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85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除氟剂包括硫酸亚铁、无铁氧化铝、水和高分子絮凝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硫酸亚铁、无铁氧化铝和水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并进行搅拌,全部溶解后得到混合物;S2、取高分子絮凝剂加入到步骤S1所得的混合物中;S3、进行混合并搅拌,待完全冷却后用酸性pH调节剂调节3,得到改良的除氟剂。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检测取待处理水体的氟离子浓度;S2、根据待处理水体氟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投加该改良的除氟剂;S3、将待处理水体的pH控制为6.5~7.0;S4、将投加改良的除氟剂后的处理水体静置反应不得少于30min。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和使用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表现出良好的除氟效果。

An improved defluorination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除氟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药剂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改良的除氟剂。
技术介绍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氟的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因此,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氟的质量浓度应为0.5-1.0mg/L。近几年来,新疆地区地下水中氟含量超标引起部分地区人体出现各种氟病症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地下水除氟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除氟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包括电渗析、沉淀、离子交换、膜过滤技术和吸附等。考虑到吸附方法易于操作,高效且成本低于其他方法,吸附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去除有害物质的技术方法之一。传统除氟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骨炭及各种钙基材料如生石灰、碳酸钙、羟基磷灰石等。自20世纪中期以来,钙基材料因存在广泛,与其它材料相比,成本较低而被广泛用于脱氟技术。但传统钙基材料处理效果不太理想,吸附容量较低,除氟所需时间较长,很难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随着环保指标的进一步严格及即将到来的氟离子排放标准的提高,常规的钙法除氟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的除氟剂,提高除氟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包括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说,该改良的除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加热温度为30℃~60℃,并进行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并持续保温2~3小时,得到混合物;S2、取占该除氟剂总量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加入到步骤S1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S3、在常压、30℃~60℃温度下进行混合并搅拌,待完全冷却后用酸性pH调节剂调节至pH2~3,得到改良的除氟剂。进一步地说,步骤S3中,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且搅拌30min~50min。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合物在与高分子絮凝剂混合前,先在玻璃反应釜中水浴加热至40℃~60℃。进一步地说,步骤S3中使用的酸性pH调节剂为硫酸。进一步地说,所述改良的除氟剂密度为1.25~1.35g/cm3。进一步地说,该除氟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不低于50wt.%。进一步地说,该改良的除氟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检测取待处理水体的氟离子浓度;S2、根据待处理水体氟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投加该改良的除氟剂,投加量为氟离子溶度的15~50倍;S3、将待处理水体的pH控制为6.5~7.0;S4、将投加改良的除氟剂后的处理水体静置反应不得少于30min。进一步地说,步骤S2可分为以下两步:S1、先用传统方式将待处理水体的氟离子浓度降到40mg/L以下;S2、传统步骤处理后,再检测处理过水体中的氟离子浓度,根据水体中氟离子浓度投加15~50倍的该改良的除氟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表现出良好的除氟效果,尤其是加入特殊高分子絮凝剂后,能将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体,加快沉降速度,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实现出水F离子浓度低于2.0mg/L。再者,本专利技术改良的除氟剂制备所用的设备需求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施例: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包括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的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该改良的除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加热温度为30℃~60℃,并进行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并持续保温2~3小时,得到混合物;S2、取占该除氟剂总量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加入到步骤S1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S3、在常压、30℃~60℃温度下进行混合并搅拌,待完全冷却后用酸性pH调节剂调节至pH2~3,得到改良的除氟剂。步骤S3中,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且搅拌30min~50min。所述混合物在与高分子絮凝剂混合前,先在玻璃反应釜中水浴加热至40℃~60℃。步骤S3中使用的酸性pH调节剂为硫酸。所述改良的除氟剂密度为1.25~1.35g/cm3。该除氟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不低于50wt.%。该改良的除氟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检测取待处理水体的氟离子浓度;S2、根据待处理水体氟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投加该改良的除氟剂,投加量为氟离子溶度的15~50倍;S3、将待处理水体的pH控制为6.5~7.0;S4、将投加改良的除氟剂后的处理水体静置反应不得少于30min。步骤S2可分为以下两步:S1、先用传统方式将待处理水体的氟离子浓度降到40mg/L以下;S2、传统步骤处理后,再检测处理过水体中的氟离子浓度,根据水体中氟离子浓度投加15~50倍的该改良的除氟剂。根据以上改良的除氟剂、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将其应用到各领域排水处理后的氟离子检测结果如下表1:表1以本地某几个公司为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如下表2:表2企业行业类型原水氟含量传统除氟该改良的除氟剂除氟公司1电子175.5mg/L19.87mg/L0.57mg/L公司2金属冶炼600mg/L17.95mg/L1.41mg/L公司3光伏1500mg/L30.09mg/L1.90mg/L本专利技术表现出良好的除氟效果,尤其是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后,能将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体,加快沉降速度,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实现出水氟离子浓度低于2.0mg/L,本专利技术改良的除氟剂制备所用的设备需求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其特征在于:该除氟剂包括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其特征在于:该除氟剂包括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除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除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取25wt.%~35wt.%的硫酸亚铁、5wt.%~15wt.%的无铁氧化铝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加热温度为30℃~60℃,并进行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并持续保温2~3小时,得到混合物;
S2、取占该除氟剂总量5wt.%~15wt.%的高分子絮凝剂加入到步骤S1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
S3、在常压、30℃~60℃温度下进行混合并搅拌,待完全冷却后用酸性pH调节剂调节至pH2~3,得到改良的除氟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除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且搅拌30min~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除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在与高分子絮凝剂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欣余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