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1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椅座、椅背、支撑板、扶手和坐垫,坐垫设有空腔、第一球形腔、球形块、连接条和第二球形腔,椅背内部设有活动腔、连接块、连接辊、按摩片、伺服电缸、移动块,移动块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连接块外壁远离连接辊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空腔、第一球形腔、球形块、连接条和第二球形腔,可实现对坐垫的弹性支撑,且第一球形腔和第二球形腔贯穿式设置,可加强坐垫的透气性,使得智能椅透气性能佳,便于散热,舒适度佳,通过设置伺服电缸、移动块、连接块、连接辊、按摩片和弹簧,可实现智能椅的按摩功能,方便快捷。

An intelligent chair with the function of sitting posture cor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
技术介绍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座椅按照使用的分类:机场座椅,汽车座椅,公交座椅,家庭座椅,餐厅座椅,儿童安全座椅,休闲座椅等。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68491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坐姿矫正座椅装置,包括座椅靠背、座椅支撑面板、支撑杆、侧支撑杆件、压电力式传感器和中心电路控制器,所述座椅靠背前表面两端安装有扶手,其座椅靠背侧面安装有蜂鸣器,且扶手上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座椅支撑面板上表面为座椅椅面,且座椅椅面内部设有第一压力检测垫和第二压力检测垫,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座椅支撑面板相连接,且支撑杆下端与支撑底脚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内部安装有气弹簧,且气弹簧侧边安装有踩踏板,所述侧支撑杆件安装在支撑杆上端两侧。上述专利中的智能矫正座椅,座椅的坐垫采用普通坐垫,透气性较差,夏天使用时,散热性能差,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通过设置空腔、第一球形腔、球形块、连接条和第二球形腔,可实现对坐垫的弹性支撑,且第一球形腔和第二球形腔贯穿式设置,可加强坐垫的透气性,使得智能椅透气性能佳,便于散热,舒适度佳,通过设置伺服电缸、移动块、连接块、连接辊、按摩片和弹簧,可实现智能椅的按摩功能,方便快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包括支架、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椅背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坐垫内部水平设有空腔,所述坐垫内部于所述空腔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一球形腔,所述第一球形腔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底部与所述空腔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内部中心设有球形块,所述球形块外壁设有若干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球形腔内壁连接,所述坐垫内部于所述空腔下方设有若干个第二球形腔,所述第二球形腔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底部与所述空腔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与所述第一球形腔结构相同,所述椅背内部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有连接辊,所述椅背外壁于所述活动腔一侧设有按摩片,所述活动腔顶部设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匹配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块外壁远离所述连接辊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动腔内壁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滚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脚顶部中心设有气缸,所述支撑板底部中心设有与所述气缸相匹配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侧活动设有与所述气缸相匹配的操作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坐垫顶部于所述第一球形腔上方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坐垫底部于所述第二球形腔下方设有第二开口。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椅背外壁于所述活动腔一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按摩片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外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腔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块外壁竖直设有滑条,所述活动腔内壁竖直设有与所述滑条相匹配的滑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按摩片外壁表面设有若干个按摩球。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空腔、第一球形腔、球形块、连接条和第二球形腔,可实现对坐垫的弹性支撑,且第一球形腔和第二球形腔贯穿式设置,可加强坐垫的透气性,使得智能椅透气性能佳,便于散热,舒适度佳;2、本技术通过设置伺服电缸、移动块、连接块、连接辊、按摩片和弹簧,可实现智能椅的按摩功能,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坐垫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球形腔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椅背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椅背另一种状态的侧视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支架、2椅座、3椅背、4支撑板、5扶手、6坐垫、7空腔、8第一球形腔、9球形块、10连接条、11第二球形腔、12活动腔、13连接块、14连接辊、15按摩片、16伺服电缸、17移动块、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包括支架1、椅座2和椅背3,所述椅座2底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扶手5,所述扶手5与所述椅背3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设有坐垫6,所述坐垫6内部水平设有空腔7,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一球形腔8,所述第一球形腔8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部中心设有球形块9,所述球形块9外壁设有若干个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壁连接,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下方设有若干个第二球形腔11,所述第二球形腔11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结构相同;所述支架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支撑脚顶部中心设有气缸,所述支撑板4底部中心设有与所述气缸相匹配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侧活动设有与所述气缸相匹配的操作杆;所述坐垫6顶部于所述第一球形腔8上方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坐垫6底部于所述第二球形腔11下方设有第二开口。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在坐垫6上设置空腔7、第一球形腔8、球形块9、连接条10和第二球形腔11,可实现对坐垫6的弹性支撑,且第一球形腔6和第二球形腔11贯穿式设置,可加强坐垫的透气性,使得智能椅透气性能佳,便于散热,舒适度佳。如附图1和附图4-5所示的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背3内部的活动腔12,所述活动腔12内部设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一侧设有连接辊14,所述椅背3外壁于所述活动腔12一侧设有按摩片15,所述活动腔12顶部设有伺服电缸16,所述伺服电缸16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块13相匹配的移动块17,所述移动块17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块13外壁远离所述连接辊14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18,所述弹簧18一端与所述活动腔12内壁连接;所述椅背3外壁于所述活动腔12一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按摩片15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外侧;所述活动腔12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13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包括支架(1)、椅座(2)和椅背(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底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扶手(5),所述扶手(5)与所述椅背(3)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设有坐垫(6),所述坐垫(6)内部水平设有空腔(7),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一球形腔(8),所述第一球形腔(8)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部中心设有球形块(9),所述球形块(9)外壁设有若干个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壁连接,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下方设有若干个第二球形腔(11),所述第二球形腔(11)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结构相同,所述椅背(3)内部设有活动腔(12),所述活动腔(12)内部设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一侧设有连接辊(14),所述椅背(3)外壁于所述活动腔(12)一侧设有按摩片(15),所述活动腔(12)顶部设有伺服电缸(16),所述伺服电缸(16)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块(13)相匹配的移动块(17),所述移动块(17)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块(13)外壁远离所述连接辊(14)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18),所述弹簧(18)一端与所述活动腔(12)内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坐姿矫正功能的智能椅,包括支架(1)、椅座(2)和椅背(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底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扶手(5),所述扶手(5)与所述椅背(3)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设有坐垫(6),所述坐垫(6)内部水平设有空腔(7),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一球形腔(8),所述第一球形腔(8)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部中心设有球形块(9),所述球形块(9)外壁设有若干个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内壁连接,所述坐垫(6)内部于所述空腔(7)下方设有若干个第二球形腔(11),所述第二球形腔(11)顶部延伸至所述坐垫(6)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底部与所述空腔(7)顶部相交,所述第二球形腔(11)与所述第一球形腔(8)结构相同,所述椅背(3)内部设有活动腔(12),所述活动腔(12)内部设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一侧设有连接辊(14),所述椅背(3)外壁于所述活动腔(12)一侧设有按摩片(15),所述活动腔(12)顶部设有伺服电缸(16),所述伺服电缸(16)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块(13)相匹配的移动块(17),所述移动块(17)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块(13)外壁远离所述连接辊(14)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18),所述弹簧(18)一端与所述活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