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检测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46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与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光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闸极线、第二闸极线、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读取电路。第二闸极线与第一闸极线相邻设置。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闸极与第一闸极线连接、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汲极与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闸极与第二闸极线连接、第二源极以及第二汲极与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读取电路与第一源极以及第二源极电性连接。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进行自动侦测模式。自动侦测模式包括以读取电路自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分别接收第一读取信号以及第二读取信号,以及计算第一读取信号与第二读取信号之间的差值以判断光检测装置是否被检测光线照射。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检测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检测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进行自动侦测模式的光检测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光感应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已应用于许多电子产品以及检测设备中,而其中可侦测X射线的光感应技术为相当受瞩目的应用之一。由于具有低辐射剂量、电子影像成像快速以及影像易于检视、重制、撷取、传送及分析等优点,数字式的检测装置已逐渐取代传统利用底片侦测X射线的方式而成为目前数字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数字式光检测装置通常以光电二极管作为其感光元件,用以侦测X射线的能量。一般来说,数字式光检测装置仍需与X射线产生装置进行信号连接来进行同步,藉此配合于X射线进行照射时以数字式光检测装置进行影像撷取。然而,不论数字式光检测装置与X射线产生装置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都会造成在使用上的限制以及同步信号受干扰时所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以光检测装置进行自动侦测模式来计算通过不同开关元件所获得的读取信号之间的差值,藉此判断光检测装置是否被检测光线照射并决定是否需进行影像撷取模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其包括第一闸极线、第二闸极线、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一感光元件以与门极驱动电路。第二闸极线与第一闸极线相邻设置。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闸极与第一汲极。第一闸极与第一闸极线连接。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闸极与第二汲极。第二闸极与第二闸极线连接。第一感光元件与第一汲极以及第二汲极电性连接。闸极驱动电路与第一闸极线以及第二闸极线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读取电路。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第一像素区中,而第二感光元件设置于第二像素区中。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汲极,而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源极以及第二汲极。第一汲极与第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而第二汲极与第二感光元件电性连接。读取电路与第一源极以及第二源极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一感光元件产生的第一读取信号以及第二感光元件产生的第二读取信号,并比对第一读取信号与第二读取信号之间的差异以判断光检测装置是否被检测光线照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光检测装置。光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闸极线、第二闸极线、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读取电路。第二闸极线与第一闸极线相邻设置。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闸极、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汲极。第一闸极与第一闸极线连接,而第一汲极与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闸极、第二源极以及第二汲极。第二闸极与第二闸极线连接,而第二汲极与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读取电路与第一源极以及第二源极电性连接。然后,进行自动侦测模式。自动侦测模式包括以读取电路自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分别接收第一读取信号以及第二读取信号,以及计算第一读取信号与第二读取信号之间的差值以判断光检测装置是否被检测光线照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第一像素区的剖面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第一像素区的上视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第二像素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第二像素区的上视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基板;21-闸极介电层;22-半导体通道层;31-第一介电层;32-第二介电层;33-第三介电层;40-下电极;51-N型半导体层;52-本质半导体层;53-P型半导体层;60-上电极;91-闸极驱动电路;92-读取电路;101-104-光检测装置;BL-偏压线;BL1-第一偏压线;BL2-第二偏压线;DE1-第一汲极;DE2-第二汲极;DE3-第三汲极;DL-资料线;GE1-第一闸极;GE2-第二闸极;GE3-第三闸极;GL1-第一闸极线;GL2-第二闸极线;GL3-第三闸极线;Gn-闸极信号;Gn+1-闸极信号;Gn+2-闸极信号;Gn+3-闸极信号;Gn+4-闸极信号;Gn+5-闸极信号;G'n-闸极信号;G'n+1-闸极信号;O1-开孔;O2-开孔;PD-感光元件;PD1-第一感光元件;PD2-第二感光元件;PX-像素区;PX1-第一像素区;PX2-第二像素区;Rn-读取信号;Rn+1-读取信号;Rn+2-读取信号;Rn+3-读取信号;Rn+4-读取信号;Rn+5-读取信号;R'n-读取信号;R'n+1-读取信号;ROIC-读取集成电路;S10-步骤;S20-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30-步骤;S40-步骤;SE1-第一源极;SE2-第二源极;SE3-第三源极;SP-遮光图案;T1-第一开关元件;T2-第二开关元件;T3-第三开关元件;XR-检测光线;Z-厚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相关
的技术人员能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可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了所述特征、区域、步骤、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区域、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应当理解,当诸如层或区域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其变型)"上"或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或者还可以存在插入的元件。相反,当称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其变型)上或者"直接"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插入元件。还应当理解,当一元件被称作"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其变型)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通过一或多个元件间接地连接(例如,电性连接)到另一元件。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不同实施例所专利技术的特征可以彼此重组而形成另一个实施例。请参考图1、图2与图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示意图,而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进行步骤S10,提供光检测装置101,并将光检测装置101开启。光检测装置101可包括一第一闸极线GL1、一第二闸极线GL2、一第一开关元件T1以及一第二开关元件T2。第一开关元件T1可包括一第一闸极GE1、一第一汲极DE1以及一第一源极SE1,而第二开关元件T2可包括一第二闸极GE2、一第二汲极D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闸极线;/n一第一开关元件,包括:/n一第一闸极,与该第一闸极线连接;以及/n一第一汲极;/n一第二闸极线,与该第一闸极线相邻设置;/n一第二开关元件,包括:/n一第二闸极,与该第二闸极线连接;以及/n一第二汲极;/n一第一感光元件,与该第一汲极以及该第二汲极电性连接;以及/n一闸极驱动电路,与该第一闸极线以及该第二闸极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闸极线;
一第一开关元件,包括:
一第一闸极,与该第一闸极线连接;以及
一第一汲极;
一第二闸极线,与该第一闸极线相邻设置;
一第二开关元件,包括:
一第二闸极,与该第二闸极线连接;以及
一第二汲极;
一第一感光元件,与该第一汲极以及该第二汲极电性连接;以及
一闸极驱动电路,与该第一闸极线以及该第二闸极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该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同一个像素区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二感光元件,其中该第一开关元件以及该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一第一像素区中,而该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该第二感光元件设置于与该第一像素区相邻的一第二像素区中,且该第二开关元件与该第二感光元件电性分离。


4.一种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一第一像素区中;
一第一开关元件,包括:
一第一源极;以及
一第一汲极,与该第一感光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二感光元件,设置于一第二像素区中;
一第二开关元件,包括:
一第二源极;以及
一第二汲极,与该第二感光元件电性连接;以及
一读取电路,与该第一源极以及该第二源极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第一感光元件产生的一第一读取信号以及该第二感光元件产生的一第二读取信号,并比对该第一读取信号与该第二读取信号之间的差异以判断该光检测装置是否被检测光线照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遮光图案,覆盖该第二感光元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偏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濠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