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53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给药装置,包括具有活塞腔的筒体、活塞、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将活塞抵接在封头组件上,使密封件封堵住气体蓄能腔的气流通道,当气体蓄能腔中的气体蓄能至其压力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后,形成活塞击发,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弹力使活塞蓄能至预定的击发压力,以便筒体轴向上的空间可被弹性元件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活塞以较小直径的筒体获得较大的击发压力,提高结构紧凑性,有利于小巧精致化设计;其中,通过弹力来蓄能提高击发的稳定性,且弹性元件在注射后可实现活塞的自动复位,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无杆腔排气干净,气流通道的密封性能优异、可靠,注射成功率及准确率高。

A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为全球少数能生产无针注射器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利用高压射流原理,使药液形成较细的液体流以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具有药液扩散均匀、起效时间快、药物吸收率高及创口小等优点;现有的笔式无针注射器普遍为利用磁力使其达到预定的击发压力,如公开号为CN203861700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气动磁力蓄能式无针注射器,该无针注射器其正是利用后端盖上的磁铁与可磁力吸合的冲击件相配合,以此在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力达到一定值使得作用于冲击件上的驱动力克服磁铁对其的磁力时,冲击件脱离磁铁而向前冲击,实现药液的注射。也就是用磁力将冲击件锁定,避免气源压力尚未升高到足够大时冲击件提前移动;此类无针注射器存在的缺点为:在注射目标所需击发压力较大时,磁铁所需的磁力也势必较大,导致不得不增加磁铁的体积,进而导致注射器体积变大,不利于注射器的小巧精致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针注射器采用磁力锁定冲击件,导致在所需击发压力较大时注射器的尺寸因磁铁的体积变大而变大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给药装置,可适用于人体、牲畜及宠物等药液注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给药装置,包括具有活塞腔的筒体、活塞、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活塞腔内,所述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分别配置于活塞的两端,所述封头组件中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气体蓄能腔及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用于使气源的气体通入到气体蓄能腔;所述活塞腔中位于活塞和封头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无杆腔,所述活塞与封头组件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弹性元件将活塞抵接在封头组件上,使密封件封堵住气体蓄能腔的气流通道,当气体蓄能腔中的气体蓄能至其压力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后,形成活塞击发,气流通道与无杆腔连通。本方案中巧妙的利用弹力使活塞蓄能至预定的击发压力,以便筒体轴向上的空间可被弹性元件充分利用,实现在不增加筒体外径的基础上能够装入弹力较大的弹性元件,从而实现活塞以较小直径的筒体获得较大的击发压力,提高结构紧凑性,有利于小巧精致化设计;其中,通过弹力来蓄能相对而言也能提高击发的稳定性,且弹性元件在注射后可实现活塞的自动复位,使用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封头组件包括封头及蓄能塞,所述封头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上端,所述蓄能塞固定在封头上,且与封头之间形成所述气体蓄能腔。如何确保气体蓄能腔通入气体后,气流通道不会发生提前泄漏,及活塞在复位后无杆腔中的气体能够尽可能的排净,这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点及难点,也是确保注射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具体问题如下:一、气体蓄能腔在蓄能时气流通道提前漏气,会造成活塞以低于预定的击发压力进行注射,那么就会导致药液无法穿透表皮,致使注射失败;二、活塞复位后无杆腔中的气体未能排净,处于无杆腔中未排净的气体会抵消一部分弹性元件的弹力,造成下次注射时活塞会以低于预定的击发压力进行注射,同样也会导致药液无法穿透表皮,致使注射失败;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以下进一步地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贯穿所述蓄能塞的下表面,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活塞上,所述蓄能塞的下表面与密封件对置;通过密封件直接与蓄能塞的下表面贴合,形成面密封,以此封堵气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塞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密封凸起,所述气流通道穿过密封凸起,所述封头组件上配置有允许气体从无杆腔进入气体蓄能腔的单向机构;从而在活塞复位时,密封凸起能够预先抵住密封件,以将气流通道封堵,由于单向机构的设置,随着活塞继续向蓄能塞靠拢复位,无杆腔中的气体则会通过单向机构向气体蓄能腔排出,密封凸起将密封件抵紧至内凹,形成端面密封及一定程度上的周面密封,进而实现将无杆腔中的气体排净,同时使气流通道获得优异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塞的下表面开设有储气槽,所述密封凸起位于储气槽中;或者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开设有储气槽。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机构包括单向垫片及单向弹簧,所述蓄能塞上贯穿有排气孔,所述单向弹簧的一端抵在封头或蓄能塞上,另一端抵在单向垫片上,所述单向垫片抵在蓄能塞上位于排气孔上端的部位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凸起的外周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面。