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6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包含连接于基础底板上端部与墙体间的止水带、连接于止水带中部的止水条以及设置于基础底板外侧面的局部防水层;其中,所述止水条安装在基础底板上端部的凹槽内;基础底板的竖向外侧设置有砖胎膜体,砖胎膜体与基础底板间、砌块模体与墙体间设有通长的外防水层,且外防水层在局部防水层的外侧。通过在施工缝上设置的止水带和止水条,且将止水条与止水带一体制作,可在止水条遇水膨胀后联动止水带一同防水,起到了双重防水的作用;将施工缝处的外墙防水进行有针对性的加护,降低了施工缝处渗水和漏水的风险;外防水层为通长设置,保证了防水的一体性,利于外防水层的连接和提高防水性能。

An underground water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防水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下室施工中,基础底板和墙体为两次分开浇筑,如此,在分次浇筑的端面就会形成施工缝。施工缝的存在,会产生地下室建筑渗水的隐患和风险,尤其,对含有地下水且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处于雨水量大的地区,渗水或漏水的几率会大幅度上升。因此,对于施工缝的防水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以往在施工缝处采用止水条或在墙体外侧设置一层防水卷材,此种防水方法过于单一,一旦发生渗水无法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结合施工缝处建筑结构特点,提供一种易施工、多重防水并重的地下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防水结构,用以解决地下室角部防水,尤其是基础底板与墙体连接时施工缝防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包含连接于基础底板上端部与墙体间的止水带、连接于止水带中部的止水条以及设置于基础底板外侧面的局部防水层;其中,所述止水条安装在基础底板上端部的凹槽内;所述基础底板角部呈L形布置,基础底板上端部与墙体间留有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于基础底板(1)上端部与墙体(12)间的止水带(2)、连接于止水带(2)中部的止水条(3)以及设置于基础底板(1)外侧面的局部防水层(4);其中,所述止水条(3)安装在基础底板(1)上端部的凹槽(13)内;所述基础底板(1)角部呈L形布置,基础底板(1)上端部与墙体(12)间留有水平施工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于基础底板(1)上端部与墙体(12)间的止水带(2)、连接于止水带(2)中部的止水条(3)以及设置于基础底板(1)外侧面的局部防水层(4);其中,所述止水条(3)安装在基础底板(1)上端部的凹槽(13)内;所述基础底板(1)角部呈L形布置,基础底板(1)上端部与墙体(12)间留有水平施工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2)长向垂直施工缝设置,其中止水带(2)下部嵌入基础底板(1)中,上部嵌入墙体(12)中;其中,止水带(2)在施工缝长向上通长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防水层(4)长向垂直施工缝设置,局部防水层(4)上部紧贴墙体(12)外侧面,下部紧贴基础底板(1)外侧面;其中,局部防水层(4)在施工缝长向上通长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3)与止水带(2)一体制造,止水条(3)横截面为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李军姚元朝曲俊杰崔秀生袁密花韦子龙李振凯贾旭郑伟张高健王军成侯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