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48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9:19
一种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洁装置具有:形成有开口部和调色剂收容部的壳体、配置于开口部的清洁部件、回收附着于清洁部件的调色剂的回收辊、刮掉附着于回收辊的调色剂的刮板、划分调色剂收容部和开口部的片状部件、以及以与壳体和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部接触的方式配置的密封部件。在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区域,并与第一区域的轴向两端部相邻地形成有表面粗糙度比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th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清洁部件去除图像担载体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向规定方向转动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以及沿着该中间转印带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部,利用各图像形成部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于中间转印带进行一次转印之后,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在这样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去除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的带清洁装置。在中间转印带没有弹性层的情况下,采用将清洁刮板压在中间转印带的表面而刮掉调色剂的刮板方式。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带具有弹性层的情况下,大多使用如下清洁装置,其在壳体内具备:将残留于中间转印带表面的调色剂以机械方式/电气方式回收的清洁刷、从清洁刷回收调色剂的回收辊、从回收辊表面刮掉调色剂的刮板、以及将从回收辊表面刮掉的调色剂向废调色剂回收容器输送的输送螺杆。例如,公知有一种带清洁装置,其具有将壳体内部分隔为清洁刷侧和输送螺杆侧的片状部件。片状部件通过在从回收辊表面刮掉调色剂的刮板的上游侧使前端部与回收辊抵接,从而将利用刮板从回收辊表面刮掉的调色剂向输送螺杆侧引导,而不使其朝向清洁刷侧(壳体的外侧)。在该带清洁装置中构成为,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粗糙度和回收辊的表面粗糙度在初期较大并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小。由此,兼顾了刮板从回收辊上刮取调色剂的调色剂刮取性和回收辊的纸尘输送性。另外,公知有一种清洁装置,其具备轴向两端部的表面粗糙度比轴向中央部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回收辊。在该清洁装置中,使回收辊的刮取调色剂的频率高的区域(轴向中央部)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并且随着朝向其它区域(轴向两端部)而提高表面粗糙度,从而能够利用回收辊良好地进行调色剂从清洁部件的回收,并且能够在整个轴向上减弱刮板与回收辊的紧密贴合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抑制纸尘堵塞从清洁部件回收废调色剂的回收辊与片状部件的辊隙部,并且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回收辊的端部发生调色剂凝聚。(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的清洁装置,具有:壳体,其形成有与担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担载体对置的开口部、以及贮存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去除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清洁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图像担载体对置的位置;回收辊,其回收附着于所述清洁部件的调色剂;刮板,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在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与所述回收辊接触,刮掉附着于所述回收辊的调色剂;片状部件,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在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并且在所述刮板的上游侧,在所述回收辊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对置配置,划分所述调色剂收容部和所述开口部;以及密封部件,其以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防止调色剂从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收辊的间隙漏出,所述清洁装置去除残留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的调色剂,所述清洁装置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轴向两端部相邻地形成有表面粗糙度比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多个图像形成部,其形成不同颜色的图像;中间转印单元,其具有:沿所述图像形成部移动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多个一次转印部件,该多个一次转印部件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与配置于所述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对置配置,将形成于所述感光鼓上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二次转印部件,其将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上述结构的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去除残留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调色剂。(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由于在图像担载体的附着了纸尘的区域通过的回收辊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表面粗糙度大且纸尘输送力高的第一区域,因此能够抑制纸尘堵塞回收辊与片状部件的辊隙部。另外,由于在利用密封部件施加压力的回收辊的轴向两端部形成有表面粗糙度比第一区域小且不会降低刮板的调色剂刮取性的第二区域,因此能够抑制如下问题,即:因溜过了刮板的调色剂被密封部件压缩而发生调色剂凝聚、以及凝聚调色剂堵塞回收辊与片状部件的辊隙部。另外,通过具备上述结构的清洁装置,从而能够在具备对形成于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进行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的结构中,有效地抑制废调色剂向清洁部件侧漏出而再次附着于清洁刷并进而转移到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脱落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带清洁单元19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部Pa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装配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清洁单元19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清洁单元19的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从径向观察带清洁单元19的回收辊43周边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带清洁单元19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部Pa附近的放大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所谓的串联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内,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在图1中为右侧)起依次配设有四个图像形成部Pa、Pb、Pc以及Pd。这些图像形成部Pa~Pd与四种不同的颜色(青、品红、黄以及黑)的图像对应地设置,且分别通过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各工序而依次形成青、品红、黄以及黑的图像。在这些图像形成部Pa~Pd中配设有担载各颜色的可视图像(调色剂像)的感光鼓1a、1b、1c以及1d,而且与各图像形成部Pa~Pd相邻设置有利用驱动单元(未图示)而如图1所示那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形成于这些感光鼓1a~1d上的调色剂像被依次转印到一边与各感光鼓1a~1d抵接一边进行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上之后,在二次转印辊9一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转印纸P上。而且,在定影部13定影于转印纸P上之后,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排出。一边使感光鼓1a~1d如图1所示那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执行针对各感光鼓1a~1d的图像形成流程。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纸P收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下部的纸张盒16内,并经由供纸辊12a及定位辊对12b向二次转印辊9输送。中间转印带8主要使用没有接缝的(无缝)带。接着,对图像形成部Pa~Pd进行说明。下面对图像形成部Pa进行详细说明,图像形成部Pb~Pd也基本上是同样的结构,因而省略说明。如图2所示,在感光鼓1a的周围沿着鼓旋转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配设有带电装置2a、显影装置3a、清洁装置7a,并隔着中间转印带8配置有一次转印辊6a。另外,相对于感光鼓1a而言在中间转印带8的旋转方向上游侧,隔着中间转印带8配置有与张力辊11对置的带清洁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装置,其具有:/n壳体,其形成有与担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担载体对置的开口部、以及贮存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去除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n清洁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图像担载体对置的位置;/n回收辊,其回收附着于所述清洁部件的调色剂;/n刮板,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在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与所述回收辊接触,刮掉附着于所述回收辊的调色剂;/n片状部件,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并且在所述刮板的上游侧,在所述回收辊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对置配置,划分所述调色剂收容部和所述开口部;以及/n密封部件,其以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防止调色剂从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收辊的间隙漏出,/n所述清洁装置去除残留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的调色剂,/n所述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轴向两端部相邻地形成有表面粗糙度比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0 JP 2018-1538591.一种清洁装置,其具有:
壳体,其形成有与担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担载体对置的开口部、以及贮存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去除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
清洁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图像担载体对置的位置;
回收辊,其回收附着于所述清洁部件的调色剂;
刮板,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在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与所述回收辊接触,刮掉附着于所述回收辊的调色剂;
片状部件,相对于所述回收辊的旋转方向而言,其比所述清洁部件更靠下游侧并且在所述刮板的上游侧,在所述回收辊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对置配置,划分所述调色剂收容部和所述开口部;以及
密封部件,其以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防止调色剂从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收辊的间隙漏出,
所述清洁装置去除残留于所述图像担载体的表面的调色剂,
所述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收辊的外周面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轴向两端部相邻地形成有表面粗糙度比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为在所述回收辊的轴向上至少和所述回收辊与所述密封部件的接触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田洋司神山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