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防坠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48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25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婴幼儿防坠病床,包括床体、床头架、床尾架和床栏,所述床栏下方设有用于阻挡婴幼儿从床栏间隙中坠落的阻挡单元,阻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上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上设有可折叠的防护帘,防护帘的底部固定在床体侧部;床体包括安全区和位于安全区两侧的警示区,警示区内设有用于触发阻挡单元的触发单元;床体底部设有用于接住婴幼儿的防护兜单元。本方案通过阻挡单元与触发单元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床栏的间隙封住,降低婴幼儿发生坠床的几率;在阻挡单元仍然无法阻止婴幼儿坠落的情况下,防护兜单元可将坠落的婴幼儿接住,避免婴幼儿直接掉落底面而摔伤,大大提高了病床的安全性。

Infant fall prevention sick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防坠病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技术介绍
医院广泛使用的病床主要由床体、床头架、床栏、床尾架、支撑腿构成,这种病床的床栏存在较大的间隙,且床栏到床头架、床栏到床尾架之间还有空白区,而婴幼儿比较好动,在使用这种病床时,很容易从这些间隙或空白区中坠落下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防坠病床,以解决婴幼儿容易从床栏的间隙中坠落下来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婴幼儿防坠病床,包括床体、床头架、床尾架和床栏,所述床栏下方设有用于阻挡婴幼儿从床栏间隙中坠落的阻挡单元,阻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上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上设有可折叠的防护帘,防护帘的底部固定在床体侧部;床体包括安全区和位于安全区两侧的警示区,警示区内设有用于触发阻挡单元的触发单元;床体底部设有用于接住婴幼儿的防护兜单元。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婴幼儿在靠近床栏的过程中,会经过警示区并与触发单元接触,进而使气缸启动,气缸推动防护杆上移,从而将防护帘伸展开来并覆盖到床栏的外侧,将床栏上的间隙封住,避免婴幼儿坠落;当防护帘升起婴幼儿仍然发生坠落时(如婴幼儿将防护帘扯坏或将防护杆推落等情况),防护兜单元能够接住婴幼儿,防止婴幼儿直接坠落到地面而摔伤。而在平时,婴幼儿位于安全区内,不会触动触发单元,所以气缸未伸长,防护杆位于床体的侧部,此时,防护帘处于折叠收拢的状态,不会遮挡婴幼儿的视线,让婴幼儿更加安心,降低婴幼儿哭闹的几率。本方案通过阻挡单元与触发单元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床栏的间隙封住,降低婴幼儿发生坠床的几率;在阻挡单元仍然无法阻止婴幼儿坠落的情况下,防护兜单元可将坠落的婴幼儿接住,避免婴幼儿直接掉落底面而摔伤。本方案在婴幼儿坠落前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挡作用,而在坠落后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从而大大提高病床的安全性。可选地,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开设在床体上的滑槽,滑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压条,压条顶部凸出床体顶面,压条底面设有若干根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压条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压条底面设有用于控制气缸的第一开关,滑槽内设有抵触台,抵触台位于第一开关的下方并与第一开关接触。婴幼儿在靠近床栏的过程中,会经过警示区,从而将警示区内压条下压,压条被下压后会使得第一开关与抵触台发生挤压,第一开关被触发,第一开关控制气缸启动并将防护杆向上推动,从而将防护帘伸展开来并位于床栏的外侧,从而防止婴幼儿从床栏的间隙中坠落。该方案是在病床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响应迅速,能够降低婴幼儿坠落的风险。可选地,所述防护兜单元包括网兜,网兜侧部的一端固定在床体底面上,且网兜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套;床体底部设有两条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穿入滑动套内并与滑动套的端部固定;滑杆远离网兜的一侧设有拉绳,拉绳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在防护杆上。气缸未启动时,滑杆位于滑轨内并让网兜收拢在床体下方;气缸启动后,防护杆向上移动并通过拉绳拉动滑杆滑动,滑杆在滑动过程中逐渐将网兜伸展开来,形成一个方形槽。当婴幼儿在防护帘、防护杆的阻挡下仍然发生坠落时,网兜可将坠落的婴幼儿接住,防止婴幼儿直接坠落到地面而摔伤。可选地,所述滑杆远离网兜的一端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滑轨上。当气缸带动防护杆向下复位使,拉绳对滑杆的拉力逐渐消失,此时,滑杆可在第二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可选地,所述网兜上设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够减小网兜对婴幼儿产生的冲击,从而对坠落到网兜内的婴幼儿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可选地,所述缓冲垫底部设有报警开关,报警开关电连有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床体底面。当婴幼儿从床栏的间隙中坠落到网兜内时,会对网兜内的缓冲垫产生压迫,从而将报警开关打开,报警开关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以通知医护人员,从而及时将婴幼儿抱回到病床上。