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间隙躺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躺椅,该躺椅包括:座部、靠背,以及协同地支撑座部和靠背的一对间隔开的躺椅机构。每个该机构均包括地面接合基部连杆、可操作地与座部连接并支撑座部的座部连杆、可操作地将靠背连接于座部连杆的靠背连杆组、在第一枢轴处可操作地连接于基部连杆的后摆杆,以及通过限定第二枢轴的可移动枢轴机构而可操作地连接于基部连杆的前摆杆。后摆杆和前摆杆分别选择性地围绕第一和第二枢轴枢转,使得机构选择性地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当可移动的枢轴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该可移动的枢轴机构使得第二枢轴的位置相对于基部连杆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躺^"才几构,更具体i也i兌,涉及零间隙躺^"才几构。技术背景在当今家庭中,躺椅已成为非常常见的家具物品。现代式躺椅 通常限定出三个分立就座位置(l)直立位置,在该位置中靠背通 常相对于座部(seat)近似垂直并且脚凳(若躺椅装有脚凳)缩回; (2) "TV"位置,在该位置中脚凳伸出,但是靠背仍相对于座部或 多或少地直立;以及(3)完全斜躺位置,在该位置中脚凳伸出, 并且靠背相对于座部以專交大的角度倾斜。然而,标准躺^"的缺点在于,由于在将躺椅放斜时靠背的顶部 沿向后方向倾斜,因此必须将躺祠^放置在离房间墙壁一定距离处。问题。这些尝试已产生了称为"零间隙"机构的普通种类的躺椅机构,其中连杆组(linkage)或其它单元被设置成使得,当将躺椅放 斜时靠背的底部边缘和椅座相对于地板向前移动,从而能够使得靠背顶部边纟彖的向后移动4交少。在第4,740,031号;5,011,220号; 5,570,927号;5,580,710号;5,772,278号以及5,217,276号美国专利中披露了这样的现有技术机构的实例,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一种类型的零间隙才几构通常包括四连杆组(four-bar linkage ), 其中 一对相互隔开的摆杆在每个连杆的 一端处的基部上枢转,并枢 转到另 一端处的座部连杆。当将躺祠-从其中座部连杆位于基部上方 的直立位置放斜时,摆杆围绕它们与基部之间的连接点枢转,以使 座部连杆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这进而使得整个靠背向前移动,远 离可能位于躺椅后面的任何墙壁。由于成本低并且较易于制造,因 此这些以连杆组为基础的机构比较廉价且使用广泛。然而,出于使用者舒适目的的考虑,通常期望坐部朝向椅子的 靠背向后倾斜。在以连杆组为基础的4几构中,这通常是通过使前摆 杆比后摆杆更长而实施的。然而,结果是,坐在椅子中的4吏用者通 常要用力反作用于才几构以使椅子从直立位置移动至斜躺位置,反之 亦然(尤其是在非常接近直立位置时)。在不使使用者费过高的力 来操纵椅子的前提下,前、后摆杆在长度上的差异不能太大。由于 座部和靠背的向前移动的程度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摆杆的长度,因此这样的机构能够接近真正"零间隙"的程度是有限的。因此,由于 在将椅子放斜时靠背的顶部仍要向后移动一定范围,因而现有技术 的连杆组类型的零间隙机构通常仍需要在靠背后面存在某种程度 的后间隙(rear clearance )。因此,行业中仍需要低成本、易于操作的躺椅,所述躺椅能够 使得后部间隙比已知"零间隙"才几构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机构解决了行业内对于低成本、易于操作的躺椅的需 求,所述躺椅能够使得后间隙比已知"零间隙"冲几构的后间隙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躺^"包括座部、靠背,以及协同地支撑座部 和靠背的一对间隔开的躺椅机构。每个该机构均包括地面接合基部 连杆、可纟喿作地与座部连接并支撑座部的座部连杆、可纟喿作地将靠 背连接于座部连杆的靠背连杆组、在第一枢轴处可操作地连接于基 部连杆的后摆杆,以及通过限定第二枢轴的可移动枢轴机构而可操 作地连接于基部连杆的前摆杆。后摆杆和前摆杆可操作地连接于座 部连杆和靠背连杆组。后摆杆和前摆杆分别选择性地围绕第 一和第 二枢轴枢转,使得机构选择性地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在直立位置中,座部相对于基部连杆净皮i殳置在第一位置中,并且靠背限定了相对于座部的第一角度;在斜躺位置中,座部相对 于基部连杆被设置在第一位置前方的第二位置中,并且靠背相对于 座部限定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当可移动的枢轴机构在第一位 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该可移动的枢轴才几构^使得第二枢轴的位 置相对于基部连杆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的枢轴才几构包括前摆杆上的从动杆和 限定于基部连杆中的槽,其中从动杆容納在槽中并可在槽中滑移。 在另 一实施例中,可移动的才区轴才几构可为用于可才喿作i也连4妻前部连 杆和基部连杆的连杆组。该^"子可进一步^皮定位在处于第一位置与 第二位置中间的相当于"TV"位置的第三位置中。才艮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才几构可包括可才喿作地连4妄于座部连杆的 脚凳连杆组,其中脚凳连杆组选4奪性地在对应于才几构直立位置的缩 回位置与对应于机构斜躺位置的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可4是供可操作 地与脚凳连杆组连接的驱动连杆组,用于使得脚凳连杆组选择性地 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椅子的实施例可包括座部、靠背,以及协同地支 撑座部和靠背的 一对间隔开的躺椅机构。