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酸锰空心管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钒酸锰空心管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钒酸锰中的钒、锰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具有层状结构,拥有良好的光学及电化学性能,在光学器件、电化学传感器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钒酸锰微纳米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合成无规则形态的钒酸锰微纳米粉末、钒酸锰纳米棒、钒酸锰纳米带、钒酸锰纳米片及钒酸锰管状结构。目前,国内外关于钒酸锰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采用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及水热法,通过这下方法一般得到的钒酸锰是一种自由分散的纳米结构,研究表明,定向排列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取向性,尤其是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钒酸锰纳米材料凭借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展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并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特殊的纳米结构所产生的纳米效应可望提高钒酸锰的电化学及光学特性。目前对Mn2V2O7的相关报道较少,制备工艺开发不足,现有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2V2O7纳米棒,结果显示出较良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酸锰空心管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乙酸锰、乙酰丙酮氧钒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得到静电纺丝液;/nS2、采用静电纺丝将步骤S1获得的静电纺丝液制备成一维的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相互堆叠形成导电网络;/nS3、对步骤S2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煅烧处理,自然冷却得到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酸锰空心管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乙酸锰、乙酰丙酮氧钒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得到静电纺丝液;
S2、采用静电纺丝将步骤S1获得的静电纺丝液制备成一维的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相互堆叠形成导电网络;
S3、对步骤S2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煅烧处理,自然冷却得到Mn2V2O7空心管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乙酸锰:乙酰丙酮氧钒: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1mmol:(0.5~3)mmol:(0.4~3)mmol:1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4~0.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晓艳,王瑞琴,黄文瑞,沙爱明,黄圣琰,郭守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