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玮专利>正文

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11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包括:母筷、子筷和卡件;所述母筷内有容腔,两端无封口;所述子筷可嵌入母筷容腔,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子筷上套有卡件,且卡件母筷容腔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通过子母筷组合的方式,将公筷与私筷组合为一体,可将子筷作为公筷,母筷作为私筷,有效的降低了唾液传播疾病和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子筷和母筷筷头可通过按压切换,操作方便,贴合生活,易于推广。

A double headed combination chopsti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领域,涉及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流的增加、健康卫生意识的提升,大家也逐步认识到“病从口入”这个概念。大多数传染性疾病都能通过唾液传播,但目前常见的唾液传播性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结核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其中,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的发病率在45%-65%,高发地区达到85%,但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平均不到30%。这其实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因为欧美人的习惯是分餐制,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聚餐制。因此,在多人聚餐中,如果不使用公筷,增加了唾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同时,在火锅、烤肉餐桌上,人们往往需要用筷子夹生肉,如果不使用公筷,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目前,现有公筷为单独一副筷子,与私筷区分开来。但由于在进食中需要频繁更换公私筷,使公筷并未被广泛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将公筷和私筷结合成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既降低了唾液传播疾病和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又方便切换公私筷,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包括:母筷、子筷和卡件;所述母筷内有容腔,两端无封口;所述子筷可嵌入母筷容腔,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子筷上套有卡件,且卡件与母筷容腔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子筷长度大于母筷长度,且子筷直径小于母筷直径。该优选方案方便将子筷嵌入母筷容腔。更优选的,所述子筷与母筷顶端重合时,母筷底部露出子筷筷头,且卡件位于母筷容腔内。更优选的,所述子筷与母筷底部重合时,母筷完全包裹子筷筷头,且卡件位于母筷容腔内。优选的,所述子筷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所述卡件。更优选的,所述卡件为环形,由弹性材料制成。该优选方案使卡件方便滑动,且减少磨损。更优选的,所述卡件与母筷容腔内壁的静摩擦系数在0.4-0.8之间,动摩擦系数在0.2-0.5之间。该优选方案使得外力按压时,子筷能相对于母筷滑动,无外力按压时,卡件可将子筷与母筷固定,不影响筷子夹取动作。优选的,所述子筷筷头和母筷筷头均为磨砂质感。该优选方案方便夹取食物,且防止按压时打滑。优选的,所述子筷可通过卡件固定位置自行控制子筷筷头伸出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通过子母筷组合的方式,将公筷与私筷组合为一体,可将子筷作为公筷,母筷作为私筷,有效的降低了唾液传播疾病和感染寄生虫的风险。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的子筷和母筷筷头可通过按压切换,操作方便,贴合生活,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的母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的子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的卡件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使用子筷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使用子筷时的外观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使用母筷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使用母筷时的外观示意图。其中,1、母筷,11母筷筷头;2、子筷,21、凹槽,22子筷筷头;3、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包括:母筷1、子筷2和卡件3。如图1-3所示,母筷1内有容腔,两端无封口;子筷2长度大于母筷1长度,且子筷2直径小于母筷1直径,子筷2可嵌入母筷1容腔内,并可上下移动;子筷2套有卡件3,且卡件3与母筷1容腔内壁接触;卡件3为环形,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与母筷容腔内壁的静摩擦系数在0.4-0.8之间,动摩擦系数在0.2-0.5之间。使得外力按压时,子筷2能相对于母筷1滑动,无外力按压时,卡件3可将子筷2与母筷1固定,不影响筷子夹取动作。所述母筷1和子筷2均可采用木质、竹制、不锈钢或塑料等材料;所述子筷2可采用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等;所述卡件3可采用橡胶、硅胶或气垫塑料等。如图4a和图4b所示,子筷2与母筷1顶端重合时,母筷1底部露出子筷筷头22,此时使用子筷筷头22,子筷2可通过卡件3固定位置自行控制子筷筷头22伸出长度;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子筷2与母筷1底部重合时,母筷1完全包裹子筷筷头22,此时使用母筷筷头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具体使用方法: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时,用手按压母筷1顶端,使母筷1与子筷2顶端重合,由于子筷2长度大于母筷1长度,此时母筷1底部露出子筷筷头22,可将子筷2充当公筷,夹取食物到自己餐盘中。子筷筷头22的露出长度可自由调节。进食前,手握母筷1,将外露的子筷筷头22抵在餐盘上按压,子筷筷头22为磨砂材质,可防止打滑。将子筷筷头22缩回母筷1内腔,当子筷2与母筷1底部重合时,母筷1完全包裹子筷筷头22,此时可使用母筷1筷头充当私筷,进食餐盘中的食物。再次夹取食物时,重复按压母筷1顶端动作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筷、子筷和卡件;所述母筷内有容腔,两端无封口;所述子筷可嵌入母筷容腔,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子筷上套有卡件,且卡件与母筷容腔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筷、子筷和卡件;所述母筷内有容腔,两端无封口;所述子筷可嵌入母筷容腔,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子筷上套有卡件,且卡件与母筷容腔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筷长度大于母筷长度,且子筷直径小于母筷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筷与母筷顶端重合时,母筷底部露出子筷筷头,且卡件位于母筷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组合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筷与母筷底部重合时,母筷完全包裹子筷筷头,且卡件位于母筷容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李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