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259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白芨种采集、训化、种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扩种白芨提供质量可靠的种子,解决了长期困惑中药工业有稳定的原料问题;解决了野生白芨资源匾乏的问题。

A training method of wild Bleti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野生白芨的训化方法。
技术介绍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花美适合观赏之用,其球茎晒干后的名称为白及(又名白芨、明白芨、紫兰根、甘根、白给),属于中草药,生于林下阴湿处或山坡草丛中,以块茎入药,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目前,由于中药材过量采挖,导致野生白芨几乎枯竭,白芨的市场需求近年越来越大,价格也不断攀升。但白芨引种驯化技术不成熟,达不到技术要求,直接导致野生白芨野生白芨的发芽率低,生长周期较长成活率较低,给扩大白芨种植带来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生白芨品种的训化方法,以解决濒危野生白芨人工栽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白芨种采集、训化、种茎处理。步骤如下:(1)种源地选择:阴凉湿润气候,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条件的山地上的野生白芨作种;(2)白芨种采集:采集野生白芨假鳞茎,相对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且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块茎,每个块茎上面至少有1-2个芽的假鳞茎作种。(3)训化: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按行距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用小棒挖3~4cm深的小窝,将清洗干净的苗根部放入窝内,每兜1~3株,其株行距为6cm×7cm,移栽好后浇1遍清水;驯化过程中气温控制在18~28℃。(4)种茎处理:种子采取两种方式处理:一是随挖随栽;二是将种块贮藏至翌年春季栽种。本专利技术为扩种白芨提供质量可靠的种子,解决了长期困惑中药工业有稳定的原料问题;解决了野生白芨资源匾乏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种源地选择、繁殖方式、留种。步骤如下:(1)种源地选择:阴凉湿润气候,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条件的山地上的野生白芨作种;(2)白芨种采集:采集野生白芨假鳞茎,相对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且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块茎,每个块茎上面至少有2个芽的假鳞茎作种。(3)训化: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按行距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用小棒挖3cm深的小窝,将清洗干净的苗根部放入窝内,每兜2株,其株行距为6cm×7cm,移栽好后浇1遍清水;驯化过程中气温控制在20℃。(4)种茎处理:种子采取两种方式处理:一是随挖随栽;二是将种块贮藏至翌年春季栽种。实施例2: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种源地选择、繁殖方式、留种。步骤如下:(1)种源地选择:阴凉湿润气候,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条件的山地上的野生白芨作种;(2)白芨种采集:采集野生白芨假鳞茎,相对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且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块茎,每个块茎上面至少有1个芽的假鳞茎作种。(3)训化: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按行距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用小棒挖4cm深的小窝,将清洗干净的苗根部放入窝内,每兜3株,其株行距为6cm×7cm,移栽好后浇1遍清水;驯化过程中气温控制在28℃。(4)种茎处理:种子采取两种方式处理:一是随挖随栽;二是将种块贮藏至翌年春季栽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白芨种采集、训化、种茎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1)种源地选择:阴凉湿润气候,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条件的山地上的野生白芨作种;/n(2)白芨种采集:采集野生白芨假鳞茎,相对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且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块茎,每个块茎上面至少有1-2个芽的假鳞茎作种;/n(3)训化:/n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按行距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n用小棒挖3~4cm深的小窝,将清洗干净的苗根部放入窝内,每兜1~3株,其株行距为6cm×7cm,移栽好后浇1遍清水;/n(4)种茎处理:种子采取两种方式处理:一是随挖随栽;二是将种块贮藏至翌年春季栽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白芨种采集、训化、种茎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种源地选择:阴凉湿润气候,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条件的山地上的野生白芨作种;
(2)白芨种采集:采集野生白芨假鳞茎,相对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且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块茎,每个块茎上面至少有1-2个芽的假鳞茎作种;
(3)训化:
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奎融
申请(专利权)人:营山县美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