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750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生产工艺制备的抗菌易清洁布具有抗菌和易去污双重功能,在使用过程不易被油污沾污,一旦沾污,在正常条件下也容易洗涤,对人体无害,适用于医院、宾馆的床单、被罩、工作服和内衣的抗菌,非常适于制作频繁接触矿物油和动、植物油工作人员穿用的工作服,具有极强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优良的吸湿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力,同时又兼具柔软、质感和舒适性的特点。

An antibacterial and easy to clean cloth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尤其是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抗菌面料注剂在高温时上染涤纶和尼龙纤维内部,抗菌面料注剂被固定于纤维内部且受到纤维的保护,故具有耐洗性和可靠的广谱抗菌效果。其抗菌原理是它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由于胞内渗透压是胞外渗透压的20-30倍,因此细胞膜破裂,胞浆物外泄,这样也就终止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和繁殖。抗菌除臭面料功能具有抗菌杀菌、防霉防臭、高强吸湿、透气排汗、亲肤护肤、抗紫外线、抗静电,排除重金属、消除甲醛、芳香氨、防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形成天然绿色环保多功能产品。纺织面料经过整理技术整理后使面料具有永久抗菌抗菌功能和防霉除臭功能等多种功能,是目前领先的抗菌抗菌、防霉除臭多功能整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面料都很容易粘上灰尘,需要经常清洗,所以需要用方便清洗的面料来制造。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采用超细纤维制成的沙发布或窗帘布,目前,公开号为CN2018261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清洁面料,它包括一层织物基层和一层疏水疏油层,所述疏水疏油层的外表面结构有疏水的凸起结构。这种自清洁面料,虽然在织物表面有疏水疏油的纳米涂层,粗糙的表面可增大水滴或油滴在面料上的接触角,从而使得水滴或油滴在面料上滚落,而不会进入面料中,从而产生疏水疏油的效果,同时带走上面的污物,这样设置面料的表面就具有了“自清洁”的能力;但是,这种面料的织物基层和疏水疏油层连接结构紧密度不强,在使用久后会由于疏水疏油层在植物基层上过于松弛导致面料产生的疏水疏油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菌易清洁布的生产工艺,以满足更高的市场要求和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包括抗菌抗菌面料、抗菌里料,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质量比为4.5~5:7~8,通过热熔覆合而实现紧密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料由含钛抗菌纤维和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所述含钛抗菌纤维为含钛抗菌涤纶、含钛抗菌氯纶、含钛抗菌丙纶、含钛抗菌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抗菌纤维包含涤纶、丙纶、氯纶、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菌面料中含钛抗菌纤维含量在35~49wt%之间,所述抗菌里料面密度为200g/m2~350g/m2,体积密度为120kg/m3~360kg/m3,由短纤通过针刺工艺织造并经过压紧而制得,具有棉絮状或海绵状多层式结构,且其表面有绒毛结构;其中有0~45wt%的短纤为含钛抗菌合成短纤,其余为非抗菌合成短纤;所述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为含钛抗菌涤纶短纤、含钛抗菌氯纶短纤、含钛抗菌尼龙短纤、含钛抗菌腈纶短纤、含钛抗菌维纶短纤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钛抗菌合成短纤细度为2D~50D,所述抗菌里料的钛含量在0.6~5.6wt%之间;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和所述抗菌里料中至少包含一种相同成分的含钛抗菌材料,所述抗菌里料厚度不小于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厚度的50%;所述抗菌易清洁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氧化壳层处理:采用40~60℃的去离子水洗掉油剂,经酸性水洗,洗净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中所含有的杂质离子,经冲洗干燥后,浸渍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烘干后进入氧化箱,在280~300℃左右的条件下预氧化抗菌加工,10~20min后进行适当水洗整理,所述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的组成为磷酸二氢铵10~13份、氯化钙15~17份、乙烯基三异丙基硅氧烷12份;(2)将细度为2D~50D的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经过开松、梳理、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通过刺针加固成布,经过压紧制得所述抗菌里料;