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丽丹专利>正文

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3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包括电源装置、左安装板、右安装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底部均插入地下,电源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电连接,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诱虫装置包括外壳、隔板、左导入板、右导入板、左电极网、右电极网、升压电路和诱虫槽,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底端连接,升压电路与电源装置电连接。

1. Plan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equipment for seedling con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附属装置的
,具体为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植物全生育期要遭受来自地上和地下两方面的病虫害侵袭,即来自于植物生长环境的病原微生物、害虫的侵害。通常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是依靠化学农药,诸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虫剂等,这些化学的方法快速有效,但其残留对人类健康或饲喂动物的健康有致病性,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存活着大量的幼虫,如果不对这些幼虫进行处理的话,很难根除病虫害。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是一种用于育苗过程中,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辅助装置,其在农业生产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一般通过农药喷洒的方式对幼苗进行病虫害防治,其只能对除去地面上的害虫,却无法有效根除地下的害虫,并且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电源装置、左安装板、右安装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相对设置,电源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电连接。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相通,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右导入板、左电极网、右电极网和升压电路,所述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所述多组诱虫槽内均装有诱虫药剂,所述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的底端均与隔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分别位于连通孔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均与升压电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土壤中预埋有介导颗粒。优选的,所述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留有3-10mm的间隙。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导出口,并在导出口出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的顶端与外壳通过铰链连接,透明盖板的顶端与外壳通过锁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均与地面相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爬行网,所述爬行网的一端与外壳的两侧顶部连接,爬行网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与地面相连。优选的,所述外壳为条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对升压电路进行控制的控制开关。(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通过将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插入地下,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位于幼苗根部的两侧,通过电源装置为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进行控制,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场,杀死幼苗根部的害虫,并且可以在育苗前通过强电场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细菌。2、该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通过诱虫槽内的诱虫药剂散发气味,通过气味可以引诱幼苗上的爬行虫,爬行虫自导入口爬入上腔室内并通过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滑落至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处,通过升压电路将电压升高后,在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形成高压,爬行虫在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被电击穿杀死,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诱虫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装置;2、左安装板;3、右安装板;4、正电极板;5、负电极板;6、外壳;7、隔板;8、连通孔;9、导入口;10、左导入板;11、右导入板;12、左电极网;13、右电极网;14、升压电路;15、诱虫槽;16、介导颗粒;17、透明盖板;18、爬行网;19、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电源装置1、左安装板2、右安装板3、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对设置,电源装置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电连接,通过将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插入地下,使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位于幼苗根部的两侧,通过电源装置1为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进行控制,在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之间形成电场,杀死幼苗根部的害虫,并且可以在育苗前通过强电场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细菌。本技术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诱虫装置包括外壳6,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7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8,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连通孔8相通,外壳6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9,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10、右导入板11、左电极网12、右电极网13和升压电路14,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15,多组诱虫槽15内均装有诱虫药剂,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底端均与隔板7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分别位于连通孔8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连接,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留有3-10mm的间隙,保证爬行虫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的间隙处可以被电击穿,升压电路14与电源装置1电连接,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均与升压电路14电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之间的土壤中预埋有介导颗粒16,通过介导颗粒16提高土壤的导电性,外壳6的一侧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导出口,并在导出口出设置有透明盖板17,透明盖板17的顶端与外壳6通过铰链连接,透明盖板17的顶端与外壳6通过锁扣连接,打开透明盖板17,可以将下腔室内的爬行虫导出,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均与地面相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1)、左安装板(2)、右安装板(3)、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所述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对设置,电源装置(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电连接;/n所述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7)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8),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8)相通,外壳(6)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9),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10)、右导入板(11)、左电极网(12)、右电极网(13)和升压电路(14),所述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15),所述多组诱虫槽(15)内均装有诱虫药剂,所述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底端均与隔板(7)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分别位于连通孔(8)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14)与电源装置(1)电连接,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均与升压电路(1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1)、左安装板(2)、右安装板(3)、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所述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对设置,电源装置(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电连接;
所述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7)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8),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8)相通,外壳(6)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9),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10)、右导入板(11)、左电极网(12)、右电极网(13)和升压电路(14),所述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15),所述多组诱虫槽(15)内均装有诱虫药剂,所述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底端均与隔板(7)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分别位于连通孔(8)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1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丹
申请(专利权)人:徐丽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