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54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请求后,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调用与该请求对应的数据服务,当判断数据服务出现异常时,需先解决该数据服务的异常问题,计算相关指标,待所有数据服务调用完毕且计算相关指标后,基于相关指标及调用的规则处理请求并反馈处理结果给客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请求进行异常分析及处理,可实现在节省数据成本及计算资源的同时提高请求处理效率。

Exception analysis and handl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线上提出用户请求,然而线上请求的普及为审核方的分析及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审核流程冗长、数据服务成本高、处理效率/效果不佳等。审核方在在实时审批用户请求时,需获取更加详细全面的用户信息,若利用不全面的用户信息进行请求审核决策,不仅会造成数据计算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决策出现偏差,若重新处理,需要重新触发审批程序,增加了系统成本。以用户在线上提出贷款请求为例,用户通过手机端应用可以迅速申请一笔贷款,不需要像传统的贷款一样需要前往贷款方审核、面签等。线上贷款的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请求异常分析及处理审核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控制数据成本的同时,节省数据计算资源、提高线上审批效率、实现更好的处理效果一直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探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请求进行异常分析及处理,在实现节省数据成本及计算资源的同时提高请求处理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发出的请求,确定所述请求对应的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所述请求中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包括待调用数据服务及调用顺序;步骤S2,按照所述调用顺序,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依次向所述数据服务器调用所述待调用服务列表中的数据服务,并接收所述数据服务器返回的与被调用的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用户数据;步骤S3,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存在异常;步骤S4,当所述数据服务存在异常时,获取预设的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根据所述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为第一类数据服务;步骤S5,当所述数据服务为第一类数据服务时,确定所述数据服务为异常数据服务,记录所述请求与所述异常数据服务对应的异常次数,并判断所述异常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步骤S6,当所述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预警信息反馈至预设终端,并接收所述预设终端反馈的操作指令;步骤S7,当所述操作指令为第一指令时,调用所述异常数据服务,接收所述异常数据服务返回的用户数据,并返回步骤S3;步骤S8,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计算与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预设指标的指标值;步骤S9,判断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是否存在未被调用的数据服务,若是,则返回步骤S2,若否,则执行步骤S10;步骤S10,从预设的规则引擎中调用与所述请求对应的规则,基于所述规则及所述预设指标的指标值对所述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客户端。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所述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所述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中的任意步骤。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所述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所述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中的任意步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装置接收到用户通过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后,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调用与该请求对应的数据服务,当判断数据服务调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需先解决该数据服务的异常问题,然后调用其他数据服务并计算相关的预设指标,待所有数据服务调用完毕后,基于计算的预设指标及预设规则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1)通过设置异常分析机制,分析出存在异常的数据服务,并对异常数据服务进行相应处理,可以避免因数据服务异常造成的请求处理风险;2)当某一个数据服务存在异常时,暂停其他数据服务的调用,直到当前异常数据服务处理完后才执行后续操作,避免了数据服务的反复调用,减少了数据调用成本,减少数据计算量;3)对于存在异常的数据服务,基于其对应的异常信息生成预警信息反馈至预设终端,并根据预设终端反馈的不同指令执行不同的步骤,提高了请求处理的效率及准确性。综上,通过对请求进行异常分析,实现了在节省数据成本及计算资源的同时提高了请求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异常分析及处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较佳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异常分析及处理系统1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异常分析及处理系统1包括:电子装置2、数据服务器3及客户端4。所述电子装置2通过网络(图中未标识)与数据服务器3及所述客户端4进行连接通信。上述电子装置2用于请求异常分析及处理,例如,用户贷款请求的审批,上述数据服务器3用于对用户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分析等。当所述电子装置2接收到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4提交的贷款请求后,所述电子装置2向所述数据服务器3调用数据服务,接收所述数据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用户数据,基于返回的用户数据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进入异常处理流程,若不存在异常则继续执行审批流程得到审批结果,并通过客户端4向用户反馈审批结果。参照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异常分析及处理系统1中电子装置2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可以是是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终端设备,所述服务器可以是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该电子装置2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及网络接口13。其中,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电子装置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装置2的硬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装置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电子装置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该电子装置2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该电子装置2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异常分析及处理程序10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与数据服务器及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发出的请求,确定所述请求对应的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所述请求中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包括待调用数据服务及调用顺序;/n步骤S2,按照所述调用顺序,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依次向所述数据服务器调用所述待调用服务列表中的数据服务,并接收所述数据服务器返回的与被调用的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用户数据;/n步骤S3,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存在异常;/n步骤S4,当所述数据服务存在异常时,获取预设的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根据所述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为第一类数据服务;/n步骤S5,当所述数据服务为第一类数据服务时,确定所述数据服务为异常数据服务,记录所述请求与所述异常数据服务对应的异常次数,并判断所述异常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步骤S6,当所述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预警信息反馈至预设终端,并接收所述预设终端反馈的操作指令;/n步骤S7,当所述操作指令为第一指令时,调用所述异常数据服务,接收所述异常数据服务返回的用户数据,并返回步骤S3;/n步骤S8,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计算与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预设指标的指标值;/n步骤S9,判断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是否存在未被调用的数据服务,若是,则返回步骤S2,若否,则执行步骤S10;/n步骤S10,从预设的规则引擎中调用与所述请求对应的规则,基于所述规则及所述预设指标的指标值对所述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客户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与数据服务器及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发出的请求,确定所述请求对应的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所述请求中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包括待调用数据服务及调用顺序;
步骤S2,按照所述调用顺序,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依次向所述数据服务器调用所述待调用服务列表中的数据服务,并接收所述数据服务器返回的与被调用的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用户数据;
步骤S3,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S4,当所述数据服务存在异常时,获取预设的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根据所述数据服务权重配置表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为第一类数据服务;
步骤S5,当所述数据服务为第一类数据服务时,确定所述数据服务为异常数据服务,记录所述请求与所述异常数据服务对应的异常次数,并判断所述异常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步骤S6,当所述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预警信息反馈至预设终端,并接收所述预设终端反馈的操作指令;
步骤S7,当所述操作指令为第一指令时,调用所述异常数据服务,接收所述异常数据服务返回的用户数据,并返回步骤S3;
步骤S8,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计算与所述数据服务对应的预设指标的指标值;
步骤S9,判断所述待调用数据服务列表中是否存在未被调用的数据服务,若是,则返回步骤S2,若否,则执行步骤S10;
步骤S10,从预设的规则引擎中调用与所述请求对应的规则,基于所述规则及所述预设指标的指标值对所述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还包括数据标签,所述数据标签包括第一数据标签及第二数据标签,所述“判断所述数据服务是否存在异常”包括:
当所述数据服务调用失败时,判断所述数据服务存在异常;
当所述数据服务调用成功、且所述数据标签为第一预设标签时,判断所述数据服务存在异常;及
当所述数据服务调用成功、且所述数据标签为第二预设标签时,判断所述数据服务不存在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及所述数据标签为所述数据服务器对用户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的,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原始数据,对所述用户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加工,得到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
调用预先配置好的数据完整性判断规则对所述用户数据进行完整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标签;及
保存携带所述数据标签的所述用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加工”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欢张亚南韩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卫盈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