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36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顶部设置的盖子,所述外壳体内腔滑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腔下端面焊接有内环,且内环上端面与底板下端面贴合,并且内环外侧侧表壁与内壳体内表壁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盖子内部的螺纹槽与卡扣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使得罐体内部的罐装体积增加,又由于采用了顶盖与盖子上端面的卡接,实现了内壳体食品体积较多时通过盖子顶部来取用内部食品,同时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底板与外壳体内腔上端面之间的弹性连接,使得内壳体内腔中的食品位置始终保持较高的位置。

A height adjustable food 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
本技术涉及食品罐装
,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
技术介绍
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过处理、调配、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灌装,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在常温下能够长期保存的食品,罐头食品制作有两大关键特征:密封和杀菌,罐头食品先经过密封包装而非真空,再有严格的杀菌工艺之后,达到商业无菌,而罐头本质上是不可能使用真空技术来进行阻止细菌的繁殖,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现有的食品罐在食品罐装保存时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食品罐在罐装一些粉末状的食品是往往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罐装食品时往往难以装满,容易出现罐装体积的浪费;其次,罐装食品装满后难以取用,往往出现泄漏的问题;最后,食品罐内部的食品体积较低时会难以取用底部的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罐装食品的体积较少时难以取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顶部设置的盖子,所述外壳体内腔滑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下端面焊接有环形圈,所述外壳体内腔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侧表壁与内壳体内表壁间隙配合,所述外壳体内腔下端面焊接有内环,且内环上端面与底板下端面贴合,并且内环外侧侧表壁与内壳体内表壁间隙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形圈外侧侧表壁与外壳体内表壁贴合,所述环形圈内表壁与内环内表壁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体内腔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内壳体外表壁顶部延伸有卡块,且卡块与卡槽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块外表壁靠近上端面部位焊接有卡扣,所述盖子内表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卡扣螺纹旋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子顶部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竖直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顶盖竖直端贯穿盖子的水平端两侧,所述顶盖竖直端外表壁与盖子通孔处过盈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子下端面与外壳体上端面贴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内壳体外表壁的卡块与内壳体内腔的卡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竖直方向的滑动,又由于采用了盖子内部的螺纹槽与卡扣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通过由于盖子下端面与外壳体上端面之间的贴合,实现了盖子带动内壳体向顶部运动,从而使得罐体内部的罐装体积增加,方便调节罐装的食品的量。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食品罐装较多时容易引起泄露,又由于采用了顶盖与盖子上端面的卡接,实现了内壳体食品体积较多时通过盖子顶部来取用内部食品,一方面减少食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避免食品受潮加速变质,另一方面避免内壳体收缩导致罐体体积减小导致的食品泄漏。3、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内壳体内部食品余量下降时打开盖子进行取用,方便食品的取用,又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底板与外壳体内腔上端面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了内壳体内腔中食品体积重量降低时压缩弹簧带动底板向顶部运动,从而使得内壳体内腔中的食品位置始终保持较高的位置,方便内壳体内部的食品的取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顶盖;2、卡扣;3、卡槽;4、内壳体;5、底板;6、环形圈;7、压缩弹簧;8、内环;9、外壳体;10、卡块;11、盖子;12、螺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包括外壳体9以及外壳体9顶部设置的盖子11,外壳体9内腔滑动连接有内壳体4,内壳体4下端面焊接有环形圈6,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7弹性连接有底板5,且底板5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焊接有内环8,且内环8上端面与底板5下端面贴合,并且内环8外侧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使得内壳体4内腔中的食品不会从底板5与内壳体4之间的缝隙处泄漏。具体的,如图2所示,环形圈6外侧侧表壁与外壳体9内表壁贴合,环形圈6内表壁与内环8内表壁贴合,使得内壳体4与外壳体9之间保持密封,避免罐体内部出现漏气的问题。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壳体9内腔顶部开设有卡槽3,内壳体4外表壁顶部延伸有卡块10,且卡块10与卡槽3滑动连接,使得外壳体9与内壳体4之间不会出现偏转漏气的问题。具体的,如图1所示,卡块10外表壁靠近上端面部位焊接有卡扣2,盖子11内表壁开设有螺纹槽12,且螺纹槽12与卡扣2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转动盖子11带动卡块10向顶部运动,从而使得内壳体4的容纳体积增加,方便将食品装得更满。具体的,如图1所示,盖子11顶部设置有顶盖1,且顶盖1的竖直截面呈T形结构,顶盖1竖直端贯穿盖子11的水平端两侧,顶盖1竖直端外表壁与盖子11通孔处过盈配合,方便食品较多时对于食品的取用,同时也避免盖子11打开使得食品与外界环境接触加速变质。具体的,如图2所示,盖子11下端面与外壳体9上端面贴合,使得转动盖子11时带动内壳体4向顶部运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盖子11,使得盖子11内腔的螺纹槽12与卡扣2之间互相旋合,再通过盖子11下端面与外壳体9上端面之间的贴合,使得盖子11向顶部运动,通过卡块10与卡槽3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内壳体4与外壳体9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罐子内腔的整体体积增加,同时环形圈6在内环8外表壁上滑动,避免内壳体4内部粉末状食品泄漏,方便调节内部的罐装体积,以便于罐装时提高内壳体4的食品罐装量;其次,罐体内部罐装比较满时,打开盖子11容易导致内部的粉末状食品发生泄漏,引起浪费,同时盖子11整体打开会导致罐体内部的食品整体与外界空气相接触,容易加速食品稳定受潮变质,通过顶盖1与盖子11的卡接,使得食品罐装较满时可以通过盖子11顶部的通孔进行取用食品,避免食品的加速变质;最后,当内壳体4内腔中的食品余量较低时,内壳体4内部的食品高度逐渐降低,使得食品的取用比较麻烦,此时底板5上端面的食品重量逐渐降低,使得压缩弹簧7受到的压力逐渐降低,此时压缩弹簧7带动底板5向顶部运动,从而使得内壳体4内部食品的高度始终保持较高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包括外壳体(9)以及外壳体(9)顶部设置的盖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9)内腔滑动连接有内壳体(4),所述内壳体(4)下端面焊接有环形圈(6),所述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7)弹性连接有底板(5),且底板(5)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所述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焊接有内环(8),且内环(8)上端面与底板(5)下端面贴合,并且内环(8)外侧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包括外壳体(9)以及外壳体(9)顶部设置的盖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9)内腔滑动连接有内壳体(4),所述内壳体(4)下端面焊接有环形圈(6),所述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7)弹性连接有底板(5),且底板(5)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所述外壳体(9)内腔下端面焊接有内环(8),且内环(8)上端面与底板(5)下端面贴合,并且内环(8)外侧侧表壁与内壳体(4)内表壁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6)外侧侧表壁与外壳体(9)内表壁贴合,所述环形圈(6)内表壁与内环(8)内表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食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9)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卢红光隋称心庄光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吉盛印铁制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