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土地层吹吸沉管成井施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工程施工成井
,特别涉及一种沙土地层吹吸沉管成井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基础工程孔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特别的,在沙土地层成井施工过程中,与一般地层的施工作业相比具有较大的难度。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人工掘进,沉管挖掘和钻机跟管钻进的方式成井。然而,这些方式均有不足,如:人工掘进容易坍塌。由于沙土地层中沙粒间几乎没有胶结物连接,稳定性很差,在成井过程中井壁容易坍塌,工人的安全不能达到保证;人工沉管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钻机跟管钻进准备工作较长,容易井斜,工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沙土地区的成井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土地层吹吸沉管成井施工装置,通过射流机构喷出高压气体将井内沙土吹动搅起,使其在井内有限空腔内悬浮在空气中。与此同时,在该有限空腔内设置的吸沙机构将处于悬浮状态的沙土实时吸入并向上运移到地表。当支撑沉管的底部沙土被吹离原位,支撑力小于沉管自重时,沉管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土地层吹吸沉管成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中间喷射管组件(1)、中间吸沙机构(2)、边缘吸沙机构(3)、活动支撑件(4)和沉管(5)组成,中间喷射管组件(1)包括内环形管(101)、支撑直管(102)、外环形管(103)、边缘吸沙机构支撑件(104)、中间吸沙机构支撑件(105)、第一固定铰接头(106)、第二固定铰接头(107)、内注气口(108)、外注气口(109)、内环形管喷射口(110)、第一支撑直管喷射口(111)、第二支撑直管喷射口(112)、第一外环形管喷射口(113)及第二外环形管喷射口(114),所述内环形管(101)、支撑直管(1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土地层吹吸沉管成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中间喷射管组件(1)、中间吸沙机构(2)、边缘吸沙机构(3)、活动支撑件(4)和沉管(5)组成,中间喷射管组件(1)包括内环形管(101)、支撑直管(102)、外环形管(103)、边缘吸沙机构支撑件(104)、中间吸沙机构支撑件(105)、第一固定铰接头(106)、第二固定铰接头(107)、内注气口(108)、外注气口(109)、内环形管喷射口(110)、第一支撑直管喷射口(111)、第二支撑直管喷射口(112)、第一外环形管喷射口(113)及第二外环形管喷射口(114),所述内环形管(101)、支撑直管(102)、外环形管(103)以及第一固定铰接头(106)均为中空管件,内部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封闭的内腔,其中内环形管(101)和外环形管(103)同心布置;所述支撑直管(102)焊接在内环形管(101)和外环形管(103)之间,支撑直管(102)的数量至少三根,至少三根支撑直管(102)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分布,并在任意相邻的两根支撑直管(10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边缘吸沙机构支撑件(104);所述边缘吸沙机构支撑件(104)为两端敞口的圆筒形结构,边缘吸沙机构支撑件(104)的外壁和与其接触的支撑直管(102)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固定铰接头(106)焊接在外环形管(103)上,第一固定铰接头(106)和支撑直管(102)同轴设置,第一固定铰接头(106)数量与支撑直管(10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中间吸沙机构支撑件(105)为两端敞口的圆筒形结构,中间吸沙机构支撑件(105)与内环形管(101)同轴设置,且中间吸沙机构支撑件(105)外壁与内环形管(101)接触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铰接头(107)和第一固定铰接头(106)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第二固定铰接头(107)和第一固定铰接头(106)铰接;所述内注气口(108)设置在内环形管(101)上;所述外注气口(109)开设在支撑直管(102)上,且每个支撑直管(102)上设置有一个外注气口(109);所述内环形管喷射口(110)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内环形管(101)上,且位于与内注气口(108)相背的一侧上,内环形管喷射口(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科,张聪,赵研,孙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