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破坏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5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电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破坏阀。包括阀门座以及设置在阀门座上方的气缸,所述的气缸设有一根轴杆,所述的轴杆贯通于阀门座设置,其位于气缸内部的部分为上轴杆,其位于阀门座内部的部分为下轴杆,所述的上轴杆还套接有一个弹簧以及活塞,所述的弹簧上端与气缸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轴杆下端面还设有一个与阀门座相配合的阀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真空破坏阀调节难度大,灵敏性较低的问题,具有(1)切断水流快速,调节方法简单,灵敏性高;(2)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高;(3)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A vacuum break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破坏阀
本技术涉及水电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破坏阀。
技术介绍
常规的闸阀、蝶阀、球阀作水电站进水口的主阀,有一个通病: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漏水量会越来越大,很难修复,给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和检修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但是水电站常规的主阀(蝶阀、闸阀、球阀)检修维护是电站检修难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的工作,很多电站因此放弃主阀的检修,任其慢慢的伤失主阀功能,直至报废。而真空破坏阀的维护检修就简单安全的多了,可以对其展开独立的检修工作,而且不影响其他相邻机组的正常运行,还可以独立的进行动作性能试验。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授权的一种用于水轮机转轮室补气的真空破坏阀,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1991675U,其是在原有真空破坏阀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良,将压紧螺母设在压环的上表面,可防止压紧螺母松动而造成弹簧预紧力的减小,从而防止由于密封环与密封压板之间压力变小,而导致真空破坏阀的阀盘脱落,该技术提供的真空破坏阀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完全杜绝阀盘脱落事故发生,但是其是通过其调整弹簧预紧力从而带动阀轴的上下运动,调节难度较大,灵敏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中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真空破坏阀调节难度大,灵敏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真空破坏阀上下移动,有效控制真空度,同时具有较高灵敏度的一种真空破坏阀。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破坏阀,包括阀门座以及设置在阀门座上方的气缸,所述的气缸设有一根轴杆,所述的轴杆贯通于阀门座设置,其位于气缸内部的部分为上轴杆,其位于阀门座内部的部分为下轴杆,所述的上轴杆还套接有一个弹簧以及活塞,所述的弹簧上端与气缸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轴杆下端面还设有一个与阀门座相配合的阀盘,所述的阀门座内部设有一个限位内壁,其直径与阀盘的直径相同,使得阀盘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与之保持密封。本技术中真空破坏阀通过弹簧以及气缸控制真空控制阀的开合,其具有调节方便,灵敏性高的效果。当一旦发出切断水流(主阀关闭)指令后,空气电磁阀启动,则真空破坏阀(主阀)必定启动,只要真空破坏阀稍微一抬,虹吸管的顶部进入空气,虹吸原理立即消失,切断水流,只有已进入虹吸顶部的水流到水轮机。真空破坏阀一旦启动,电站上游的水就绝对没有再进入水轮机压力钢管的可能性,因为上游水位是永远低于虹吸管弧顶截面的,无论是水轮机停机还是检修,是绝对没有突然钢管进水之忧的。本真空破坏阀的维护检修就简单安全,可以对其展开独立的检修工作,而且不影响其他相邻机组的正常运行,还可以独立的进行动作性能试验。设置限位内壁能够使得阀盘在随着轴杆向上运动时其位置能够固定,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阀盘的左右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下轴杆呈空心结构其内部设有一个通气腔,所述的下轴杆下端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所述的下轴杆上端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所述的第二通气孔设置于活塞下方,所述的通气腔、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三者相互气路连通。本技术中的下轴杆呈空心结构其上下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其作用在于,当活塞在上下运动时,若没有通气腔结构,其下方将形成真空结构,因此活塞无法向上在运动,导致阀盘无法向上打开,从而无法灵敏的调节真空度。在添加了通气腔、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后,当活塞向上运动时,通过通气腔,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活塞下方,有利于活塞的向上运动,而当活塞向下时,活塞下方的空气又能够通过通气腔排出到外部,使得能够顺利的向下运动,从而有效的关闭阀门。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其下端与气缸底部形成一个体积可变的通放气腔,所述的第二通气孔的开口处朝向通放气腔。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放气腔内部设有一个空心的橡胶缓冲环,所述的橡胶缓冲环其截面呈椭圆形,其底部嵌于设置在气缸底部的环槽中。设置橡胶缓冲环能够使得活塞在向下运动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活塞在强烈撞击下发生破损。