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892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包括用于攀爬者踩踏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固定在跳线上的脚蹬装置,每个脚蹬装置包括铰接在横梁上且位于上方的第一弧形夹体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弧形夹体,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与第二弧形夹体夹紧后中部形成闭合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弧形夹体下方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上方铰接有弧形手柄,所述弧形手柄铰接有与弧形卡扣上卡合固定的弧形扣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便捷,便于携带,借助攀爬脚蹬的支撑,能顺利攀登跳线进入导线作业位置,省时省力,又降低作业难度,具有实用性及创新性。

Climbing stirrup of drainage line of strain tower in live working of UHV line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以福建都榕I、II线为例,特高压输电线路交流耐张塔瓷质绝缘子占比较大,在瓷质绝缘子上进行带电作业,必须进行带电测零,但由于1000kV耐张绝缘子串长达15米以上,绝缘操作杆长度太长,重量大,致使作业人员无法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带电测零。由于绝缘子串间距过大,作业人员在高空需要利用类似“俯卧撑”的方法依次跨入等电位,体能消耗太大,另外1000kV绝缘子串片数大都超过56片,作业人员跨二短三风险性太高,不利于开展带电作业,传统的引流线攀爬方式是就是依靠作业人员手臂力量,将全身提升至导线处,这种攀爬方式十分考验作业人员的上肢力量,即使依靠自身力量到达导线处,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如果作业人员在攀爬过程中因力量不支,很可能摔下引流线,后背有撞击间隔棒导致受伤的风险,目前这种跨二短三法在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已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自身特点,使得这一方法难以被采用;据以上问题分析,1000k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攀爬者踩踏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固定在跳线上的脚蹬装置,每个脚蹬装置包括铰接在横梁上且位于上方的第一弧形夹体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弧形夹体,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与第二弧形夹体夹紧后中部形成闭合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弧形夹体下方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上方铰接有弧形手柄,所述弧形手柄铰接有与弧形卡扣卡合固定的弧形扣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攀爬者踩踏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固定在跳线上的脚蹬装置,每个脚蹬装置包括铰接在横梁上且位于上方的第一弧形夹体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弧形夹体,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与第二弧形夹体夹紧后中部形成闭合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弧形夹体下方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第一弧形夹体上方铰接有弧形手柄,所述弧形手柄铰接有与弧形卡扣卡合固定的弧形扣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位于中部的内横梁以及位于内横梁两侧的外横梁,每个外横梁上沿外横梁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内横梁套设在外横梁内部,所述内横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用于卡设在定位孔内的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耐张塔引流线攀爬脚镫,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槽由第二弧形夹体以及位于第二弧形夹体下方的一弧形部形成,所述第一弧形夹爪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杰陈兴宝龚剑辉周晓刚陈骁航陈闽江郑杰东肖永钦陈华论郭凌宇郑奋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