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具有风道和连通所述风道的吸烟口,所述外壳包括形成所述风道的壳体;滤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让位间隙,所述滤网组件具有进风段和出风段;以及导流件,对应所述让位间隙设置,并且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进风段所在的一侧,用以将所述吸烟口的烟气导向所述滤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油烟未被滤网过滤而直接从滤网与壳体的间隙排出。
Oil fume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烟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为达到更高的油脂分离度,在油烟净化装置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滤网。为了防止旋转滤网在旋转时与油烟净化装置的壳体干涉,一般情况下旋转滤网的最外侧与壳体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但是由于间隙的存在,导致会有较多的油烟从间隙中直接穿过,而不能够被旋转滤网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油烟净化装置,旨在减少油烟未被滤网过滤而直接从滤网与壳体的间隙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具有风道和连通所述风道的吸烟口,所述外壳包括形成所述风道的壳体;滤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让位间隙,所述滤网组件具有进风段和出风段;以及导流件,对应所述让位间隙设置,并且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进风段所在的一侧,用以将所述吸烟口的烟气导向所述滤网组件。导流件对气流起到阻挡作用,当气流流动到导流件上时,能够改变方向而顺着导流件朝向滤网组件所在的位置流动,并经过滤网组件过滤后再流出,从而有效减少了气流直接从让位间隙流出。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具有第一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具有第一端和与之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风段;在所述让位间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当气流流动到第一导流段时,气流顺着第一导流段从第一端逐渐流向第二端,即气流能够顺着第一导流段朝滤网组件倾斜流动并进入到滤网组件内部,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段朝靠近所述滤网组件的方向倾斜,以使在所述让位间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段使得气流朝滤网组件倾斜流动并进入到滤网组件内部,能够避免气流在第一导流段上停留回旋。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在所述壳体上的最大凸起高度大于所述让位间隙的最小宽度。通过如此设置后,进风侧的让位间隙变小,相当于减小了气流的流动通道,从而使得气流更多的流向滤网组件。可选地,所述吸烟口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吸烟口之间;或者,所述吸烟口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吸烟口之间。如此相当于第一导流段朝下延伸出超出滤网组件,导流件的导流面得到延长,从而加强了导流效果。可选地,所述导流件还具有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二导流段具有第三端和与之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靠近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在所述让位间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气流经过第一导流段朝靠近滤网组件的方向导向后,未流入滤网组件的气流再经过第二导流段朝远离滤网组件的方向导向,气流顺着第二导流段流动时的流速具有变缓的趋势,可以避免此处形成涡流。可选地,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壳体分体设置;或者,所述导流件由所述壳体朝内凹陷形成。分体设置能够保证背板的外观平整性,利于背板与墙壁贴合。而一体成型的方式简化了安装步骤。可选地,所述油烟净化装置为吸油烟机或集成灶;和/或,所述滤网组件沿所述吸烟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滤网组件的旋转轴线沿其长度方向;所述导流件沿所述滤网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将导流件设置为沿滤网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后,能够对滤网组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均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了气流更多的进入到滤网组件内部进行过滤。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开设有排烟口,所述风道具有连通所述吸烟口的前风段、以及连通所述排烟口的后风段,所述后风段设有风机,所述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前风段;所述壳体为背板或前面板。由于滤网组件设置在前风段,故能够在烟气进入到风机之前将烟气过滤,因此可以降低风机被油烟污染的几率。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盘和多个过滤叶片,所述过滤叶片的两端对应连接两所述支撑盘,多个所述过滤叶片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排布,所述过滤叶片开设有多个过滤孔。通过将多个过滤叶片安装于支撑盘上形成圆形结构,有利于滤网组件的转动。并且如此设置后,每一个过滤叶片都可以起到过滤效果,加大了过滤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油烟净化装置沿A-A-A-A剖面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油烟净化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导流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油烟净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2中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外壳23支撑盘11吸烟口24过滤叶片12排烟口241过滤孔13风道30导流件131前风段31第一导流段132后风段311第一端14风机312第二端15让位间隙32第二导流段16前面板321第三端17背板322第四端20滤网组件33圆弧段21进风段34加强筋22出风段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具有风道和连通所述风道的吸烟口,所述外壳包括形成所述风道的壳体;/n滤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让位间隙,所述滤网组件具有进风段和出风段;以及,/n导流件,对应所述让位间隙设置,并且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进风段所在的一侧,用以将所述吸烟口的烟气导向所述滤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风道和连通所述风道的吸烟口,所述外壳包括形成所述风道的壳体;
滤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让位间隙,所述滤网组件具有进风段和出风段;以及,
导流件,对应所述让位间隙设置,并且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进风段所在的一侧,用以将所述吸烟口的烟气导向所述滤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具有第一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具有第一端和与之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风段;
在所述让位间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段朝靠近所述滤网组件的方向倾斜,以使在所述让位间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口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吸烟口之间;或者,
所述吸烟口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吸烟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柏豪,王春旭,蒋济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