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34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包括两个能自由转动的导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轮之间能转动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为导体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该全自动计米装置能够在线缆经过导轮后再进行计米,并且能够分别对计米轮的正转反转计数,从而更加精确地计算出线缆的长度,另外还能够自动清零复位。

A fully automatic meter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线缆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绕盘打包后再进行包装。在绕盘的过程中,每个线盘上盘绕的线缆的长度是有规定的,因此就需要在绕盘的同时也对线缆进行计米,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线盘上盘绕了规定长度的线缆。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计米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无论计米轮是正转还是反转,计米表上的数值均正向增加,导致了线缆的长度有误差;在计米轮刚停止时,计米轮由于惯性仍然在旋转,或者计米轮上并没有线缆,但计米轮在旋转,那么计米装置仍然在工作,导致计米的长度有误差;计米装置需要人工进行复位,增加了主机手动操作的步骤,有时会遗忘清零操作或者清零不及时,导致当前的计米记录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该全自动计米装置能够检测计米轮的正转、反转,同时能够检测计米轮上是否有线缆,从而提高计米的精确度,另外,当一盘线盘盘绕完毕时能够自动清零。该全自动计米装置包括两个能自由转动的导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轮之间能转动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为导体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导轮旋转,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集电环,所述集电环能够与所述导轮同时旋转,所述集电环与碳刷接触,所述碳刷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br>进一步地,所述导轮与所述计米轮通过中心轴安装在绝缘基板上,所述导轮与所述计米轮相互绝缘。进一步地,所述导轮采用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全自动计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PLC控制器中设定所述计米轮顺时针旋转为正转,逆时针旋转为反转;启动所述电机使所述导轮、所述计米轮旋转,将线缆从一所述导轮的下方送入,经过所述计米轮再从另一所述导轮的下方送出,所述线缆与所述导轮导通形成闭合回路,所述PLC控制器检测到该闭合回路信号开始测量;所述PLC控制器接收所述编码器输入的高速脉冲信号,根据所述高速脉冲信号确定所述计米轮的旋转方向;记录所述计米轮在各个方向上的高速脉冲信号的数量,根据所述高速脉冲信号的数量得到所述线缆的长度L。当所述线缆放完后,线缆与导轮之间的闭合回路断开,PLC控制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停止计米,并将所测的长度进行记录保存,之后再将长度测量值复位为0以供新一轮的计米测量。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编码器同时输出具有相位差的两路脉冲信号A和信号B,当所述信号A在下降沿时,若所述信号B在高电平,则判断所述计米轮正转;若所述信号B在低电平,则判断所述计米轮反转。进一步地,当所述计米轮正转时,所述信号A早于信号B被PLC控制器检测到,并做加法运算;当所述计米轮反转时,所述信号B早于信号A被PLC控制器检测到,并做减法运算。进一步地,设定所述计米轮的周长为C,所述计米轮旋转一周的高速脉冲信号的数量为W,在实际工作中,所述计米轮正转时的高速脉冲信号的数量为X,反转时的高速脉冲信号的数量为Y,则线缆的长度L为L=C*(X-Y)/W。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能够检测到计米轮上是否有线缆,只有计米轮上有线缆时才能启动计米装置计米;2、能够检测到计米轮是正转还是反转,在计米轮正转时做加法运算,在计米轮反转时做减法运算,从而能分别计数,提高测量的精度;3、当线缆收卷在线盘达规定的长度时,或者线缆放线完毕时,保存下计数值后能够自动清零。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全自动计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全自动计米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信号A和信号B的脉冲时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计米装置-100;导轮-1;集电环-11;计米轮-2;联轴器-21;旋转编码器-22;编码器支架-23;中心轴-24;绝缘基板-3;线缆-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全自动计米装置100包括两个能自由转动的导轮1,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轮1之间能转动的计米轮2,所述计米轮2上设置有传感器(图未示出),所述传感器能够与所述计米轮2同步旋转。所述计米轮2上连接有编码器支架23,所述编码器支架23上设置有联轴器21和旋转编码器22,所述传感器通过联轴器21与旋转编码器22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22与所述计米轮2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编码器22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1为导体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导轮1旋转,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集电环11,所述集电环11能够与所述导轮1同时旋转,所述集电环11与碳刷接触,所述碳刷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1与所述计米轮2通过中心轴24安装在绝缘基板3上,所述导轮1与所述计米轮2相互绝缘,避免导轮1影响计米轮2从而导致计米不精确。优选的,所述导轮1采用钢材料制成,当线缆4经过所述导轮1时通电导轮1能够产生触发信号,触发PLC控制器开始计数。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全自动计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PLC控制器中设定所述计米轮2顺时针旋转为正转,逆时针旋转为反转;启动所述电机使所述导轮1、所述计米轮2旋转,将线缆4从一所述导轮1的下方送入,经过所述计米轮2再从另一所述导轮1的下方送出,所述线缆4与所述导轮1导通形成闭合回路,所述PLC控制器检测到该闭合回路信号开始测量;所述PLC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能自由转动的导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轮之间能转动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为导体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计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能自由转动的导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轮之间能转动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轮为导体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计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导轮旋转,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集电环,所述集电环能够与所述导轮同时旋转,所述集电环与碳刷接触,所述碳刷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计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与所述计米轮通过中心轴安装在绝缘基板上,所述导轮与所述计米轮相互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计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采用钢材料制成。


5.一种全自动计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PLC控制器中设定所述计米轮顺时针旋转为正转,逆时针旋转为反转;
启动所述电机使所述导轮、所述计米轮旋转,将线缆从一所述导轮的下方送入,经过所述计米轮再从另一所述导轮的下方送出,所述线缆与所述导轮导通形成闭合回路,所述PLC控制器检测到该闭合回路信号开始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开元于波聂建峰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勃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