每个机构均包括地面接合 基部连杆、可#:作地与座部连4妾并支撑座部的座部连杆、可纟喿作地 将靠背连接于座部连杆的靠背连杆组、在第 一枢轴处可操作地连接 于基部连杆的后摆杆、前摆杆、以及用于将前摆杆枢转地连4妄于基部连杆的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用于限定第二枢轴的装置,前摆 杆选择性地围绕该第二枢轴可枢转;以及用于使第二枢轴相对于基 部连杆移动位置的装置。后摆杆和前摆杆可纟喿作地连4妄于座部连杆 和靠背连杆组,其中,后摆杆和前摆杆分别可选择性地围绕第一和 第二枢轴枢转,使得机构选择性地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移 动,其中,在直立位置中,座部相对于基部连杆一皮设置在第一位置 中,并且靠背限定相对于座部的第一角度,在斜躺位置中,座部相 对于基部连杆被设置在第一位置前方的第二位置中,并且靠背相对 于座部限定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并且其中当机构在第一位置 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枢轴的位置相对于基部连杆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限定前摆杆围绕其选择性地枢转的第二 枢轴的装置可包括前摆杆上的从动杆,并且用于〗吏第二枢轴的位置 移动的装置可包括限定于基部连杆中的槽,所述从动杆容纳在槽中 并可在槽中滑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限定前摆杆围绕其选择 性地枢转的第二枢轴的装置和用于使第二枢轴的位置移动的装置 可包4舌才区转i也连4妻于基部连4干和前4罢冲干的曲柄或其它连4干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躺椅的零间隙机构包括地面接合基 部连杆、座部连杆、包含靠背支架的靠背连杆组、在第一枢轴处可 ,操作地连接于基部连杆的后摆杆,以及通过限定第二枢轴的可移动 枢轴才几构而可才喿作地连4妾于基部连杆的前4罢杆。后摆杆和前摆杆可 操作地连接于座部连杆和靠背连杆组,其中,后摆杆和前摆杆分别 选择性地围绕第一和第二枢轴枢转,以使得4几构能够选4奪性地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直立位置中,座部连杆相对 于基部连杆被设置在第一位置中,并且靠背支架限定相对于座部的第一角度;在斜躺位置中,座部连杆相对于基部连杆被设置在第一 位置前方的第二位置中,并且靠背支架相对于座部连杆限定大于第 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当可移动的枢轴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时,该可移动的枢轴机构使得第二枢轴的位置相对于基部连 杆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躺椅机构的透视图; 图l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躺椅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躺椅机构的顶部平面图; 图3是图1的躺椅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躺椅机构的侧视图;图5是位于直立位置中的图1的躺椅机构的连杆组的内部视图;图6是位于直立位置中的图1的躺椅机构的连杆组的外部视图;图7是位于TV位置中的图1的躺椅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躺椅,包括:    座部;    靠背;以及    协同地支撑所述座部和所述靠背的一对间隔开的躺椅机构,每个躺椅机构均包括:    地面接合基部连杆;    可操作地与所述座部连接并支撑所述座部的座部连杆;    可操作地将所述靠背连接于所述座部连杆的靠背连杆组;    在第一枢轴处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基部连杆的后摆杆;以及    通过限定第二枢轴的可移动枢轴机构而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基部连杆的前摆杆;    其中,所述后摆杆和所述前摆杆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座部连杆和所述靠背连杆组,其中所述后摆杆和所述前摆杆分别选择性地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枢轴枢转,使得所述躺椅机构选择性地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座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杆被设置在第一位置中并且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座部限定第一角度,在所述斜躺位置中,所述座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前方的第二位置中并且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座部限定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并且其中,当所述可移动的枢轴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可移动的枢轴机构使得所述第二枢轴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基部连杆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里查德E卡斯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雅士利家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