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00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抗干扰套,传感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抗干扰套,抗干扰套一端设置有后盖,传感器本体靠近后盖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穿过后盖设置,抗干扰套另一端设置有前盖,传感器本体靠近前盖的一端为感应端,且前盖上设置有与感应端滑动连接的通孔;抗干扰套包括第二缓冲层、第二抗干扰层、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第二抗干扰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抗干扰层,第一抗干扰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缓冲层,通过在传感器本体外侧设置的抗干扰套,防止外部磁铁的干扰,缓冲层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护套内的传感器本体。

An anti-interference magnetic reed switch proximity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接近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
技术介绍
磁感应接近开关是一种具有将磁学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功能的器件或装置。利用磁学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变换关系,以磁场作为媒介,也可将其他非电物理量转变为电信号。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在使用时,容易因为外部磁铁干扰影响传感器的工作,导致传感器检测有误,给传感器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抗干扰套,传感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抗干扰套,抗干扰套一端设置有后盖,传感器本体靠近后盖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穿过后盖设置,抗干扰套另一端设置有前盖,传感器本体靠近前盖的一端为感应端,且前盖上设置有与感应端滑动连接的通孔;抗干扰套包括第二缓冲层、第二抗干扰层、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第二抗干扰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抗干扰层,第一抗干扰层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抗干扰套内侧对称设置有多根缓冲弹簧,后盖一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优选的,第二缓冲层、第二抗干扰层、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一缓冲层之间叠加为一体结构,且第二抗干扰层和第一抗干扰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抗干扰套底部通过粘接层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孔。优选的,前盖外侧设置有第三抗扰层,且后盖内侧对称设置有插接柱,且插接柱与抗干扰套一端设置的插接孔配合。优选的,后盖一端设置有凸柱,凸柱的内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且凸柱与抗干扰套一端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感器本体外侧设置的抗干扰套,防止外部磁铁的干扰,缓冲层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护套内的传感器本体,若感应端发生碰撞,传感器本体挤压压缩弹簧,使感应端缩入保护套筒内,从而避免损坏,当碰撞结束,压缩弹簧使其回复到初始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本体受到震动时,通过缓冲弹簧和缓冲层将震动的力缓冲,延长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感器本体;2、抗干扰套;3、后盖;4、连接线;5、安装块;51、安装孔;52、粘接层;6、前盖;61、第三抗扰层;62、插接柱;7、第二缓冲层;8、第二抗干扰层;9、第一抗干扰层;10、第一缓冲层;11、感应端;12、缓冲弹簧;13、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抗干扰套2,传感器本体1外侧设置有抗干扰套2,抗干扰套2一端设置有后盖3,传感器本体1靠近后盖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4,且连接线4穿过后盖3设置,抗干扰套2另一端设置有前盖6,传感器本体1靠近前盖6的一端为感应端11,且前盖6上设置有与感应端11滑动连接的通孔;抗干扰套2包括第二缓冲层7、第二抗干扰层8、第一抗干扰层9和第一缓冲层10,第二缓冲层7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8,第二抗干扰层8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抗干扰层9,第一抗干扰层9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0,抗干扰套2内侧对称设置有多根缓冲弹簧12,后盖3一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13,通过在传感器本体1外侧设置的抗干扰套2,防止外部磁铁的干扰,缓冲层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护套内的传感器本体。第二缓冲层7、第二抗干扰层8、第一抗干扰层9和第一缓冲层10之间叠加为一体结构,且第二抗干扰层8和第一抗干扰层9的厚度相同,抗干扰层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抗干扰套2内的传感器本体1。抗干扰套2底部通过粘接层52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上设置有安装孔51,通过粘接层52安装安装块5,安装孔51和螺栓的配合对安装块5进行固定,从而将传感器本体1固定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前盖6外侧设置有第三抗扰层61,且后盖3内侧对称设置有插接柱62,且插接柱62与抗干扰套2一端设置的插接孔配合,插接柱62插入到抗干扰套2的一端,把前盖6安装在抗干扰套2的一端。后盖3一端设置有凸柱,凸柱的内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13,且凸柱与抗干扰套2一端滑动连接,若传感器本体1的感应端11发生碰撞,传感器本体1移动,压缩弹簧13会被压缩,使传感器本体1缩入抗干扰套2内,当碰撞结束,压缩弹簧13回弹,使其回复到初始位置。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抗干扰套2套在传感器本体1上,把前盖6和后盖3分别安装在抗干扰套2的两端,若传感器本体1的感应端11发生碰撞,传感器本体1移动,压缩弹簧13会被压缩,使传感器本体1缩入抗干扰套2内,当碰撞结束,压缩弹簧13回弹,使其回复到初始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本体1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缓冲层7、第一缓冲层10和缓冲弹簧12将震动的力缓冲,减少对传感器本体1的直接作用,使传感器本体1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位置,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延长传感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粘接层52安装安装块5,通过安装孔51方便对安装块5进行固定,从而将传感器本体1固定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抗干扰套(2),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本体(1)外侧设置有抗干扰套(2),抗干扰套(2)一端设置有后盖(3),传感器本体(1)靠近后盖(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4),且连接线(4)穿过后盖(3)设置,抗干扰套(2)另一端设置有前盖(6),传感器本体(1)靠近前盖(6)的一端为感应端(11),且前盖(6)上设置有与感应端(11)滑动连接的通孔;抗干扰套(2)包括第二缓冲层(7)、第二抗干扰层(8)、第一抗干扰层(9)和第一缓冲层(10),第二缓冲层(7)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8),第二抗干扰层(8)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抗干扰层(9),第一抗干扰层(9)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0),抗干扰套(2)内侧对称设置有多根缓冲弹簧(12),后盖(3)一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的磁簧开关接近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抗干扰套(2),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本体(1)外侧设置有抗干扰套(2),抗干扰套(2)一端设置有后盖(3),传感器本体(1)靠近后盖(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4),且连接线(4)穿过后盖(3)设置,抗干扰套(2)另一端设置有前盖(6),传感器本体(1)靠近前盖(6)的一端为感应端(11),且前盖(6)上设置有与感应端(11)滑动连接的通孔;抗干扰套(2)包括第二缓冲层(7)、第二抗干扰层(8)、第一抗干扰层(9)和第一缓冲层(10),第二缓冲层(7)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二抗干扰层(8),第二抗干扰层(8)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抗干扰层(9),第一抗干扰层(9)顶部一侧叠加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0),抗干扰套(2)内侧对称设置有多根缓冲弹簧(12),后盖(3)一侧设置有多根压缩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道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