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25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包括从动轮组件、主动轮组件和控制组件;从动轮组件包括从动轮轴、左从动轮片、右从动轮片、小弹簧、螺钉销一、螺钉销二、从动轮轴承、齿轮和锁紧螺帽,左从动轮片、右从动轮片通过螺钉销一、螺钉销二相连;主动轮组件包括主动轮轴、左主动轮片、右主动轮片、主动轮左轴承、主动轮右轴承、螺钉销三和螺钉销四,左主动轮片通过主动轮左轴承、主动轮右轴承与主动轮轴相连,左主动轮片、右主动轮片通过螺钉销三、螺钉销四相连;左从动轮片、右从动轮片外侧形成的槽与左主动轮片、右主动轮片外侧形成的槽通过皮带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无外力的状态下,实现自行无极变速功能。

An automatic torque converter driven by potential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矩装置,具体为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
技术介绍
无碳三轮小车是以重力势能的驱动和方向控制行驶的参赛顶目,“0”字环形赛道是该项赛事的新增项目,其特点是在近水平“0”字环形赛道上,随机设定间断式避障墙和上下坡道等路障为竞赛科目。现有的不具爬坡能力的参赛小车,由于无法在上下坡道上对所需驱动力进行适时自动调节,极易出现因小车上坡时行驶动力不足,造成参赛小车停止运行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参赛小车正常行驶和避障等技术性能的发挥。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098383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绕线的自动变矩法,缺点是只能进行定点、定距离的爬坡,不能随机应变,且超出既定范围,就不具有爬坡能力。并且,现有的无碳三轮小车能量损耗较大,影响了行驶的距离,且带轮驱动都具有电机、发动机或者液压式等,再采用离心力使得带轮进行二次变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灵活、操作简单的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轮组件(1)、主动轮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控制组件(3)与主动轮组件(2)相连,所述主动轮组件(2)与从动轮组件(1)相连;/n所述从动轮组件(1)包括从动轮轴(101)、左从动轮片(102)、右从动轮片(103)、小弹簧(104)、螺钉销一(105)、螺钉销二(106)、从动轮轴承(107)、齿轮(10g)和锁紧螺帽(109),所述左从动轮片(102)、右从动轮片(103)通过螺钉销一(105)、螺钉销二(106)相连,所述右从动轮片(103)通过从动轮轴承(107)与从动轮轴(101)相连,所述左从动轮片(102)外径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轮组件(1)、主动轮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控制组件(3)与主动轮组件(2)相连,所述主动轮组件(2)与从动轮组件(1)相连;
所述从动轮组件(1)包括从动轮轴(101)、左从动轮片(102)、右从动轮片(103)、小弹簧(104)、螺钉销一(105)、螺钉销二(106)、从动轮轴承(107)、齿轮(10g)和锁紧螺帽(109),所述左从动轮片(102)、右从动轮片(103)通过螺钉销一(105)、螺钉销二(106)相连,所述右从动轮片(103)通过从动轮轴承(107)与从动轮轴(101)相连,所述左从动轮片(102)外径的左端依次套入小弹簧(104)、齿轮(10g)、锁紧螺帽(109);
所述主动轮组件(2)包括主动轮轴(201)、左主动轮片(202)、右主动轮片(203)、主动轮左轴承(204)、主动轮右轴承(205)、螺钉销三(206)和螺钉销四(207),所述左主动轮片(202)通过主动轮左轴承(204)、主动轮右轴承(205)与主动轮轴(201)相连,所述左主动轮片(202)、右主动轮片(203)通过对称设置的螺钉销三(206)、螺钉销四(207)相连;
所述左从动轮片(102)、右从动轮片(103)外侧形成的槽与左主动轮片(202)、右主动轮片(203)外侧形成的槽通过皮带(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势能驱动下的遇阻式自动变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启动轮(301)、上启动销(302)、下启动销(303)、大弹簧(304)、绳(305)、滑轮(306)、滑轮轴(307)和势能块(308),所述启动轮(301)与主动轮轴(201)相连,所述右主动轮片(203)内侧对称设置螺旋槽一(2031)和螺旋槽二(2032),所述上启动销(302)分别与启动轮(301)、螺旋槽一(2031)相连,所述下启动销(303)分别与启动轮(301)、螺旋槽二(2032)相连,所述启动轮(301)通过大弹簧(304)与右主动轮片(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芸杨权权王文志唐友成曹鹤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