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配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22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宽度方向上主控配电单元所在区域为主控配电区;柜体的前面板上处在主控配电区的位置设有主控配电区前门板;所述主控配电单元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柜体内部且整体位于所述柜体深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所述分隔板将主控配电区的柜体内深度方向分隔成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所述前侧安装空间安装有PLC,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安装有三相变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控配电单元优化了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器件布局,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Main control distribu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控配电单元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基内使用的电气柜的主控配电部分。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电机组)是用于将(清洁环保可再生的)风能转变为电能的设备。风电机组主要包括塔架、机舱和风轮(风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塔架用于固定在地面,风轮整体通过主轴和轴承可旋转的安装在机舱上、并通过变速箱与机舱内固定的发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机舱整体可水平转动的安装在塔架顶部。在机舱内安装有机舱控制柜(用于偏航控制、安全监控与塔基控制柜通信等),在塔基内安装有塔基控制柜(用于采集数据、电力参数监控以及与机舱控制柜通信等)和变频柜(内部包含并网电路,用于通过变压器与电网和发电子转子相连接以及功率控制等)。目前,在塔基内,塔基控制柜和变频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场安装较为耗时耗力,安装效率较低;安装费用和材料费用较高。因为,塔基控制柜和变频柜为彼此独立且由不同厂家生产的两台柜,这样在塔基(塔筒底部)安装时,就需要先将塔基控制柜和变频柜各自依次送入塔基,随后,再将两柜体上对应接口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起来以完成安装。2、体积与占地面积更大。塔基控制柜的尺寸约为(单位毫米):600深×1200宽×2200高;变频柜的尺寸约为(单位毫米):600深×2300宽×2375高。由此可见,塔基中布放塔基控制柜和变频柜的总宽度约为3米5,使得塔基内剩余空间显得更为紧张。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在一个柜体内同时整合了并网、主控配电和变频功能的一体机,但在整合之前,需首要考虑如何优化柜体内的空间结构和器件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优化内部空间结构和器件布局的主控配电单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宽度方向上主控配电单元所在区域为主控配电区;柜体的前面板上处在主控配电区的位置设有主控配电区前门板;所述主控配电单元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柜体内部且整体位于所述柜体深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所述分隔板将主控配电区的柜体内深度方向分隔成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所述前侧安装空间安装有PLC,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安装有三相变压器。采用上述主控配电区和主控供配电单元的优点是“优化主控配电区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器件布局,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具体理由是:1、分隔空间,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优化各种器件的布局主控配电单元包括分隔板,该分隔板能够起到分隔作用,并将“主控配电区的柜体内深度方向分隔成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采用“前侧安装空间安装有PLC,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安装有三相变压器”的结构,使得PLC处在前侧安装空间,前侧安装空间距离主控配电区前门板更近,故能够在打开主控配电区前门板后实现PLC的快速维检,提高故障的排查速度。2、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通过分隔板,分隔成的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后,布局充分考虑了强、弱电分区,各控制功能分区,电缆走线方便,美观等方面。与此同时,电压等级更高的三相变压器置放到后侧安装空间,分隔板也能够避免人体误触三相变压器,提升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了本技术的风电机组用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控配电区前门板和主控配电区后门板均打开)。图2为采用了本技术的电机组用一体机的正视图(主控配电区前门板打开)。图3为图2中主控配电区的正视图(主控配电区前门板打开)。图4为采用了本技术的风电机组用一体机的后视图(主控配电区后门板打开)。图5为图4中主控配电区的后视图(主控配电区后门板打开)。图6为并网区的左视图(左侧板拆除)。图7为防电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电网侧变频器的滤波回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为采用了本技术的风电机组用一体机所采用的网侧变频器的滤波回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0为采用了本技术的风电机组用一体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I处放大图。图12为图10中II处放大图。图13为图10中III处放大图。图14为图10中IV处放大图。图中标记为:A并网区(并网单元):100主断路器;防电弧器:101横向板,102竖向板,103支撑固定板;x排风扇;y百叶风口;z局部散热风扇;s电加热器;104定子接触器;105电流互感器。主控配电区(主控配电单元):200三相变压器;201温度传感器;202PLC;203主控配电区前门板;204分隔板:2041230V安装区,204224V安装区;205交换机(加密机);206IBOX;207UPS;208支撑平板;209滤波电容;x排风扇;y百叶风口;s电加热器;210熔断器;211转子接触器;212单相变压器。变频区(变频单元):x排风扇;y百叶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采用了本技术的风电机组用一体机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14所示:风电机组用一体机,包括一个柜体,所述柜体内安装有并网单元、主控配电单元(即为本技术)和变频单元;所述并网单元包括主断路器100,所述主断路器100的输入侧用于与风电机组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相连接,所述主断路器100的输出侧用于与交流电网相连接;所述主控配电单元包括三相变压器200和PLC202,所述三相变压器200的输入侧与并网单元的主断路器100的任一侧之间电性相连,所述三相变压器200的输出侧构成各个配电回路的供电电源;所述PLC的各个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各种参数,所述PLC的各个输出接口用于与各个配电回路中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单元包括电网侧变频器,所述电网侧变频器的输入侧用于与上述交流电网电性连接,所述电网侧变频器的输出侧用于与转子侧三相变频器的输入侧相连接。转子侧三相变频器的输出侧用于与风电机组发电机的转子绕组相连接,电网侧变频器与转子侧三相变频器共同实现对机舱中风电机组发电机中旋转磁场的转速进行控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分为同步(转子转速为50转/秒)、亚同步转子转速低于50转/秒)和超同步(转子转速大于50转/秒)三种状态;每种状态电网侧变频器与转子侧三相变频器的动作与控制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赘述。同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风电机组用一体机具有的优点是:1、在现场的布置安装效率更高现有技术在塔基中采用2个柜子(塔基控制柜和变频柜(含并网柜));上述一体机将“并网单元、主控配电单元和变频单元”整合到一个柜体内部;这样,可直接在车间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宽度方向上主控配电单元所在区域为主控配电区;/n柜体的前面板上处在主控配电区的位置设有主控配电区前门板;/n所述主控配电单元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柜体内部且整体位于所述柜体深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所述分隔板将主控配电区的柜体内深度方向分隔成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n所述前侧安装空间安装有PLC,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安装有三相变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宽度方向上主控配电单元所在区域为主控配电区;
柜体的前面板上处在主控配电区的位置设有主控配电区前门板;
所述主控配电单元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柜体内部且整体位于所述柜体深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所述分隔板将主控配电区的柜体内深度方向分隔成前侧安装空间和后侧安装空间;
所述前侧安装空间安装有PLC,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安装有三相变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PLC固定安装在所述分隔板的前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安装空间内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单相变压器,该单相变压器的输入侧与三相变压器的任意两相相连接,该单相变压器的输出侧输出电压等级为230V且用于给所述PLC和低压供电回路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前侧表面在横向上从左向右依次为230V安装区和24V安装区,其中,所述PLC位于所述230V安装区,所述24V安装区内固定安装有交换机,所述交换机用于与PLC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控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配电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唐显虎夏桂森廖川刘行中苗天徐键刘志祥窦康明鄢真真霍永鹏陈云陈柳竹冯波张华云高志文刘洋史胜忠勾照明谢越黄晓燕刘骁刘欢叶建邢兴振易炯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