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仪燃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492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仪燃芯,包括具有导管的导柱、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套管及与所述导柱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导管包括本体部及多个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及多个沿所述主体部厚度方向贯穿的泄露空间,所述导柱与所述导管同轴且所述导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抵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艾灸仪燃芯结构简单、清灰方便且能够随时熄灭艾柱的艾灸仪燃芯。

Moxibustion instrument burning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灸仪燃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理疗
,具体涉及一种艾灸仪燃芯。
技术介绍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将艾绒制成的艾柱放置在人体穴位上并点燃,依靠艾柱燃烧发出的热量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艾柱是艾灸所需的理疗材料,形状为圆形柱状,外层被卷纸包覆,使用时,将艾柱安装于艾灸仪的燃烧室内,艾柱燃烧产生的烟气被吸走后过滤排出。相关技术的艾灸仪中,往往采用将艾柱直接安装于燃烧室燃烧,并不会单独设置供艾柱燃烧的燃芯,如此一来,一方面艾柱燃烧剩余的燃灰自然掉落,容易对燃烧室造成污染,甚至通过吸气管进入过滤装置,时间久了容易影响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在艾灸时离开,不能快速的熄灭艾柱,往往只能等待艾柱自然燃尽,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艾柱也不够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简单、清灰方便且能够随时熄灭艾柱的艾灸仪燃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灰方便且能够随时熄灭艾柱的艾灸仪燃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仪燃芯,包括具有导管的导柱、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套管及与所述导柱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导管包括本体部及多个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及多个沿所述主体部厚度方向贯穿的泄露空间,所述导管与所述套管同轴且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抵接。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直线排列,且多行所述通孔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及多根连接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的连接壁,相邻所述连接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泄露空间。优选的,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每行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泄露空间的数量等于多个所述通孔排列形成的行的数量,且相邻所述泄露空间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行的间距。优选的,所述套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壁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环固定连接的第一延伸臂及自所述第一延伸臂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臂。优选的,所述把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臂远离所述第一延伸臂一端的调节部。优选的,所述导管还包括覆盖所述通孔的透气隔离件。优选的,所述导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管一端的底座,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盖板一侧并用于固定艾柱的固定件。优选的,所述导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导管及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套管,并在所述导管设置所述通孔,在所述套管设置所述泄露空间,为艾柱的燃烧提供了单独的空间,且可随时通过旋转所述套管隔绝所述导管内的空间,使艾柱因无空气通入自然熄灭;通过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使得艾柱燃烧后的余灰不会泄露,可通过拆卸所述导柱后清洗,避免了余灰污染艾灸仪。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艾灸仪燃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艾灸仪燃芯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艾灸仪燃芯的A部分放大图。图中,100、艾灸仪燃芯;10、导柱;11、导管;111、本体部;112、通孔;12、底座;13、连接部;14、透气隔离件;20、套管;21、主体部;211、第一套环;212、第二套环;213、连接壁;22、泄露空间;23、把手;231、第一连接臂;232、第二连接臂;233、调节部;3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专利技术。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仪燃芯100,所述艾灸仪燃芯100包括具有导管11的导柱10、套设于所述导管11的套管20及与所述导柱可拆卸连接的盖板30。所述艾灸仪燃芯100为艾柱的燃烧提供了单独的空间。所述导柱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管11一端的底座12、设置于所述导管11远离所述底座12一端的连接部13及覆盖所述通孔的透气隔离件14。所述导管11包括本体部111及多个沿所述本体部11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112。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通孔112呈直线排列,且多行所述通孔112沿所述本体部111的轴向间隔设置。优选的,相邻所述通孔11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每行所述通孔11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艾灸仪燃芯100通过所述底座12安装于艾灸仪。具体的,所述底座12包括支撑座(未标号)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盖板30一侧的固定件(图未示)。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艾柱。当然,所述固定件并不仅限于固定艾柱,所述固定件还可以用于固定其他形状由艾条制成的用于燃烧进行艾疗的艾制品。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呈条状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底座12至所述盖板30的方向设置。使用时,可在艾柱的一端钻孔,艾柱有孔的一端插入所述固定件实现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也可以是自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盖板30一侧的表面向远离所述盖板30方向凹陷的凹槽,通过凹槽固定艾柱。所述盖板30安装于所述导管11远离所述底座12的一端且与所述底座12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1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板30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板30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14,能够避免艾柱燃烧的余灰通过所述通孔112逃离所述导管11。避免了余灰污染艾灸仪。所述套管20与所述导管11同轴且所述套管20的内壁与所述导管11的外壁抵接。具体的,所述套管20包括主体部21、多个沿所述主体部21厚度方向贯穿的泄露空间22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的外壁的把手23。所述主体部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套环211、第二套环212及多根连接所述第一套环211与所述第二套环212的连接壁213,相邻所述连接壁213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泄露空间22。其中,所述第一套环211靠近所述盖板30设置,所述第二套环212靠近所述底座12设置。具体的,所述泄露空间22的数量等于多个所述通孔112排列形成的行的数量,且相邻所述泄露空间22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行的间距。使用时,通过旋转所述套管20使所述泄露空间22与所述通孔112连通,空气通入所述导管11供艾柱燃烧。当无需使用时,同样通过旋转所述套管20使所述连接壁213覆盖所述通孔112,通过阻拦空气进入所述导管11熄灭艾柱。所述把手23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环211。所述把手23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环211固定连接的第一延伸臂231、自所述第一延伸臂231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臂232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臂232远离所述第一延伸臂231一端的调节部233。其中,所述调节部233的材料为耐高温塑料。使用时,通过所述把手23转动所述套管20。方便旋转的同时起到防烫的作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仪燃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管的导柱、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套管及与所述导柱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导管包括本体部及多个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及多个沿所述主体部厚度方向贯穿的泄露空间,所述导管与所述套管同轴且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仪燃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管的导柱、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套管及与所述导柱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导管包括本体部及多个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及多个沿所述主体部厚度方向贯穿的泄露空间,所述导管与所述套管同轴且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仪燃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呈直线排列为多行,且多行所述通孔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及多根连接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的连接壁,相邻所述连接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泄露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仪燃芯,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每行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仪燃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露空间的数量等于多个所述通孔排列形成的行的数量,且相邻所述泄露空间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行的间距。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汉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