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30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下的空气净化器,通过使用价格便宜且具有紧凑结构的通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确保有充分的范围对人体感应进行检测,进而在设置空气净化器的前方空间的“左”、“中”、“右”的三个区域中能够掌握人体感应状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备:风向改变单元,其改变从吹出口吹送的风的风向;左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右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根据有无来自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的信号,判别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检测区域、中央检测区域、右侧检测区域的三个区域中人的活动,控制风向改变单元。

air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普通家庭、事务所等使用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通过使一个人体感应传感器左右旋转,可在较大区域内检测出人,利用人体感应传感器所得的识别结果来控制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332553号图8所示的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具有以下的课题:由于人体感应传感器101左右旋转移动,因而存在着难以判断检测出的对象实际上是在活动中的人还是没有在活动中的人,以及由于作为人体感应传感器101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因而难以识别人和配置于固定位置的发热源。此外,还具有以下课题:为了改善人体感应传感器101的精度,而需要复杂的结构和昂贵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空气净化器:通过使用价格便宜且具有紧凑结构的通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确保有充分的范围对人体感应进行检测,进而在设置空气净化器的前方空间的“左”、“中”、“右”的三个区域中能够掌握人体感应状况。进而,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本体,其具有吸入口、吹出口和将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送风部,其从所述吸入口经由所述通风路向所述吹出口吹送空气;风向改变单元,其改变从所述吹出口吹送的风的风向;左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中的人活动,输出输出信号;右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中的人活动,输出输出信号;控制部,其控制送风和风向。所述控制部根据有无来自所述左侧人检测部和所述右侧人检测部的信号,判别在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检测区域、中央检测区域、右侧检测区域的三个区域中的人活动,控制所述风向改变单元对有人活动的区域送风,由此实现了所期望的目的。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通过使用价格便宜且具有紧凑结构的两个通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确保有充分的范围对人体感应进行检测,在设置空气净化器的前方空间的“左”、“中”、“右”的三个区域中掌握人体感应状况,由此能够控制空气净化器的最佳运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面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设置形态的鸟瞰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周边的斜视角局部扩大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周边的斜视角局部扩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设置形态的鸟瞰图。图8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光单元从第三检测孔露出的斜视角局部扩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设置形态的鸟瞰图。符号说明1本体2吸入口3吹出口4通风路5送风部6净化部7风向改变单元8左侧人检测部9右侧人检测部10受光部11左侧检测区域12中央检测区域13右侧检测区域14控制部15第一检测孔16第二检测孔17遮挡壁18遮挡部19光单元20遮光部21第三检测孔22左感知部23右感知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本体,其具有吸入口、吹出口和将吸入口和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送风部,其从吸入口经由通风路向吹出口吹送空气;风向改变单元,其改变从吹出口吹送的风的风向;左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右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控制部,其控制送风和风向。控制部根据有无来自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的信号,判别在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检测区域、中央检测区域、右侧检测区域的三个区域中人的活动,以及用于控制风向改变单元。在该结构中,通过使用价格便宜且具有紧凑结构的两个通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作为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确保有充分的范围对人体感应进行检测,在设置空气净化器的前方空间的“左”、“中”、“右”的三个区域中掌握人体感应状况,由此能够控制空气净化器的最佳运转。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左侧人检测部在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比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大,右侧人检测部在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比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大。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形成仅由左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由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这两个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仅由右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这三个区域。通过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这两个检测部能实现在三个区域检测出人。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分别设置在形成角度的不同的面上。在该结构中,与设有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的面处于平行的状态相比,由于相对于本体的前表面,左侧人检测部能够检测出的区域是左侧比右侧的范围大,右侧人检测部能够检测出的区域是右侧比左侧的范围大,因此能够将仅由左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由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这两个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以及仅由右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这三个区域形成为更大的区域,从而通过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这两个检测部能够在三个更大的区域里检测出人。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本体的外轮廓并列设置有使左侧人检测部露出的第一检测孔和使右侧人检测部露出的第二检测孔,本体的外轮廓通过位于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之间的遮挡壁覆盖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一部分。在该结构中,左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右侧端缘被遮挡壁覆盖,左侧人检测部构成为与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相比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变大。此外,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左侧端缘被遮挡壁覆盖,右侧人检测部构成为与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相比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变大。通过遮挡壁覆盖左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右侧端缘和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左侧端缘,不仅不需要增加部件,还能以价格便宜的结构构成仅由左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由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这两个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仅由右侧人检测部检测出人的区域这三个区域。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覆盖左侧人检测部和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一部分的遮挡部由与本体的外轮廓不同的部材形成。在该结构中,左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右侧端缘被遮挡部覆盖,左侧人检测部构成为与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相比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变大。此外,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左侧端缘被遮挡部覆盖,右侧人检测部构成为与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相比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变大。通过遮挡部覆盖左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右侧端缘和右侧人检测部的受光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n本体,其具有吸入口、吹出口和将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n送风部,其从所述吸入口经由所述通风路向所述吹出口吹送空气;/n风向改变单元,其改变从所述吹出口吹送的风的风向;/n左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n右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和/n控制部,其控制送风和风向,/n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部根据有无来自所述左侧人检测部和所述右侧人检测部的信号,判别在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检测区域、中央检测区域、右侧检测区域的三个区域中人的活动,以及控制所述风向改变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1 JP 2018-154402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本体,其具有吸入口、吹出口和将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
送风部,其从所述吸入口经由所述通风路向所述吹出口吹送空气;
风向改变单元,其改变从所述吹出口吹送的风的风向;
左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
右侧人检测部,其根据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中人的活动,输出输出信号;和
控制部,其控制送风和风向,
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有无来自所述左侧人检测部和所述右侧人检测部的信号,判别在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检测区域、中央检测区域、右侧检测区域的三个区域中人的活动,以及控制所述风向改变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人检测部在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比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大,
所述右侧人检测部在所述本体的前方空间的右侧区域的检测范围比左侧区域的检测范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人检测部和所述右侧人检测部分别设置在形成角度的不同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外轮廓并列设置有使所述左侧人检测部露出的第一检测孔和使所述右侧人检测部露出的第二检测孔,
所述本体的外轮廓通过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孔和所述第二检测孔之间的遮挡壁覆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欣上出祐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