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内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气体交换通槽,所述的阀门座表面还设有若干调节空气进出的气门座,所述的气体交换通槽与气门座相互配合使得下轴杆内部的通气腔顺利的通排气体。当阀盘在限位内壁上下运动时,上下两端的气门座能够有效的减少其在上下运动时的空气阻力,将其中的空气有效的排出。同时位于限位内壁下端的气门座能够在阀盘向上运动时,进入到阀盘下方,从而破坏阀盘下方的真空度,使得水流断流。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内壁下方设有一个环绕阀门座内部设置的阀门座环,所述的阀门座环其朝向阀门座内部的端面为一个与水平面呈45°斜角的平面,其与阀盘形状相适配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阀盘下方还设有一个阀门密封块,所述的阀门密封块的形状与阀门座环相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上方还设置有一个气缸盖,所述的气缸盖外部还罩设有一个罩壳。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切断水流快速,调节方法简单,灵敏性高;(2)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高;(3)检修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罩壳1、气缸盖2、气缸3、弹簧4、轴杆5、活塞6、阀盘7、阀门座8、阀门座环9、阀门密封块10、气门座11、上轴杆12、下轴杆13、通气腔14、第一通气孔15、第二通气孔16、通放气腔17、橡胶缓冲环18、环槽19、限位内壁20、气体交换通槽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破坏阀,包括阀门座8以及设置在阀门座8上方的气缸3,所述的气缸3设有一根轴杆5,所述的轴杆5贯通于阀门座8设置,其位于气缸3内部的部分为上轴杆12,其位于阀门座8内部的部分为下轴杆13,所述的上轴杆12还套接有一个弹簧4以及活塞6,所述的弹簧4上端与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活塞6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轴杆13下端面还设有一个与阀门座8相配合的阀盘7,所述的气缸3上方还设置有一个气缸盖2,所述的气缸盖2外部还罩设有一个罩壳1。所述的下轴杆13呈空心结构其内部设有一个通气腔14,所述的下轴杆13下端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5,所述的下轴杆13上端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16,所述的第二通气孔16设置于活塞6下方,所述的通气腔14、第一通气孔15以及第二通气孔16三者相互气路连通。所述的活塞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其下端与气缸3底部形成一个体积可变的通放气腔17,所述的第二通气孔16的开口处朝向通放气腔17。所述的通放气腔17内部设有一个空心的橡胶缓冲环18,所述的橡胶缓冲环18其截面呈椭圆形,其底部嵌于设置在气缸3底部的环槽19中。所述的阀门座8内部设有一个限位内壁20,其直径与阀盘7的直径相同,使得阀盘7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与之保持密封。所述的限位内壁2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气体交换通槽21,所述的阀门座8表面还设有若干调节空气进出的气门座11,所述的气体交换通槽21与气门座11相互配合使得下轴杆13内部的通气腔14顺利的通排气体。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破坏阀,包括阀门座(8)以及设置在阀门座(8)上方的气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3)设有一根轴杆(5),所述的轴杆(5)贯通于阀门座(8)设置,其位于气缸(3)内部的部分为上轴杆(12),其位于阀门座(8)内部的部分为下轴杆(13),所述的上轴杆(12)还套接有一个弹簧(4)以及活塞(6),所述的弹簧(4)上端与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活塞(6)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轴杆(13)下端面还设有一个与阀门座(8)相配合的阀盘(7),所述的阀门座(8)内部设有一个限位内壁(20),其直径与阀盘(7)的直径相同,使得阀盘(7)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与之保持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破坏阀,包括阀门座(8)以及设置在阀门座(8)上方的气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3)设有一根轴杆(5),所述的轴杆(5)贯通于阀门座(8)设置,其位于气缸(3)内部的部分为上轴杆(12),其位于阀门座(8)内部的部分为下轴杆(13),所述的上轴杆(12)还套接有一个弹簧(4)以及活塞(6),所述的弹簧(4)上端与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活塞(6)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轴杆(13)下端面还设有一个与阀门座(8)相配合的阀盘(7),所述的阀门座(8)内部设有一个限位内壁(20),其直径与阀盘(7)的直径相同,使得阀盘(7)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与之保持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破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杆(13)呈空心结构其内部设有一个通气腔(14),所述的下轴杆(13)下端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5),所述的下轴杆(13)上端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16),所述的第二通气孔(16)设置于活塞(6)下方,所述的通气腔(14)、第一通气孔(15)以及第二通气孔(16)三者相互气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破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其下端与气缸(3)底部形成一个体积可变的通放气腔(17),所述的第二通气孔(16)的开口处朝向通放气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