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0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包括电芯,与电芯的正极耳固定连接的至少一层预锂极片,预锂极片与电芯贴合,在预锂极片上靠近其与正极耳的连接处设有易撕口;在预锂极片上分布有拉带,拉带的内端端部粘接在预锂极片的表面上,拉带的外端端部均位于预锂极片一侧的外部;电芯、预锂极片和拉带均封装在铝塑膜内,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贯穿铝塑膜,在铝塑膜内填充有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直接在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中进行预锂,操作方便,无特殊环境改造要求,化成后将铝塑膜剪口并抽出预锂极片即可,简化了预锂的过程和降低了成本;在后续搁置或者充放电时在电池差的作用下锂离子进一步迁移均匀。

A prelithium structure of soft pack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的预锂方法和预锂极片极片结构,尤其是针对重量比能量较高或活性物质效率偏低的电池体系,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进一步提高及硅基材料的使用,硅基材料的首次效率成为制约因素,许多公司在开展电池预锂方面的研究,如:1、负极片锂粉预锂,在负极片内撒锂粉的难度较大,预锂量不易控制,锂难以完全发挥用处,且金属锂的存在易造成对电解液的分解,对电池性能不利;2、正极预锂,在正极组分中添加Li3N类的高容量材料,做为锂源,但该类材料易吸水,在极片表面形成较多斑点,制程要求环境要求较高,电池产气量大,不同的暴空环境影响预锂的效果,且在电极中仍有残留,影响电池寿命。3、预锂溶液浸泡负极石墨预锂,但是石墨预锂的量较难控制均匀,预锂后需要把补锂溶剂烘出去,易残留且造成石墨性能下降。4、将电芯单独的电芯浸泡到锂的溶液槽里,通电预锂,可以通过电量控制预锂量,但是溶液消耗量较大,需要补充添加剂,预锂后装配成电池,制程环境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在保证预锂效果的前提下,极大的简化了预锂的过程和降低了成本。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固定连接的至少一层预锂极片,所述预锂极片与所述电芯贴合,在所述预锂极片上靠近其与所述正极耳的连接处设有易撕口;在所述预锂极片上分布有拉带,所述拉带的内端端部粘接在所述预锂极片的表面上,所述拉带的外端端部均位于所述预锂极片一侧的外部;所述电芯、预锂极片和拉带均封装在铝塑膜内,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贯穿所述铝塑膜,在所述铝塑膜内填充有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进一步为:所述预锂极片和电芯均为方体型,所述预锂极片的角均为圆角;预锂化完成后,取出预锂极片时,设置圆角的预锂极片避免取出铝塑膜时与铝塑膜接触并损坏铝塑膜。进一步为:在所述预锂极片的两端端部均设有所述拉带,所述拉带和易撕口均为长条形,所述拉带与所述易撕口平行设置,便于横向将预锂极片取出,从而不接触铝塑膜。进一步为:在所述铝塑膜上设有注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直接在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中进行预锂,操作方便,无特殊环境改造要求,化成后将铝塑膜剪口并抽出预锂极片即可,简化了预锂的过程和降低了成本;另外,在后续搁置或者充放电时在电池差的作用下锂离子进一步迁移均匀;没有其它杂质类引入,预锂后的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容量且循环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电芯;2、预锂极片;21、拉带;22、易撕口;23、圆角;3、铝塑膜;41、正极耳;42、负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芯1,与所述电芯1的正极耳41固定连接的至少一层预锂极片2,所述预锂极片2与所述电芯1贴合,在所述预锂极片2上靠近其与所述正极耳41的连接处设有易撕口22;在所述预锂极片2上分布有拉带21,所述拉带21的内端端部粘接在所述预锂极片2的表面上,所述拉带21的外端端部均位于所述预锂极片2一侧的外部;所述电芯1、预锂极片2和拉带21均封装在铝塑膜3内,所述电芯1的正极耳41和负极耳42均贯穿所述铝塑膜3,在所述铝塑膜3内填充有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其中,所述预锂极片2、电芯1及铝塑膜3均为方体型,所述预锂极片2的角均为圆角23;在所述预锂极片2的两端端部均设有所述拉带21,所述拉带21和易撕口22均为长条形,所述拉带21与所述易撕口22平行设置,所述拉带21位于所述铝塑膜3的一侧;在所述铝塑膜3上设有注液口。本技术的预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预锂极片与电芯贴合并与电芯的正极耳固定连接;步骤2:在所述预锂极片上靠近所述预锂极片与正极耳连接的位置设置易撕口;步骤3:在所述预锂极片上粘接拉带,并使拉带一端位于所述预锂极片的外侧;步骤4:将所述电芯、预锂极片和拉带封装在铝塑膜中,并在铝塑膜内填充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步骤5:完成预锂后,剪开铝塑膜的气囊封口,夹住拉带取出预锂极片,而后密封铝塑膜。其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铝塑膜上设有注液口,向铝塑膜内注液后封口;所述易撕口和拉带均为长条形,所述拉带与易撕口平行设置;所述拉带的内端端部粘接在所述预锂极片的表面上;在所述预锂极片上远离所述正极耳的一端及靠近所述正极耳的一端均设有所述拉带,便于拉带取出预锂极片时将易撕口撕开;所述拉带位于所述预锂极片上远离所述正极耳的一侧,同时所述拉带21位于所述铝塑膜3的一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固定连接的至少一层预锂极片,所述预锂极片与所述电芯贴合,在所述预锂极片上靠近其与所述正极耳的连接处设有易撕口;在所述预锂极片上分布有拉带,所述拉带的内端端部粘接在所述预锂极片的表面上,所述拉带的外端端部均位于所述预锂极片一侧的外部;所述电芯、预锂极片和拉带均封装在铝塑膜内,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贯穿所述铝塑膜,在所述铝塑膜内填充有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预锂结构,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固定连接的至少一层预锂极片,所述预锂极片与所述电芯贴合,在所述预锂极片上靠近其与所述正极耳的连接处设有易撕口;在所述预锂极片上分布有拉带,所述拉带的内端端部粘接在所述预锂极片的表面上,所述拉带的外端端部均位于所述预锂极片一侧的外部;所述电芯、预锂极片和拉带均封装在铝塑膜内,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贯穿所述铝塑膜,在所述铝塑膜内填充有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鹏蔡洪波常艳郝银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