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04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33
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3)、轴承内圈(9)、滚动体(4)和轴承支座(7);所述轴承外圈(3)其上设置有轴承外圈安装孔(2)以及轴承外圈滚动体安装槽(10);所述轴承内圈(9)其上设置有轴承内圈安装孔(6)、轴承内圈滚动体安装槽(22)和阶梯环状沟槽(2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设计,对轴承原有结构基本无破坏,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转盘轴承,并且能够在不拆卸甚至不停产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程度磨损轴承的间隙自由补偿。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在保持转盘轴承既有的运动精度前提下,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因更换轴承所带来的人力大大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A kind of free expansion clearance compensating rotary tabl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轴承,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
技术介绍
转盘轴承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隔离块等四大部件构成。由于核心部件采用回转支承,因此转盘轴承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是一种集支承、旋转、传动、固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其形式很多,但结构组成基本大同小异。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轴承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机械、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采掘机械、医疗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雷达和导弹发射架等大型回转装置上。但是,由于材料及热处理、润滑及防尘密封措施、加工及装配精度、使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滚子与滚道因摩擦运动产生不同程度的易损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带来运动间隙增大,以致不能满足使用。在长时间大工作负荷下,即使是是有很好维护条件,转盘轴承依然产生一定的磨损,使得内外圈间隙增大而影响工作性能,更别论那些工作环境很差的场合,它们的轴承磨损将会更加严重,轴承寿命将大大缩减。很多实际生产场合对产品精度或者承重载荷有着很高的需求,这就对轴承的运动精度以及承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不得不经常性的更换磨损严重的转盘轴承,而这往往会导致生产线的停工,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带来的物力、人力以及生产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在不停产的前提下如何很好地解决转盘轴承间隙增大问题一直以来是业内关注的热点方向,但目前为止仍没有很大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可以在不拆卸甚至不停工的前提下,通过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的巧妙设计,有效地解决了转盘轴承正常磨损后带来的间隙增大的失效的问题,在保持转盘轴承既有的运动精度要求前提下,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3)、轴承内圈(9)、滚动体(4)和轴承支座(7);所述轴承外圈(3)其上设置有轴承外圈安装孔(2)以及轴承外圈滚动体安装槽(10);所述轴承内圈(9)其上设置有轴承内圈安装孔(6)、轴承内圈滚动体安装槽(22)和阶梯环状沟槽(23);所述轴承外圈(3)和轴承内圈(9)间的滚动体安装槽内装配有多个滚动体(4),并用密封带(5)密封连接。所述的阶梯环状沟槽(23)和轴承支座(7)轴颈间装配有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8)。所述的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8)包括环状膨胀缸体(13)、环状膨胀缸体内腔(14)、单向阀管接头(17)以及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13)由油缸内环(131)、油缸外环(132)组成。所述的油缸外环(132)的截面为匚形,其上端面设有油缸外环上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5)以及阶梯状油道(21);所述的油缸外环(132)的截面为匚形,其下端面设有油缸外环下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以及阶梯状油道(21);所述的油缸内环(121)的截面为长方形,其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油缸内环上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6)和油缸内环下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7);通过埋设油缸内环上端面O型密封圈(15)和油缸外环上端面O型密封圈(18),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12)上端面与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8)的下端面紧密配合;通过埋设油缸外环下端面O型密封圈(11)和油缸内环下端面O型密封圈(12),所述的环状膨胀油缸缸体(13)下端面与所述的阶梯环状形沟槽下阶梯面(231)紧密配合。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上设置了放油口(28)、螺纹注油孔(29)以及缸体上端面压盖安装孔(30);所述的单向阀管接头(17)与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的上端面通过所述的螺纹注油孔(29)和组合密封垫圈(16)紧密连接;所述的轴承内圈(9)和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通过所述的轴承内圈安装孔(6)和缸体上端面压盖安装孔(30)对准紧密安装。