可选地,所述网兜的截面呈方形。截面呈方形的网兜增加了婴幼儿从网兜中爬出的难度,能够防止婴幼儿从网兜中坠落下来。可选地,所述防护帘的长度与床头架到床尾架的距离相等。如此设置,可将床头架与床栏之间的空白区,以及床尾架与床栏之间的空白区也遮挡起来,避免婴幼儿从这些空白区中坠落下来,提升病床的整体安全性。可选地,所述床头架的侧部和床尾架的侧部均设有L形的限位板,防护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内。限位板一方面能够对防护杆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防护杆起到支撑、限位作用,避免防护杆从气缸输出端上脱落下来而导致防护帘失效。可选地,所述床体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阻挡单元的容纳槽。在防护帘不需要使用时,容纳槽可将气缸、防护帘、防护杆等部件容纳在内,使得病床看起来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防坠病床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防护帘、网兜伸展开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床体警示区的纵向剖面图;图5为滑轨的纵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防坠病床实施例2中网兜的纵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体1、床栏2、床头架3、床尾架4、安全区5、警示区6、压条7、第一弹性件8、第一开关9、抵触台10、气缸11、防护杆12、防护帘13、限位板14、网兜15、滑动套16、滑轨17、滑杆18、拉绳19、缓冲垫20、报警开关21、第二弹性件22。实施例1婴幼儿防坠病床,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主要由床体1、支撑腿、床头架3、床位家、床栏2、阻挡单元、触发单元、防护兜单元构成。床头架3焊接在床体1的右侧,床尾架4焊接在床体1的左侧,两个床栏2分别安装在床体1的前、后两侧。床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阻挡单元、触发单元和防护兜单元,本实施例以床体1其中一侧为例进行说明。阻挡单元用于阻挡婴幼儿从床栏2间隙中坠落,阻挡单元主要由气缸11、防护杆12、防护帘13构成,气缸11安装在床体1的侧面上,且气缸11的输出轴与床体1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容防护帘13折叠在内。防护杆12水平安装在气缸11的输出轴顶部,防护帘13的上端固定连接(优选为卡接)在防护杆12的底面,防护帘13的下端粘接或通过压扣压紧在床体1的侧部;防护帘13为可收叠结构,气缸11未启动时,防护帘13收叠在气缸11输出轴与床体1侧部之间的缝隙中。防护帘13的长度与床头架3到床尾架4的距离相等。床头架3的侧部和床尾架4的侧部均焊接有L形的限位板14,防护杆1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14内。床体1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阻挡单元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可将气缸11、防护帘13、防护杆12等部件容纳在内,使得病床的外表更加美观。床体1的中部为安全区5,婴幼儿在此区域内活动不会发生坠落;安全区5的两侧(即靠近床栏2的两侧)为警示区6,婴幼儿在该区域内活动时,容易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婴幼儿防坠病床,包括床体、床头架、床尾架和床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栏下方设有用于阻挡婴幼儿从床栏间隙中坠落的阻挡单元,阻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上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上设有可折叠的防护帘,防护帘的底部固定在床体侧部;床体包括安全区和位于安全区两侧的警示区,警示区内设有用于触发阻挡单元的触发单元;床体底部设有用于接住婴幼儿的防护兜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婴幼儿防坠病床,包括床体、床头架、床尾架和床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栏下方设有用于阻挡婴幼儿从床栏间隙中坠落的阻挡单元,阻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上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上设有可折叠的防护帘,防护帘的底部固定在床体侧部;床体包括安全区和位于安全区两侧的警示区,警示区内设有用于触发阻挡单元的触发单元;床体底部设有用于接住婴幼儿的防护兜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防坠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开设在床体上的滑槽,滑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压条,压条顶部凸出床体顶面,压条底面设有若干根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压条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压条底面设有用于控制气缸的第一开关,滑槽内设有抵触台,抵触台位于第一开关的下方并与第一开关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防坠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兜单元包括网兜,网兜侧部的一端固定在床体底面上,且网兜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套;床体底部设有两条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穿入滑动套内并与滑动套的端部固定;滑杆远离网兜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智敏陶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