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23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坠器,其属于门窗结构技术领域,用于平开式的门或者窗,门或者窗均包括固定的框体和能够绕框体转动的扇体,防坠器包括:防坠绳,使用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使用时能够被向下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弹性支撑力能够作用于所述扇体上;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扇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防坠器能够辅助铰链承重,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A falling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器
本技术涉及门窗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防坠器。
技术介绍
平开式的门或者窗一般包括固定的框体和能够绕框体转动的扇体。扇体绕框体转动,实现门或者窗的开闭。平开式门窗结构的扇体一般通过铰链连接于框体上并通过铰链实现扇体的转动,一旦铰链发生损坏或者脱落时,扇体会脱离框体,尤其是高空中的扇体高速坠落,会给行人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一般扇体和框体之间设有防坠器,即使铰链损坏或者脱落,扇体也不会脱离框体。当扇体处于打开的状态时,扇体的重量基本由铰链承受,现有技术中的防坠器的作用只是在铰链脱落时防止扇体脱离框体,而不能辅助铰链承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坠器不能辅助铰链承重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坠器,用于平开式的门或者窗,所述门或者所述窗均包括固定的框体和能够绕所述框体转动的扇体,所述防坠器包括:防坠绳,使用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使用时能够被向下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弹性支撑力能够作用于所述扇体上;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扇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坠绳沿竖直方向设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扇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弹性件能够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提供所述弹性支撑力。其中,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的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调节滑块上设有容置孔,所述调节滑块通过所述容置孔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所述弹性件能够位于所述容置孔中。其中,所述防坠绳靠近所述调节滑块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容置孔内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后一端与所述凸缘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其中,所述调节滑块上螺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平行于所述防坠绳的延伸方向穿设于所述调节滑块且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其中,还包括调节滑块安装座,所述调节滑块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安装于所述调节滑块安装座,所述调节滑块安装座能够与所述扇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所述第一滑块能够固定于所述框体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防坠绳上,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固定于所述扇体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扇体上,所述第二滑块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本技术提出的防坠器,在使用时将防坠绳沿竖直方向设置,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固定于框体上,另一个固定于扇体上,即使框体和扇体之间的铰链失效脱落,防坠绳依然能将扇体连接于框体上,使得扇体不会脱落砸伤行人;弹性件被向下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于扇体上,抵消掉扇体作用于铰链上的部分重力,使得防坠器起到辅助承重的作用,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坠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滑块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坠器安装于扇体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欧标C槽的端部示意图。图中:10、防坠绳;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20、第一连接件;21、第一滑块;211、第一卡槽;22、第一固定件;23、第一螺钉;30、第二连接件;31、第二滑块;311、第二卡槽;32、第二固定件;33、第二螺钉;40、承重调节件;41、弹性件;42、调节滑块;421、容置孔;4211、凸缘;422、第三卡槽;43、调节滑块安装座;44、调节螺栓;51、欧标C槽;52、折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平开式的门或者窗,一旦框体和扇体之间的铰链发生损坏或者脱离,扇体便会脱离框体掉落,极易砸伤行人。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坠器,用于平开式的门或者窗,防止门窗结构中的扇体脱离框体掉落。防坠器包括防坠绳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以及弹性件41。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以及弹性件41均套设于防坠绳10上。在使用防坠器时,将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中的一个与框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扇体固定连接。弹性件41被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于扇体上,抵消掉扇体作用于铰链上的部分重力,使得防坠器起到辅助铰链承重的作用。当框体和扇体之间的铰链失效后,防坠器的设置,能够保证扇体不会脱离框体。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防坠绳10沿竖直方向设置时,第一连接件20高于第二连接件30,弹性件41低于第二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20与框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0与扇体固定连接,弹性件41位于第二连接件30的下方且能够与第二连接件30抵接,弹性件41能够为第二连接件30提供弹性支撑力,这样向上的弹性支撑力通过第二连接件30作用于扇体上。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滑动套设于防坠绳10上,第一滑块21上设有能够卡扣于框体上的第一卡槽211。第一滑块21能够固定于框体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2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22,第一固定件22能够固定于框体上,第一滑块21能够与第一固定件22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螺钉23依次穿过第一滑块21和第一固定件22,第一螺钉23将第一滑块21和第一固定件22固定于框体上。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二滑块31,第二滑块31滑动套设于防坠绳10上,其上设有能够卡扣于扇体上的第二卡槽311。第二滑块31能够固定于扇体上。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2能够固定于扇体上,第二滑块31能够与第二固定件32固定连接,第二螺钉33依次穿过第二滑块31和第二固定件32,第二螺钉33将第二滑块31和第二固定件32固定于扇体上。弹性件41套设于防坠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坠器,用于平开式的门或者窗,所述门或者所述窗均包括固定的框体和能够绕所述框体转动的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器包括:/n防坠绳(10),使用时沿竖直方向设置;/n第一连接件(20),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n第二连接件(30),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n弹性件(41),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n所述弹性件(41)被配置为使用时能够被向下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弹性支撑力能够作用于所述扇体上;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中的一个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扇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器,用于平开式的门或者窗,所述门或者所述窗均包括固定的框体和能够绕所述框体转动的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器包括:
防坠绳(10),使用时沿竖直方向设置;
第一连接件(20),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
第二连接件(30),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
弹性件(41),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
所述弹性件(41)被配置为使用时能够被向下压缩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弹性支撑力能够作用于所述扇体上;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中的一个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扇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绳(10)沿竖直方向设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0)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所述第一连接件(20)被配置为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被配置为与所述扇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4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抵接,所述弹性件(41)能够为所述第二连接件(30)提供所述弹性支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的调节滑块(42),所述调节滑块(4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抵接,所述调节滑块(42)上设有容置孔(421),所述调节滑块(42)通过所述容置孔(421)套设于所述防坠绳(10)上,所述弹性件(41)能够位于所述容置孔(4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绳(10)靠近所述调节滑块(4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11),所述容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鹏邓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