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润滑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53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层状润滑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层状润滑导管完全由水凝胶材料所组成,即润滑层和支撑层均为水凝胶材料,润滑层和支撑层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稳定性较强,属于新型水润滑导管材料;所制备的导管可为内表面润滑、外表面润滑或内外表面均润滑,在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A layered lubrication pi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状润滑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层状润滑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性是介入性导管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例如,赋予导尿管或吸痰管表面优异的亲水润滑特性,可以减小软组织与器械表面的摩擦力,大大降低病人的治疗痛苦;赋予血管内介入导管表面优异水润滑特性,可以减小导管对血管壁的损伤,避免凝血反应的发生。因此,开发新型的水润滑医用导管具有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介入性导管有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橡胶和硅胶导管等。对这些本体导管表面进行亲水处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临床上对其水润滑性能的需求。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为在导管表面涂敷亲水润滑涂层。例如,专利US4835003、US5509899、US6042876和CN202909253U均公开了在本体导管表面修饰单层亲水润滑涂层的技术,但是此类润滑涂层在溶胀条件下容易脱落,进而使导管失去亲水润滑的效果。随后,专利US6299980B1、US5179174、US466437、CN104043152B和CN105983138B均公开了在本体导管表面修饰双层涂层进而提高其稳定性的技术。相比于单层亲水润滑涂层技术,双层涂层的机械稳定性大大提高,由此制备得到的润滑导管基本可以满足医疗上的使用需求。然而,采用传统亲水润滑涂层修饰本体导管,以此来制备水润滑导管的技术较为繁琐。首先需要制备本体导管,然后在其表面通过光固化或热固化方式涂敷亲水润滑涂层,成本较高;再者,需要考虑涂敷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此外,化工领域中所使用的涂层中大都含有各种助剂,对于人体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润滑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凝胶管作为本体导管,在其内和/或外表面原位产生水凝胶润滑层,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层状润滑导管完全由水凝胶材料所组成,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中空水凝胶管;(2)将所述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优选的,所述中空水凝胶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铁丝浸没到盐酸溶液中进行表面活化;(b)将表面活化后的铁丝浸入单体反应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在铁丝表面生长出水凝胶层;(c)将生长有水凝胶层的铁丝浸没到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将铁丝抽出,得到中空水凝胶管。优选的,所述单体反应液由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组成;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中的两种或者多种,且其中至少一种单体为丙烯酸;所述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000:5~30:1~10:5000~20000。优选的,所述溶胀液的溶剂为水,溶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氨、尿素、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溶胀液的浓度为0.1~2mol/L。优选的,所述溶胀处理的时间为10~360s。优选的,所述稳定化处理的时间为24~96h。优选的,所述将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的方式包括:直接将中空水凝胶管浸没在溶胀液中;或将中空水凝胶管两端管口密封后浸没在溶胀液中;或将所述中空凝胶管连接在循环泵上,向中空水凝胶管内部通入溶胀液。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层状润滑导管。优选的,所述层状润滑导管包括低交联网络水凝胶润滑层和高交联网络水凝胶支撑层;所述低交联网络水凝胶润滑层位于层状润滑导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其中将中空水凝胶管在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本专利技术将中空水凝胶管浸没在溶胀液中,凝胶管内外表面与溶胀液接触时,高交联密度的水凝胶网络被破坏,变为低交联密度的水凝胶网络,从而形成润滑层。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凝胶管作为本体导管,在其内外表面原位产生水润滑涂层,为生物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层状润滑导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层状润滑导管完全由水凝胶材料所组成,即润滑层和支撑层均为水凝胶材料,润滑层和支撑层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稳定性较强;属于新型水润滑导管材料;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溶胀液中的方式得到外表面润滑导管、内表面润滑导管以及内、外表面均润滑导管三种层状润滑导管,在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层状润滑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表面润滑导管,(2)为内表面润滑导管,(3)为内外表面均润滑导管;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内外表面均润滑导管的断面显微镜照片;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内外表面均润滑导管和空白凝胶导管内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中空水凝胶管;(2)将所述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中空水凝胶管。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中空水凝胶管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a)将铁丝浸没到盐酸溶液中进行表面活化;(b)将表面活化后的铁丝浸入单体反应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在铁丝表面生长出水凝胶层;(c)将生长有水凝胶层的铁丝浸没到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将铁丝抽出,得到中空水凝胶管。本专利技术将铁丝浸没到盐酸溶液中进行表面活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1.0mol/L,更优选为0.3~0.5mol/L;所述表面活化的时间优选为30~120s,更优选为60~100s;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铁丝的直径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目标层状润滑导管的内径进行选择。表面活化完成后,本专利技术将表面活化后的铁丝浸入单体反应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在铁丝表面生长出水凝胶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单体反应液优选由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组成;所述引发剂优选为过硫酸钾,所述交联剂优选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单体优选为丙烯酸、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中的两种或者多种,且其中至少一种单体为丙烯酸;所述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000:5~30:1~10:5000~20000,更优选为1000:10~20:3~5:10000~1500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0~80℃,更优选为0~40℃,进一步优选为10~30℃;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40min,更优选为10~3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时间控制水凝胶管的管壁厚度,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提供中空水凝胶管;/n(2)将所述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润滑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中空水凝胶管;
(2)将所述中空水凝胶管浸在溶胀液中进行溶胀处理,然后将溶胀处理后的中空水凝胶管浸入水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得到层状润滑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水凝胶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铁丝浸没到盐酸溶液中进行表面活化;
(b)将表面活化后的铁丝浸入单体反应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在铁丝表面生长出水凝胶层;
(c)将生长有水凝胶层的铁丝浸没到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将铁丝抽出,得到中空水凝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反应液由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组成;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中的两种或者多种,且其中至少一种单体为丙烯酸;所述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000:5~30:1~10:5000~2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麻拴红马正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