所述的环状膨胀油缸内腔(14)是由所述的单向阀管接头(17)、所述的油缸内环(131)外壁面、所述的油缸外环(132)内壁面、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的下端面以及所述的阶梯环状沟槽(23)间的相互紧密配合而包夹形成的密闭空间。所述油缸内环(121)与轴承支座(7)轴颈间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所述的轴承内圈(9)的基体与所述的轴承支座(7)的轴颈间不需要配合。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其上设置有轴承外圈安装孔以及轴承外圈滚动体安装槽;轴承内圈,其上设置有轴承内圈安装孔、轴承内圈滚动体安装槽和阶梯环状沟槽;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间的滚动体安装槽内装配有多个滚动体,并用密封带密封连接。所述的阶梯环状沟槽和轴承支座轴颈间紧密装配着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根据上述方案,可以在维持转盘轴承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只对其轴承内圈进行了特殊的结构改造:在靠近内侧处开有梯形环状沟槽;在阶梯环状沟槽和轴承支座轴颈间紧装配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进一步的,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由环状膨胀缸体、环状膨胀缸体内腔、单向阀管接头以及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组成。环状膨胀缸体包括油缸内环、油缸外环两部分。油缸外环的截面设计成匚形,油缸内环的截面设计为长方形,内外环的上下端面均设有O型圈密封沟槽;密封沟槽内埋设O型密封圈。根据上述方案,可以实现环状膨胀缸体、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以及阶梯环状形沟槽下阶梯面之间的密闭配合。进一步的,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上设置了放油口、螺纹注油孔以及缸体上端面压盖安装孔;单向阀管接头和缸体上端面压盖通过螺纹注油孔和组合密封垫圈连接;轴承内圈和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通过轴承内圈安装孔和缸体上端面压盖安装孔的对准安装。根据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单向阀管接头、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以及轴承内圈之间的紧密连接;对整个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起到稳定和增强密闭性的作用。进一步的,油缸内环与轴承支座轴颈间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轴承内圈的基体与轴承支座的轴颈间不需要配合。根据上述方案,这种配合设计能够很好的保证膨胀缸的密闭性,保障轴承的稳定运行,进实现间隙的自由补偿。进一步的,对于外齿式转盘轴承,其内圈结构作创新,复合了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相应的对于内齿式转盘轴承,其外圈结构作创新,复合了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对于无齿式转盘轴承,根据使用情况既可以在其内圈复合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也可以在其外圈复合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特殊情况下还可进行内、外圈同时复合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以补偿间隙。根据上述方案,因为这种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对原有结构破坏小,可以将其推广到各种形式的转盘轴承中,进而实现不同种类转盘轴承的间隙自有补偿。进一步的,当需要进行间隙补偿时,可以采用手动或机动泵源通过带单向阀管接头的管接头向膨胀油缸内输入液压油。由于密封的作用,液压油将充满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3)、轴承内圈(9)、滚动体(4)和轴承支座(7);所述轴承外圈(3)其上设置有轴承外圈安装孔(2)以及轴承外圈滚动体安装槽(10);所述轴承内圈(9)其上设置有轴承内圈安装孔(6)、轴承内圈滚动体安装槽(22)和阶梯环状沟槽(23);所述轴承外圈(3)和轴承内圈(9)间的滚动体安装槽内装配有多个滚动体(4),并用密封带(5)密封连接。所述的阶梯环状沟槽(23)和轴承支座(7)轴颈间装配有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3)、轴承内圈(9)、滚动体(4)和轴承支座(7);所述轴承外圈(3)其上设置有轴承外圈安装孔(2)以及轴承外圈滚动体安装槽(10);所述轴承内圈(9)其上设置有轴承内圈安装孔(6)、轴承内圈滚动体安装槽(22)和阶梯环状沟槽(23);所述轴承外圈(3)和轴承内圈(9)间的滚动体安装槽内装配有多个滚动体(4),并用密封带(5)密封连接。所述的阶梯环状沟槽(23)和轴承支座(7)轴颈间装配有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式间隙补偿结构(8)包括环状膨胀缸体(13)、环状膨胀缸体内腔(14)、单向阀管接头(17)以及环状膨胀缸体上端面压盖(19)。所述的环状膨胀缸体(13)由油缸内环(131)、油缸外环(13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由膨胀间隙补偿式转盘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外环(132)的截面为匚形,其上端面设有油缸外环上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5)以及阶梯状油道(21);所述的油缸外环(132)的截面为匚形,其下端面设有油缸外环下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以及阶梯状油道(21);所述的油缸内环(121)的截面为长方形,其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油缸内环上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6)和油缸内环下端面O型圈密封沟槽(27);通过埋设油缸内环上端面O型密封圈(15)和油缸外环上端面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嵇栩黄龙艺崔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