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09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对象布置于基准面,使得待测对象相互连接的静止部和旋转部贴合于基准面放置;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获取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根据弯曲力和旋转夹角确定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方法中,方法步骤实施方便,且能够准确测得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

Testing method of bending stiffness, testing device and test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对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新一代的显示器,通过在阳极和阴极金属之间制备有机薄膜,给阳极和阴极通电,使薄膜器件发光。OLED显示器具有良好的色彩对比度、主动发光、宽视角、响应速度快、低能耗、轻薄化以及可柔性的优点。目前OLED显示器有多种柔性方式,包括:半折叠式、全折叠式、卷曲式及扭曲式等等。器件要达到实际产品的使用规格需进行一系列柔性信赖性测试。但是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够满足柔性显示屏的测试需求。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测试需求的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旨在能够获取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对象布置于基准面,使得待测对象上相互连接的静止部和旋转部贴合于基准面放置;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根据弯曲力和旋转夹角确定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包括:在基准面和静止部之间设置力学传感器,以获取基准面受到静止部的第一作用力,并根据第一作用力确定弯曲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还包括:静止部具有背离旋转部的第一自由端,将力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自由端和基准面之间,以获取基准面受到第一自由端的作用力,并将基准面受到第一自由端的作用力作为第一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旋转部上布置第一压板,防止旋转部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压板和旋转部之间设置力学传感器,以获取第一压板受到旋转部的第二作用力,并根据的第二作用力确定弯曲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还包括:旋转部具有背离静止部的第二自由端,将力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自由端和第一压板之间,以获取第一压板受到第二自由端的作用力,并将第一压板受到第二自由端的作用力作为第二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静止部上布置第二压板,以通过第二压板将静止部固定于基准面,且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之间存在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的步骤还包括:驱动旋转部以预设角速度匀速弯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弯曲挺度检测装置,包括:承载台,具有用于承载待测对象的基准面,待测对象包括相互连接的静止部和旋转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角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力学传感器,用于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相对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弯曲挺度获取模块,与角度获取模块和力学传感器连接,以根据旋转夹角和弯曲力确定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包括采用上述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测试显示面板的弯曲挺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中,首先将待测对象布置于基准面,且令待测对象的旋转部和静止部都和基准面贴合。然后驱动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静止部弯折,旋转部相对静止部可以实现0度至180度的弯折,获取旋转部和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即待测对象的弯曲角。然后获取旋转部由基准面朝向相对静止部弯折时的弯曲力。最终可以根据旋转夹角和弯曲力确定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方法中,方法步骤实施方便,且能够准确测得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中待测对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在另外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检测装置;110、承载台;111、基准面;120、连接件;121、第一压板;122、第二压板;130、驱动机构;140、角度获取模块;150、力学传感器;160、弯曲挺度获取模块。200、待测对象;210、旋转部;211、第二自由端;220、静止部;221、第一自由端;230、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待测对象布置于基准面,使得所述待测对象相互连接的静止部和旋转部贴合于所述基准面放置;/n驱动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n获取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n根据所述弯曲力和所述旋转夹角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测对象布置于基准面,使得所述待测对象相互连接的静止部和旋转部贴合于所述基准面放置;
驱动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
获取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
根据所述弯曲力和所述旋转夹角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弯曲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准面和所述静止部之间设置力学传感器,以获取所述基准面受到所述静止部的第一作用力,并根据所述第一作用力确定所述弯曲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还包括:所述静止部具有背离所述旋转部的第一自由端,将所述力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基准面之间,以获取所述基准面受到所述第一自由端的作用力,并将所述基准面受到所述第一自由端的作用力作为所述第一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并获取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旋转夹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旋转部上布置第一压板,防止所述旋转部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旋转部由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静止部弯折时受到的弯曲力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旋转部之间设置力学传感器,以获取所述第一压板受到所述旋转部的第二作用力,并根据所述的第二作用力确定所述弯曲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玲党鹏乐李玉良马悦兴唐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