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苗木栽植的技术与方法应广泛应用于园林工程中。苗木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中的水分利用率低,尤其是土层深处的水分根本无法吸收和利用,导致苗木活率低。苗木的栽植技术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在苗木栽培中,对其生长影响较大的因素很多:例如:土壤水分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等;干旱少雨的地区的苗木在栽种后难以成活是因为刚栽种的苗木根系不发达、生根量少,而栽培的土壤较为板结、透水性差或者不透水,导致苗木根系无法生根;又或者是苗木的栽植期过晚,植物栽植期已过;诸如此类,干旱、雨水少、温度低、空气湿度小、苗木易出现树干失水、地表面裂缝、根部受冻等情况,导致苗木栽植成活率低。传统苗木种植时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法,即第一次填三分之一土,踩实;第三次填土与地面平,再踩实,最后将苗木向上稍稍提起以舒展根系,做树盘,浇透水,但现有技术中的苗木种植种植方法中,种植过程中存在窝根现象,在提苗过程中存在对根系的二次损伤,总体而言,树木种植成活率并不理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整地: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的土壤,苗木栽植前一年秋冬,先灌透水,再施足基肥,进行深耕平整,然后做垄,垄间距为5~7m,垄高20~25cm,垄底宽50~60cm,垄面宽30~40cm,沟底宽30~40cm,沟口宽60~65cm,在垄上挖坑,坑间距为4~6m,坑深0.9~1.2m;/n经过冬季冻伐后,第二年春季进行回坑操作,将表土填入沟内至沟的三分之一,中层施入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的使用量为每亩地撒入3~5千克;/nS2、苗木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合格苗木,将苗木的根部放入促根杀菌液中浸泡20~30min,后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整地: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的土壤,苗木栽植前一年秋冬,先灌透水,再施足基肥,进行深耕平整,然后做垄,垄间距为5~7m,垄高20~25cm,垄底宽50~60cm,垄面宽30~40cm,沟底宽30~40cm,沟口宽60~65cm,在垄上挖坑,坑间距为4~6m,坑深0.9~1.2m;
经过冬季冻伐后,第二年春季进行回坑操作,将表土填入沟内至沟的三分之一,中层施入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的使用量为每亩地撒入3~5千克;
S2、苗木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合格苗木,将苗木的根部放入促根杀菌液中浸泡20~30min,后捞出晾干待栽种;其中,所述促根杀菌液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聚丙烯酰胺8~12份、水杨酸钠1~2份、大蒜40~50份、辣椒汁35~40份、狼毒15~20份、高锰酸钾60~70份和双氧水18~22份;
S3、栽植:保持苗木原有的土痕深度,填入细土后向上轻提苗木,然后按土层规律回填挖出的土壤,回填时,同时填入长效肥,全部回填后压实土壤,在苗木四周用支架固定,再将每坑用清水灌透;
S4、施肥管理:树苗生长期,以复合肥:氮肥:磷肥:钾肥为1~3:2~3:2~3:1~2的比例施肥4~5次,每株每次施肥15~30kg,施肥后灌透水;结果期,以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为2~3:1~2:2~3:2~3的比例施肥1次,每株每次施肥20~40kg,施肥后灌透水;
S5、苗木支撑及缠绕:
采用直径为5~7cm,高度为所栽植的苗木分枝高度的1.3~1.4倍的木杆作为支撑木,对栽植的苗木进行支撑,支撑木与地面倾角为45°~70°;然后在土坑外缘培筑一道环形的土栏,并向土栏中灌水封栏;接着采用PET膜覆盖土栏及整个土坑;最后用草绳缠绕苗木树干直至苗木分枝点处,并用草绳缠绕苗木的大枝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完成苗木支撑及缠绕后,在苗木根部使用生根剂和土壤保水剂,所述生根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置成:萘乙酸2~4份、吲哚丁酸3~5份、细胞分裂素1~1.3份、生长素0.7~1.5份、维生素0.5~0.8份、氨基酸0.3~0.5份、微量元素1~1.5份和水500~600份;在首年的生长季节要进行不断整形修剪,保持顶端生长优势;第二年要通过修剪,将主干调整到1.3~1.5米高度,及时除去侧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方法还包括水肥管理:干旱季节中,对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翡,英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亚洲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