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48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遮光区和多个子像素开口区,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区均被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黑色矩阵和光感单元,所述黑色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感单元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均位于所述遮光区,且所述光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绝缘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高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

A display panel and its mak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特定区域,通过指纹识别单元的识别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指纹识别按照工作原理分可以包括光感指纹识别和超声波指纹识别等。指纹由位于指端皮肤表面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对于光感指纹识别,由于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脊和谷反射的光线强度不同,使得由在脊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和在谷的位置处形成的反射光转换成的电流/电压信号大小不同,然后根据电流/电压信号大小可以进行指纹识别。但是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提高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遮光区和多个子像素开口区,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区均被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黑色矩阵和光感单元,所述黑色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感单元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均位于所述遮光区,且所述光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绝缘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之间。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感单元设置于彩膜基板,相对于将光感单元设置于阵列基板而言,光感单元与触摸主体(例如手指)的距离更近,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可以更多地到达光感单元,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彩膜基板上的黑色矩阵通常在树脂中掺杂碳粉形成,具有极好的吸光能力,同时由于掺杂了碳粉,黑色矩阵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黑色矩阵与光感单元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避免了多个不同的光感单元通过黑色矩阵电连接,避免了黑色矩阵对光感单元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9-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1,显示区A1包括遮光区A11和多个子像素开口区A12,每个子像素开口区A12均被遮光区A11围绕。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0和彩膜基板100。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发光显示面板或者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彩膜基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黑色矩阵20和光感单元30,黑色矩阵20位于衬底基板10朝向阵列基板200的一侧,光感单元30位于黑色矩阵20与衬底基板10之间,黑色矩阵20与光感单元30均位于遮光区A11,且光感单元3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2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40,绝缘层40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1,且位于黑色矩阵20与光感单元30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感单元设置于彩膜基板,相对于将光感单元设置于阵列基板而言,光感单元与触摸主体(例如手指)的距离更近,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可以更多地到达光感单元,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彩膜基板上的黑色矩阵通常在树脂中掺杂碳粉形成,具有极好的吸光能力,同时由于掺杂了碳粉,黑色矩阵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虽然黑色矩阵的导电性比较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黑色矩阵与光感单元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避免了多个不同的光感单元通过黑色矩阵电连接,避免了黑色矩阵对光感单元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绝缘层40包括绝缘层图案41和多个开口42,绝缘层图案41位于遮光区A11,开口42在阵列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子像素开口区A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层40在子像素开口区A12设置有开口42,显示面板发射的光不会穿过绝缘层40的材料层,从而绝缘层40不会影响显示面板发出光的亮度和色度。可选地,参考图2和图3,彩膜基板100还包括支撑柱70,支撑柱70位于遮光区A11,且位于黑色矩阵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光感单元3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支撑柱7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支撑柱70位于衬底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0之间,并用于保持彩膜基板100与阵列基板200之间的距离,即用于保持盒厚的均匀性。由于支撑柱70具有支撑作用,设置支撑柱70的位置,彩膜基板100与阵列基板200的形变小,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光感单元30与支撑柱70至少部分交叠,保证了光感单元30具有较小的形变甚至不发生形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光感指纹识别的精度。可选地,参考图2和图3,光感单元30包括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和位于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之间的光敏层33。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走线81和第二走线82,第一走线81与第一电极31电连接,第二走线82与第二电极32电连接。第一走线81与第二走线82均位于遮光区A11,第一走线81与第二走线82均位于黑色矩阵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走线81与第二走线82均位于遮光区A11,从而第一走线81与第二走线82不会对显示面板发射的光产生遮挡,不会对显示面板发射光产生不良影响。第一走线81与第二走线82均位于黑色矩阵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朝向第一走线81以及第二走线82照射的外界环境光被黑色矩阵20吸收,从而外界环境光不会被第一走线81以及第二走线82反射,避免了第一走线81以及第二走线82被人眼可见。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感单元30还可以为对光敏感的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等光电器件,本专利技术对于光感单元30的类型不作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遮光区和多个子像素开口区,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区均被所述遮光区围绕;/n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n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黑色矩阵和光感单元,所述黑色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感单元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均位于所述遮光区,且所述光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n绝缘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遮光区和多个子像素开口区,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区均被所述遮光区围绕;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黑色矩阵和光感单元,所述黑色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感单元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均位于所述遮光区,且所述光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绝缘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光感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层图案和多个开口,所述绝缘层图案位于所述遮光区,所述开口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子像素开口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支撑柱,位于所述遮光区,且位于所述黑色矩阵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光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支撑柱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敏层;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采用透明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走线;
所述走线位于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且采用同种材料,或者,所述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且采用同种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光感驱动电路,与所述光感单元电连接;所述光感驱动电路位于所述遮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敏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青俊朱绎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