(3)将所述含钛抗菌纤维和所述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制得所述抗菌面料;(4)将所述抗菌里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上辊的表面,将抗菌面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下辊的表面,抗菌面料与所述抗菌里料接触;(5)调节覆合压力和流量,开启加热板,加热,调节热熔高度和压力,使得抗菌里表面熔融,调节上辊和下辊相对运动速度,将抗菌面料匀速压在熔融的所述抗菌里料上,通过压辊压力实现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的热熔覆合,得抗菌布,所述压辊温度控制在80~230℃之间;(6)清洁处理:工艺流程:进布、浸轧5~10℃冷液、打卷后于5℃室温浸轧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覆合乳液后室温堆置10~15小时,即得。进一步的,步骤(6)所述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覆合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2~14份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甲基丙烯酸1~5份、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8~12份、聚氨酯乳液15~2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4份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入0.02~0.05份环烷酸钴,搅拌反应1~2h,即得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覆合乳液。进一步的,步骤(6)所述的冷液配方为:松油醇2.5~3.0g/l、柠檬酸三正丁基酯:0.08~0.5g/l、蓖麻醇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乳酸盐:1~1.5g/l、木糖醇:5~7.5g/l、蓖麻油酸钙:2~3g/l、山梨酸钾:2.5~4.5g/l,溶剂为水,均匀分散即得。进一步的,所抗菌里料所采用的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为由含钛抗菌剂与尼龙66共混改性而制得的抗菌尼龙短纤;抗菌里料所采用的非抗菌合成短纤为涤纶、丙纶、腈纶、维纶、尼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钛抗菌剂为将含钛高炉渣加入51~55份,加入15~23份乙醇中均匀分散后加入3~5份质量浓度5%乙酸溶液,逐滴加入偶联和钛酸四丁酯5~8份,搅拌均匀后,加入氯化银0.2~0.4份、四丁基氟化铵0.3~0.5份滴加入浅黄色溶胶中得到溶胶放置2~3天后的溶胶用去离子水洗至pH值为7过滤后获得沉淀物干燥得到掺杂氟和银的二氧化钛覆合抗菌粉体,即含钛抗菌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预氧化壳层处理反应后变成形成氧化壳层,使其具有耐久性的抗菌性能,且此抗菌性能并不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同时这种抗菌整理并不改变织物纤维的原有特性,从而保持了织物的原有性能。经处理后得到的微炭化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人体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同时这种抗菌面料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能,无毒无味无刺激,透气透湿,穿着舒适。并且采用热熔覆合,制备方法简便,设备成本低,操作方便。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抗菌易清洁布的生产工艺,抗菌易清洁布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防臭、防霉、止痒、收敛作用,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织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洗涤100次后抑菌率仍大于90%,适宜于床上用品,内衣及医用服装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包括抗菌抗菌面料、抗菌里料,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质量比为5:8,通过热熔覆合而实现紧密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抗菌面料、抗菌里料,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质量比为4.5~5:7~8,通过热熔覆合而实现紧密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料由含钛抗菌纤维和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所述含钛抗菌纤维为含钛抗菌涤纶、含钛抗菌氯纶、含钛抗菌丙纶、含钛抗菌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抗菌纤维包含涤纶、丙纶、氯纶、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菌面料中含钛抗菌纤维含量在35~49 wt %之间,所述抗菌里料面密度为200g/m2~350 g/m2,体积密度为120 kg/m3~360 