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嵌入到所述安装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上凸起,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开设有与上凸起相匹配的密封槽,所述上凸起嵌入到所述密封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采用弹簧,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筒体内,另一端抵接在活塞上,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外。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采用橡胶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给药装置巧妙的利用弹力使活塞蓄能至预定的击发压力,以便筒体轴向上的空间可被弹性元件充分利用,实现在不增加筒体外径的基础上能够装入弹力较大的弹性元件,从而实现活塞以较小直径的筒体获得较大的击发压力,提高结构紧凑性,有利于小巧精致化设计;其中,通过弹力来蓄能也能提高击发的稳定性,且弹性元件在注射后可实现活塞的自动复位,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无杆腔排气干净,气流通道的密封性能优异、可靠,注射成功率及准确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给药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给药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给药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给药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给药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筒体,1-1、活塞腔,1-2、无杆腔,2、活塞,2-1、活塞杆,2-2、安装槽,3、弹性元件,4、进气口,5、气体蓄能腔,6、气流通道,7、密封件,7-1、上凸起,8、封头,9、蓄能塞,9-1、密封凸起,9-2、排气孔,9-3、密封槽,9-4、储气槽,10、单向垫片,11、单向弹簧,12、药芯,12-1、推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及6所示,一种给药装置,包括具有活塞腔1-1的筒体1、活塞2、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所述活塞2滑动设置于活塞腔1-1内,所述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分别配置于活塞2的两端,所述封头组件中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4、气体蓄能腔5及气流通道6,所述进气口4用于使气源的气体通入到气体蓄能腔5;所述活塞腔1-1中位于活塞2和封头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无杆腔1-2,所述活塞2与封头组件之间设有密封件7,所述弹性元件3将活塞2抵接在封头组件上,使密封件7封堵住气体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活塞腔(1-1)的筒体(1)、活塞(2)、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所述活塞(2)滑动设置于活塞腔(1-1)内,所述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分别配置于活塞(2)的两端,所述封头组件中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4)、气体蓄能腔(5)及气流通道(6),所述进气口(4)用于使气源的气体通入到气体蓄能腔(5);/n所述活塞腔(1-1)中位于活塞(2)和封头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无杆腔(1-2),所述活塞(2)与封头组件之间设有密封件(7),所述弹性元件(3)将活塞(2)抵接在封头组件上,使密封件(7)封堵住气体蓄能腔(5)的气流通道(6),当气体蓄能腔(5)中的气体蓄能至其压力克服弹性元件(3)的弹力后,形成活塞(2)击发,气流通道(6)与无杆腔(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活塞腔(1-1)的筒体(1)、活塞(2)、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所述活塞(2)滑动设置于活塞腔(1-1)内,所述封头组件及弹性元件(3)分别配置于活塞(2)的两端,所述封头组件中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4)、气体蓄能腔(5)及气流通道(6),所述进气口(4)用于使气源的气体通入到气体蓄能腔(5);
所述活塞腔(1-1)中位于活塞(2)和封头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无杆腔(1-2),所述活塞(2)与封头组件之间设有密封件(7),所述弹性元件(3)将活塞(2)抵接在封头组件上,使密封件(7)封堵住气体蓄能腔(5)的气流通道(6),当气体蓄能腔(5)中的气体蓄能至其压力克服弹性元件(3)的弹力后,形成活塞(2)击发,气流通道(6)与无杆腔(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组件包括封头(8)及蓄能塞(9),所述封头(8)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上端,所述蓄能塞(9)固定在封头(8)上,且与封头(8)之间形成所述气体蓄能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6)贯穿所述蓄能塞(9)的下表面,所述密封件(7)固定在活塞(2)上,所述蓄能塞(9)的下表面与密封件(7)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塞(9)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密封凸起(9-1),所述气流通道(6)穿过密封凸起(9-1),所述封头组件上配置有允许气体从无杆腔(1-2)进入气体蓄能腔(5)的单向机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溢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起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