立柱内还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与位于所述井道立柱顶部的第二限位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限位柱伸入所述第二限位孔及第三限位孔内部实现所述井道立柱和动力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上架上设有上架加强筋和位于所述上架加强筋上的上架安装孔;还包括上架加固板,所述上架加固板位于所述动力立柱与所述动力上架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下架上还设有下架加强筋和位于所述下架加强筋上的下架安装孔;还包括下架加固板,所述下架加固板位于所述动力下架与外部的井道立柱之间。优选地,所述限速器包括位于所述动力框架的内部上限速器和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下限速器,所述上限速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下架安装孔上。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通过底部框架、井道框架以及动力架,取代了传统的电梯底坑、井道以及机房,便于安装及运输的同时,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对安装环境的要求低,扩大了电梯的应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通过底部框架的设置,替代了传统的底坑,节约了生产成本,对于一些不能挖坑的应用场所也能使用,扩大了电梯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将检修盒设置于井道立柱上,保证了电气机构的可靠性,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通过动力外框、动力上架、动力下架的设置,实现了曳引机和限速器的固定安装,无需设置机房,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动力架无须根据电梯井道的尺寸进行设置,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梯井道,通用性强,便于安装,节约生产成本和安装维护成本。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之间以及动力立柱和动力横梁之间均采用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节约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局部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动力架的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动力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的动力下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1、与所述底部框架1相连接的井道框架2、位于所述井道框架2顶部的动力架3、位于所述井道框架2内部的轨道4、用于限速的限速器5、安装于所述动力架3上的曳引机6以及位于所述井道框架2内部的检修盒7;所述井道框架2包括井道立柱21和与所述井道立柱21相连接的井道横梁22,所述井道立柱21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1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动力架3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底部框架1用于取代传统的地坑,无须开挖底坑,节约空间和场地,适用于各种安装场所。其支撑所述井道框架,并将所述检修盒及限速器的位置抬高一定的高度,防止水进入井道框架内部,导致其内部的线路受到影响,提高家用电梯的可靠性。所述底部框架1呈矩形框体结构,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支撑架11。具体的,所述支撑架11用于支撑所述井道框架2,并将井道框架提高至一定的高度,保证安装于所述井道框架2内部的部件(如检修盒、限速器等)离地面存在一定的高度,防止水不慎进入井道框架2内部,影响检修盒等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井道框架2之间的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孔12,便于将所述井道框架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1上。如图3-4所示,所述井道框架2用于取代传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的井道框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顶部的动力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轨道、用于限速的限速器、安装于所述动力架上的曳引机以及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检修盒;/n所述井道框架包括井道立柱和与所述井道立柱相连接的井道横梁,所述井道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动力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的井道框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顶部的动力架、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轨道、用于限速的限速器、安装于所述动力架上的曳引机以及位于所述井道框架内部的检修盒;
所述井道框架包括井道立柱和与所述井道立柱相连接的井道横梁,所述井道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动力架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呈矩形框体结构,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立柱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两端设有第二限位孔;
位于所述井道立柱底部的第二限位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
将限位柱伸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部,实现所述井道立柱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立柱上还设有井道连接件和位于所述井道连接件上的井道安装孔,所述井道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井道连接件相互垂直,且相邻所述井道立柱上的井道安装孔相对设置;
所述井道横梁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井道安装孔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电梯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架包括动力外框、位于所述动力外框顶部的动力上架和位于所述动力外框底部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胡鹏赖铨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