kg/m3,由短纤通过针刺工艺织造并经过压紧而制得,具有棉絮状或海绵状多层式结构,且其表面有绒毛结构;其中有0~45wt%的短纤为含钛抗菌合成短纤,其余为非抗菌合成短纤;所述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为含钛抗菌涤纶短纤、含钛抗菌氯纶短纤、含钛抗菌尼龙短纤、含钛抗菌腈纶短纤、含钛抗菌维纶短纤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钛抗菌合成短纤细度为2D~50D,所述抗菌里料的钛含量在0.6~5.6wt%之间;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和所述抗菌里料中至少包含一种相同成分的含钛抗菌材料,所述抗菌里料厚度不小于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厚度的50%;所述抗菌易清洁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1)预氧化壳层处理:采用40~60℃的去离子水洗掉油剂,经酸性水洗,洗净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中所含有的杂质离子,经冲洗干燥后,浸渍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烘干后进入氧化箱,在280~300℃左右的条件下预氧化抗菌加工,10~20min后进行适当水洗整理,所述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的组成为磷酸二氢铵10~13份、氯化钙15~17份、乙烯基三异丙基硅氧烷12份;/n(2)将细度为2D~50D的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经过开松、梳理、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通过刺针加固成布,经过压紧制得所述抗菌里料;/n(3)将所述含钛抗菌纤维和所述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制得所述抗菌面料;/n(4)将所述抗菌里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上辊的表面,将抗菌面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下辊的表面,抗菌面料与所述抗菌里料接触;/n(5)调节覆合压力和流量,开启加热板,加热,调节热熔高度和压力,使得抗菌里表面熔融,调节上辊和下辊相对运动速度,将抗菌面料匀速压在熔融的所述抗菌里料上,通过压辊压力实现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的热熔覆合,得抗菌布,所述压辊温度控制在80~230℃之间;/n(6)清洁处理:工艺流程:进布、浸轧5~10℃冷液、打卷后于5℃室温浸轧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覆合乳液后室温堆置10~15小时,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易清洁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抗菌面料、抗菌里料,所述抗菌面料和所述抗菌里料质量比为4.5~5:7~8,通过热熔覆合而实现紧密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面料由含钛抗菌纤维和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所述含钛抗菌纤维为含钛抗菌涤纶、含钛抗菌氯纶、含钛抗菌丙纶、含钛抗菌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抗菌纤维包含涤纶、丙纶、氯纶、氨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菌面料中含钛抗菌纤维含量在35~49wt%之间,所述抗菌里料面密度为200g/m2~350g/m2,体积密度为120kg/m3~360kg/m3,由短纤通过针刺工艺织造并经过压紧而制得,具有棉絮状或海绵状多层式结构,且其表面有绒毛结构;其中有0~45wt%的短纤为含钛抗菌合成短纤,其余为非抗菌合成短纤;所述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为含钛抗菌涤纶短纤、含钛抗菌氯纶短纤、含钛抗菌尼龙短纤、含钛抗菌腈纶短纤、含钛抗菌维纶短纤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钛抗菌合成短纤细度为2D~50D,所述抗菌里料的钛含量在0.6~5.6wt%之间;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和所述抗菌里料中至少包含一种相同成分的含钛抗菌材料,所述抗菌里料厚度不小于所述抗菌易清洁布厚度的50%;所述抗菌易清洁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氧化壳层处理:采用40~60℃的去离子水洗掉油剂,经酸性水洗,洗净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中所含有的杂质离子,经冲洗干燥后,浸渍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烘干后进入氧化箱,在280~300℃左右的条件下预氧化抗菌加工,10~20min后进行适当水洗整理,所述有机硅覆合催化剂的组成为磷酸二氢铵10~13份、氯化钙15~17份、乙烯基三异丙基硅氧烷12份;
(2)将细度为2D~50D的含钛抗菌合成短纤与非抗菌合成短纤经过开松、梳理、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通过刺针加固成布,经过压紧制得所述抗菌里料;
(3)将所述含钛抗菌纤维和所述非抗菌纤维混纺或交织制得所述抗菌面料;
(4)将所述抗菌里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上辊的表面,将抗菌面料通过导辊放置于热熔覆合机下辊的表面,抗菌面料与所述抗菌里料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