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及其激光输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28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包括:第一振谐腔,包括双色镜、第一薄片增益模块、第二薄片增益模块;第二振谐腔,包括1030nm/1048nm高反镜和耦合输出镜,所述第二振谐腔与所述第一振谐腔共用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第一个谐振腔产生1030nm的激光,其泵浦第一增益薄片增益模块使其发生粒子数反转,使得第二谐振腔产生振荡,从所述耦合输出镜输出1048nm的激光束。还提供一种激光输出方法。上述装置和方法中能量子亏损低、光束质量好、输出功率高。

Low quantum defect chip laser and its laser outpu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及其激光输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激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
技术介绍
薄片激光器是当前高平均功率激光器的重要发展方向,激光介质的散热特性是影响高功率激光器发展的重要因素,薄片激光器采用厚度为100-200μm的晶体作为增益介质,其通过特殊的焊接工艺与自然界中导热系数最高的金刚石进行焊接,因此其可以高效的将晶体中的热量传递到热沉上;另外在背面冷却技术以及端面平顶泵浦光加持下这种结构可以产生垂直于薄片激光增益介质表面、几乎均匀的轴向一维热流,因而可以减小热透镜效应和增益介质中的热沉积,使得在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同时,保持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对于高功率激光器而言,为了获得更高的激光平均功率输出,需要尽量减小增益介质中废热的产生,或者采取较好的散热结构从而将晶体中产生的废热及时从晶体中导出。从减少废热产生角度来说,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将基态粒子激发到激光上能级,即所谓的带内泵浦;从增加导热性能角度来说,一方面可以采用光纤、INNOSLAB以及薄片结构这些面积体积比较大的放大结构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振谐腔,包括双色镜、第一薄片增益模块、第二薄片增益模块;采用940nm的LD泵浦所述第二薄片增益模块,所述双色镜对1030nm的激光束高反且对1048nm的激光束透过率大于55%,从而所述1030nm的激光束在所述第一振谐腔内反复振荡,提高所述激光束的激光功率密度,且所述激光束在反复振荡过程中被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吸收,从而使得激光粒子数反转;/n第二振谐腔,包括1030nm/1048nm高反镜和耦合输出镜,所述第二振谐腔与所述第一振谐腔共用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所述激光粒子数反转后进入所述第二振谐腔,在所述第二振谐腔振荡后从所述耦合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量子亏损的薄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振谐腔,包括双色镜、第一薄片增益模块、第二薄片增益模块;采用940nm的LD泵浦所述第二薄片增益模块,所述双色镜对1030nm的激光束高反且对1048nm的激光束透过率大于55%,从而所述1030nm的激光束在所述第一振谐腔内反复振荡,提高所述激光束的激光功率密度,且所述激光束在反复振荡过程中被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吸收,从而使得激光粒子数反转;
第二振谐腔,包括1030nm/1048nm高反镜和耦合输出镜,所述第二振谐腔与所述第一振谐腔共用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所述激光粒子数反转后进入所述第二振谐腔,在所述第二振谐腔振荡后从所述耦合输出镜输出1048nm的激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片增益模块和第二薄片增益模块为Yb:YAG薄片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输出镜使1030nm激光束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于广礼丁建永姚红权杨彬杨磊杨润兰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