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负压进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24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负压进样针,包括针管本体以及泄压槽,所述针管本体内设有进样通道,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沿针管本体的外侧壁分布的泄压槽,所述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所述针管本体包括针管部及针尖部,所述针管部与所述针尖部一体成型,所述针管部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泄压槽设于所述针管部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针管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泄压槽,而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因而在取样时,能够避免在取样瓶内产生负压,提高了进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An anti negative pressure injectio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负压进样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色谱仪,特别涉及一种抗负压进样针。
技术介绍
在色谱实验分析中,能够定量的把样品送入色谱柱的装置,叫做进样器。进样器分为人工手动进样器和自动进样器了两种,自动进样器就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进样仪器,只需设置好进样参数、放入待检测样品,即可完成自动进样过程。随着色谱行业的发展,自动进样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自动进样器的使用频率也随之有所提高。目前进样器的进样针扎入样品瓶后吸样,会产生很大的负压,从而影响吸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负压进样针,使用该抗负压进样针取样时,能够解决进样针吸样时的负压问题,并且不增加结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负压进样针,包括针管本体以及泄压槽,所述针管本体内设有进样通道,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沿针管本体的外侧壁分布的泄压槽,所述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所述针管本体包括针管部及针尖部,所述针管部与所述针尖部一体成型,所述针管部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泄压槽设于所述针管部的外壁。所述针尖部呈锥体形状,并且所述针尖部的后端部直径与所述针管部的直径一致,所述针尖部与针管部同心。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凸条,每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构成泄压槽。所述凸条沿所述针管部的通长设置。所述凸条的长度大于样品瓶的瓶盖厚度,并小于样品瓶的瓶盖厚度的两倍。所述泄压槽的顶面与所述针管部的外侧壁齐平。所述泄压槽的槽底为圆弧形槽底。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凸条包括直线部以及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位于靠近针尖部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于针管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泄压槽,而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因而在取样时,能够避免在取样瓶内产生负压,提高了进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凸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负压进样针,该抗负压进样针可用于色谱柱进样器中,使得该色谱柱进样器结构简单,没有内外针,清洗比较方便,交叉污染更容易控制,而且进样时无需更换预切口的瓶垫,节省实验成本。具体的,抗负压进样针包括针管本体1以及泄压槽2,针管本体1内设有进样通道3,用于取样,针管本体1的外壁设有若干沿针管本体1的外侧壁分布的凸条4,每相邻的两个凸条4之间平行设置,凸条4沿针管部101的外壁的侧线分布,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6个凸条4,当然,凸条4的数量不仅仅局限于6个,也可为其他数量,但凸条4的数量至少为2个,以保证相邻的两个凸条4之间的凹部构成泄压槽2,泄压槽2的槽底为圆弧形槽底,而泄压槽2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这样由于针管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泄压槽2,因而在取样时,能够避免在取样瓶内产生负压,提高了进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具体的,针管本体1包括针管部101及针尖部102,针管部101与针尖部102一体成型,针管部101远离针尖部102的一端设有连接头103,用于与进样器的固定端连接,凸条4设于针管部101的外壁。本实施例中,针尖部102呈锥体形状,并且针尖部102的后端部直径与针管部101的直径一致,针尖部102与针管部101同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凸条4可例如沿针管部101的通长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条4的长度大于样品瓶的瓶盖厚度,并小于样品瓶的瓶盖厚度的两倍,通过该结构,减小了凸条4的长度,可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凸条4包括直线部401以及弧形部402,弧形部402位于靠近针尖部102的一侧,以利于凸条4插进取样瓶的瓶盖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泄压槽2的顶面与针管部101的外侧壁齐平,即泄压槽2直接在针管部101的外壁上,连通取样瓶的内部与外部空间,因而在针管部101的外部不设置凸条4,也可实现本技术的效果。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负压进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本体以及泄压槽,所述针管本体内设有进样通道,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沿针管本体的外侧壁分布的泄压槽,所述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n所述针管本体包括针管部及针尖部,所述针管部与所述针尖部一体成型,所述针管部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泄压槽设于所述针管部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负压进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本体以及泄压槽,所述针管本体内设有进样通道,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沿针管本体的外侧壁分布的泄压槽,所述泄压槽连通取样瓶内部及取样瓶外部空间;
所述针管本体包括针管部及针尖部,所述针管部与所述针尖部一体成型,所述针管部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泄压槽设于所述针管部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负压进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呈锥体形状,并且所述针尖部的后端部直径与所述针管部的直径一致,所述针尖部与针管部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负压进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本体的外壁设有若干凸条,每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构成泄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超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