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58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外壳,交换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过滤器,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交换器设于外壳内,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第二交换通道连通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第一风机与外壳相连,第一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新风入口、第一交换通道和新风出口流通,第二风机与外壳相连,第二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废气入口、第二交换通道和废气出口流通,过滤器设于新风出口的上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能够对室内引入新风,降低空调运行负荷,同时对新风系统进行过滤和净化,保证了对室内所引入的新风的质量与安全。

Fresh air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新风系统中,对室内直接引入室外新风。当使用空调器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时,直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势必对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增加空调系统的运转负荷。另外,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不再为温饱而发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房内装修污染问题被曝光的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老人和孩子是受危害最大的群体。由于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问题,中国整体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大多城市PM2.5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么,如何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又能够使室外流入的新风得到充分的净化和过滤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市场上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机,包括:外壳,交换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过滤器,所述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新风入口、第一交换通道和新风出口流通;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二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废气入口、第二交换通道和废气出口流通;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新风出口的上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能够对室内引入新风,通过对室内的废气和室外新风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交换,从而达到一定的能量回收,进而降低空调运行负荷,同时对新风系统进行过滤和净化,保证了对室内所引入的新风的质量与安全。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新风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前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外壳的前壁的检修口。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口被构造成适于抽取和安放所述交换器的形状。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定位支架配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器与所述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适于从所述检修口抽出和放入;所述交换器与所述废气入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适于从所述检修口抽出和放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器与所述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配合,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嵌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交换器与所述废气入口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过滤件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配合,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嵌入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口由活动板开闭,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外壳铰接,且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外壳可拆卸地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远离所述检修口的一侧设置了柔性走线板,所述柔性走线板上具有走线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以及所述检修口均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布于所述交换器的相对两侧。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设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沿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新风入口或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交换器之间设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由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筋条配合定位;或所述废气入口或所述废气出口与所述交换器之间设有废气风道,所述废气风道由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筋条配合定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废气出口均设于所述交换器的同一侧,所述新风出口和所述废气入口均设于所述交换器的同一侧,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废气入口正对,所述废气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正对。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器中的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交叉设置,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的气流通路和所述废气入口和所述废气出口之间的气流通路在所述交换器处交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拆去外壳顶盖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带有外壳顶盖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左侧示图。图4是图2的前侧示图。图5是图1的一个方向上的拆去侧壳和顶盖的内部结构示图。图6是图1的另一个方向上的拆去侧壳和顶盖的内部结构示图。图7是图6中的A区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的B区的放大图。图9是图6中的C区的放大图。图10是图2中的拆去侧壳的后侧示图。图11是图10中的D区放大图。附图标记:新风机100,外壳1,新风入口11,新风出口12,废气入口13,废气出口14,新风风道15,废气风道16,平台部161,吊耳17,交换器2,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第三表面23,第四表面24,顶面25,底面26,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过滤器5,检修口6,定位支架7,第一导向结构71,第一滑槽711,第二滑槽712,第二导向结构72,第三滑槽721,第四滑槽722,第一撑片74,第二撑片73,活动板8,支撑筋条9,第一过滤件10,第二过滤件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100,用于将室外新风移入室内,并且将室内废气排出室外。如图1到图6,新风机100包括:外壳1,交换器2,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和过滤器5,外壳上设有新风入口11、新风出口12、废气入口13和废气出口14。交换器2设于外壳1内,交换器2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新风入口11和新风出口12,第二交换通道连通废气入口13和废气出口14。第一风机3与外壳1相连,第一风机3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新风入口11、第一交换通道和新风出口12流通。第二风机4与外壳1相连,第二风机4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废气入口13、第二交换通道和废气出口14流通。过滤器5设于新风出口12的上游。室外新风和室内废气分别从新风入口11和废气入口13进入新风机100内,然后均经过初级过滤进入交换器2内,在交换器2内,室外新风与室内废气两股气流交叉接触,同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交换,最后,室外新风带着交换(回收)来的温度和湿度再经过高级过滤从新风出口12吹出,而室内废气则从废气出口14被吹出。通过回收室内废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室外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在室外新风进入室内或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之前,降低(如夏季制冷模式)或者增加(如冬季制热模式)新风焓值。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n交换器,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n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新风入口、第一交换通道和新风出口流通;/n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二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废气入口、第二交换通道和废气出口流通;/n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新风出口的上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
交换器,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新风入口、第一交换通道和新风出口流通;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二风机被构造成驱动气流沿废气入口、第二交换通道和废气出口流通;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新风出口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外壳的前壁的检修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口被构造成适于抽取和安放所述交换器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定位支架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器与所述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适于从所述检修口抽出和放入;
所述交换器与所述废气入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适于从所述检修口抽出和放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器与所述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配合,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嵌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
所述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