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1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回用的烟气进行分两路进行助燃,一路通过助燃风管路上的配风装置在回用烟气加入氧气助燃,一路通过无氧助燃管道上的除氧空压机去除回用烟气中的氧气,在富氧燃烧过量时停止充氧助燃,切换为充氮助燃以减少炉内富氧量,有效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

A combustion supporting oxygen nitrogen supply syste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CN201910238720.4车底式焙烧炉节能减排系统,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的车底式焙烧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空气为助燃风,在炉内和挥发分一起燃烧,烟气中含苯并芘、二噁英等强致癌物质,需经850℃~1000℃高温焚烧处理,配套脱硝、余热回收和除尘等尾气处理设备,生产成本较高,只能实现“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减排指标。为保持焙烧过程中炉内温度条件,需根据反馈参数进行间断式燃烧天然气,助燃风升温至燃烧温度需消耗25%以上的化学能,且空气过剩系数α超标易引发自燃爆炸,危及生产。为优化车底式焙烧炉燃料消耗量,提高燃烧配风水平,同时降低系统“污染物排放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在充入的空气(氧气)过量,通过除氧制氮设备冲入氮气降低其氧含量,有效避免富氧爆燃现象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组成,所述焙烧炉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组成,所述焙烧炉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由回用烟气管、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所述回用烟气管分别与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与无氧助燃管道连通,所述助燃风管与烟气回用系统连通,所述保安管路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上均设有开关切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儒陈扬卢永明陈冬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