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9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包括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和第一玻璃基板,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网格面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相对贴合,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通电后可产生热量。该双层玻璃通电可加热,以蒸发玻璃表面上的水珠,保证可视效果。

Double glass with hea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
本技术涉及双层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
技术介绍
窗户在雾天或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其玻璃表面会形成一层水珠,影响可视性,而擦拭玻璃表面的水珠需要人手进行,有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其通电可加热,以蒸发玻璃表面上的水珠,保证可视效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包括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和第一玻璃基板,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网格面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相对贴合,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通电后可产生热量。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一面上的金属网格层,所述金属网格层通电后可产生热量。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层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外围区域上连接有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网格层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层包括沿第一方向的多条第一金属线和沿第二方向的多条第二金属线,多条第一金属线和多条第二金属线之间相互交叉形成网格形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层的线宽为3-5μm。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层的线间距为0.2-1.6mm。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层的材料方阻为0.1-10欧姆/方块。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透光光伏层。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光伏层为光伏薄膜或光伏玻璃。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层玻璃中的金属网格玻璃基板上形成有一金属网格层,所述金属网格层在通电之后可产生热量,对该双层玻璃进行加热,以蒸发玻璃表面上的水珠,保证可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层玻璃的层叠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双层玻璃中金属网格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包括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和第一玻璃基板2,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的网格面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相对贴合,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通电后可产生热量。该双层玻璃中的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上形成有一金属网格层12,所述金属网格层12在通电之后可产生热量,对该双层玻璃进行加热,以蒸发玻璃表面上的水珠,保证可视效果。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包括第二玻璃基板1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一面上的金属网格层12,通过OCA胶或PVB胶等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全贴合在一起。所述金属网格层12可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的表面上镀一层金属薄膜(材料为银、铜、铁或铝镍铁均可),然后通过激光刻蚀或黄光刻蚀等刻蚀工艺去掉所述金属薄膜的多余部分,形成网格的形状。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网格层12包括沿第一方向的多条第一金属线121和沿第二方向的多条第二金属线122,多条第一金属线121和多条第二金属线122之间相互交叉形成如矩形或菱形等的网格形状。为了同时保证加热效果和可视性,所述金属网格层12的线宽为3-5μm,线间距为0.2-1.6mm,材料方阻为0.1-10欧姆/方块,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和第二玻璃基板11均使用常规玻璃(光线透过率为91%)的情况下,该双层玻璃的光线透过率能够达到87%以上。所述金属网格层12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的外围区域上连接有电极123,所述电极123包括正极和负极,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网格层12相对的两侧上,以接入外部电源。同时优选地,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远离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的一面上设置有透光光伏层3。所述透光光伏层3可将太阳光或人造光转换为电能,以提供给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1上的金属网格层12使用,在不影响可视性的情况下,将该双层玻璃的整个表面变为一太阳能面板;所述透光光伏层3的电力输出端连接至外部充电电源,外部充电电源的电力输出端再连接至所述金属网格层12的两侧电极123。所述透光光伏层3为光伏薄膜或光伏玻璃,优选位于该双层玻璃朝外的一面上,光伏薄膜可直接镀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或第二玻璃基板11的表面上,光伏玻璃则通过OCA胶或PVB胶粘贴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或第二玻璃基板11的表面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和第一玻璃基板,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网格面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相对贴合,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通电后可产生热量;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一面上的金属网格层,所述金属网格层通电后可产生热量;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透光光伏层;所述透光光伏层的电力输出端连接至外部充电电源,外部充电电源的电力输出端再连接至所述金属网格层的两侧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和第一玻璃基板,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网格面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相对贴合,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通电后可产生热量;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一面上的金属网格层,所述金属网格层通电后可产生热量;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所述金属网格玻璃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透光光伏层;所述透光光伏层的电力输出端连接至外部充电电源,外部充电电源的电力输出端再连接至所述金属网格层的两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层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外围区域上连接有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正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良李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