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35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属于惯性测量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S1、光波输入的初始状态,测量光波偏振态为邦加球上的P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change of optical polarization state of NMR gy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惯性测量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陀螺仪利用原子核相对于外磁场的进动性,通过检测原子自旋进动频率变化实现高灵敏度角速度测量。195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Leete和Hansen首先提出了核磁共振陀螺的设想。Singer-Kearfott公司和Litton公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核磁共振陀螺仪相关研究工作,并于1979年分别研制出核磁共振陀螺的原理样机。目前,在核磁共振陀螺仪技术发展最快的是美国NorthropGrumman公司,通过四代陀螺仪的研制历程,其研制的核磁共振陀螺仪工程样机在典型环境中使用验证其稳定性已达到0.02°/h,成为目前世界上达到导航级精度中体积最小的陀螺,标志着高精度、小体积陀螺
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核磁共振陀螺仪工作原理为:利用激光极化碱金属原子,碱金属原子与稀有气体原子之间的碰撞,可以实现对稀有气体原子核自旋的极化,核磁共振陀螺仪利用稀有气体原子核的横向极化分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光波输入的初始状态,测量光波偏振态为邦加球上的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光偏振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光波输入的初始状态,测量光波偏振态为邦加球上的Pi点,经过10分钟测试时间后,测量光波偏振态为邦加球上的Po点;
S2、通过测量得到的斯托克斯参量来计算两点在邦加球面大圆截面上的弧长所述大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宇王建龙张俊峰来琦周雨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