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显示产品的多元化,折叠显示产品凭借便携性、展开大尺寸等优点深受用户喜爱。折叠显示产品以柔性材料为基体,可使折叠显示产品实现弯折效果。由于柔性基体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出现蠕变、不规则卷曲等外观不良,从而影响折叠显示的实现,同时也影响显示产品的正常显示。因此,目前通常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部设置可折叠支撑件,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然而,目前的可折叠支撑件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折叠显示产品中的支撑件通常由硬质材料构成,虽然上述支撑件对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然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由于支撑件的变形量较小,即支撑件的弯折能力较差,导致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件之间易发生剥离,此外,在柔性显示面板由弯折状态恢复平整状态时,支撑件恢复平整的能力较差,易在弯折区形成折痕,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效果以及显示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支撑件,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具有非弯折区和至少一个弯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包括:/n至少两层金属层,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在所述弯折区处具有多个凹陷部;/n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以下位置的至少之一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或者,所述金属层的多个所述凹陷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支撑件,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具有非弯折区和至少一个弯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包括:
至少两层金属层,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在所述弯折区处具有多个凹陷部;
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以下位置的至少之一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或者,所述金属层的多个所述凹陷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小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所述金属层的两侧均具有所述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贯穿所述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至少两层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不完全相同;
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0.015-0.5mm;
当所述金属层在所述弯折区处不具有所述凹陷部时,所述金属层在所述弯折区处的厚度小于0.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硬质金属,所述硬质金属包括特种钢、镍、钛、镍合金、钛合金的至少之一,
多层所述金属层中的至少之一由所述硬质金属构成时,构成其他所述金属层的材料进一步包括软质金属,所述软质金属包括铜、银、锡、铜合金、银合金、锡合金的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或者,在所述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具有单面胶层,所述单面胶层贴附在所述金属层上;
或者,在所述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具有润滑层;
或者,在所述弯折区处,所述金属层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金属层的一侧是经过表面处理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具有空气间隙,所述空气间隙在所述金属层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2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位于所述金属层的多个所述凹陷部中,在所述非弯折区处,相邻的两层所述金属层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曹方旭,董栗明,周永红,曹学阳,刘少奎,青威,刘兴国,王志会,汤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