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09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包括:内裤本体;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内裤本体的前侧对应生殖器的位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前端;气囊,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所述气囊通过复数个固定杆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气囊包括气口和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气口进行可拆卸连接;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覆盖所述气囊的内环侧。其优点在于,根据患者的生殖器大小,调节气囊的大小,使缓冲构件能够包覆患者的生殖器,不对生殖器产生压迫;利用固定杆将气囊进行悬空设置,在生殖器被固定后,不会四处移动以及与其他部位进行接触,减少感染,便于观察、治疗,保障包皮术后护理安全。

A new type of underwear for postoperative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
本技术涉及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
技术介绍
包皮过长和包茎可引起包皮嵌顿,包茎开口狭窄影响排尿,诱发阴茎癌,可形成尿道外口狭窄,可引起阴茎头包皮炎。现在主要通过包皮环切手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术后护理需要暴露阴茎区,减少手术切口(阴茎)与内裤的粘连,减轻术后切口的疼痛。目前临床上通过采用一次性塑料杯或一次性箩筐进行覆盖,这种方式不仅可能造成切口的感染,还不便于观察与护理。此外,这种方式也不美观,影响病人观感。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康复内裤,但是其主要集中在解决内裤通风,并没有考虑到在医疗护理行为中患者会阴部暴露的便捷问题。因此,亟需一种美观便捷的护理内裤,保障包皮术后护理安全,仅需打开窗口即可进行暴露操作,避免因摩擦、接触等导致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包括:内裤本体;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内裤本体的前侧对应生殖器的位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前端;气囊,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所述气囊通过复数个固定杆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气囊包括气口和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气口进行可拆卸连接;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覆盖所述气囊的内环侧。优选地,所述缓冲构件为硅胶。优选地,还包括:复数个通气孔,复数个通气孔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和/或所述防护盖。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360°/n。优选地,所述防护罩为中空结构。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内径由所述防护罩的前端至所述防护罩的后端递增。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内径由所述防护罩的前端至所述防护罩的后端保持不变。优选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罩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滑槽,所述防护盖沿着所述滑槽向下滑动或向上滑动。优选地,所述防护盖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盖的上端和/或下端。优选地,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盖的前端和/或后端。优选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罩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罩通过转轴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罩螺纹连接。优选地,还包括: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分别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防护盖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锁定构件为子母贴,所述锁定构件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锁定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盖连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根据患者的生殖器大小,调节气囊的大小,使缓冲构件能够包覆患者的生殖器,不对生殖器产生压迫;利用固定杆将气囊进行悬空设置,在生殖器被固定后,不会四处移动以及与其他部位进行接触,减少感染,便于观察、治疗,保障包皮术后护理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防护盖与防护罩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护盖与防护罩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护盖与防护罩的剖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内裤本体1;防护罩2;防护盖3;气囊4;固定杆5;缓冲构件6;通气孔7;锁定构件8;气口9;密封构件10;滑槽11;限位构件12;转轴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包括内裤本体1、防护罩2、防护盖3、气囊4、固定杆5和缓冲构件6,防护罩2设置在内裤本体1的前端对应生殖器的位置,防护盖3设置在防护罩2的前端,用于对防护罩2进行密闭,气囊4设置在防护罩2的内侧的中部,并通过固定杆5与防护罩2进行固定连接,缓冲构件6覆盖在气囊4的内环侧。进一步地,内裤本体1可以是三角内裤,也可以是平角内裤。防护罩2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如硬质塑料或具有一定后端的硅胶等,不易弯折、不易塌陷。防护罩2为中空结构,其内径可以由防护罩2的前端至防护罩2的后端递增,即防护罩2呈梯形圆台;其内径也可以由防护早2的前端至防护罩2的后端保持不变,即防护罩2呈圆柱。在本实施例中,以防护罩2的内径由防护罩2的前端至防护罩2的后端递增为例进行说明。防护盖3呈圆形,与防护罩2进行连接,能够对防护罩2的前端进行密闭。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3与防护罩2进行滑动连接。具体地,防护罩2包括滑槽11,滑槽11设置在防护罩2的前端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在本实施例中以滑槽11设置在防护罩2的下半部为例进行说明。防护盖3包括限位构件12,限位构件12设置在防护盖3的上端和/或下端的前端和/或后端。在本实施例中以限位构件12设置在防滑盖3的上端和下端的前端和后端为例进行说明。当防护盖3沿着滑槽11向下滑动时,位于防护盖3的上端的前端和后端的限位构件12防止防护盖3与防护罩2分离;当防护盖3沿着滑槽11向上滑动时,位于防护盖3的下端的前端和后端的限位构件12防止防护盖3与防护罩2分离。进一步地,限位构件12为限位凸起或限位挡块或限位挡片。气囊4呈环形,气囊4的前端设置有气口9和密封构件10,密封构件10设置在气口9的前端,密封构件10与气口9进行可拆卸连接,在气囊4充气完成时,密闭气口9以防止漏气,在气囊4需要排气时,打开气口9以使气体快速排出。进一步地,密封构件10为密封塞或密封盖。气囊4通过复数个固定杆5与防护罩2固定连接,通过复数个固定杆5,将气囊4固定在防护罩2的内侧的中部位置(中央或中心),复数个固定杆5以气囊4为中心呈环形对称设置。固定杆5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相邻两个固定杆5之间的夹角为360°/n。进一步地,优选的固定杆5的数量为2~4个。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5的数量为3个,相邻两个固定杆5之间的夹角为120°。在气囊4的内环侧,覆盖有缓冲构件5,缓冲构件5与气囊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裤本体;/n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内裤本体的前侧对应生殖器的位置;/n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前端;/n气囊,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所述气囊通过复数个固定杆与所述防护罩连接;/n所述气囊包括进气口和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进气口进行可拆卸连接;/n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覆盖所述气囊的内环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裤本体;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内裤本体的前侧对应生殖器的位置;
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前端;
气囊,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所述气囊通过复数个固定杆与所述防护罩连接;
所述气囊包括进气口和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进气口进行可拆卸连接;
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覆盖所述气囊的内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数个通气孔,复数个通气孔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和/或所述防护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皮术后护理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内径由所述防护罩的前端至所述防护罩的后端递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青冯梅亚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