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14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回用的烟气进行分两路进行助燃,一路通过助燃风管路上的配风装置在回用烟气加入氧气助燃,一路通过无氧助燃管道上的除氧空压机去除回用烟气中的氧气,在富氧燃烧过量时停止充氧助燃,切换为充氮助燃以减少炉内富氧量,有效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

A combustion supporting oxygen nitrogen supply syste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CN201910238720.4车底式焙烧炉节能减排系统,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的车底式焙烧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空气为助燃风,在炉内和挥发分一起燃烧,烟气中含苯并芘、二噁英等强致癌物质,需经850℃~1000℃高温焚烧处理,配套脱硝、余热回收和除尘等尾气处理设备,生产成本较高,只能实现“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减排指标。为保持焙烧过程中炉内温度条件,需根据反馈参数进行间断式燃烧天然气,助燃风升温至燃烧温度需消耗25%以上的化学能,且空气过剩系数α超标易引发自燃爆炸,危及生产。为优化车底式焙烧炉燃料消耗量,提高燃烧配风水平,同时降低系统“污染物排放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在充入的空气(氧气)过量,通过除氧制氮设备冲入氮气降低其氧含量,有效避免富氧爆燃现象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组成,所述焙烧炉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由回用烟气管、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所述回用烟气管分别与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与无氧助燃管道连通,所述助燃风管与烟气回用系统连通,所述保安管路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上均设有开关切换阀。作为优选,所述焙烧炉上还设有温度T和压力P信号反馈装置和系统参数测控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烟气回用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回用烟气进口调节门、配风装置、助燃风高压风机和助燃风点火系统。作为优选,所述配风装置采用一级配风装置和二级配风装置,两组配风装置串联,所述配风装置上设有补氧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助燃风点火系统包括助燃风分配器和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包括点火风机、高温电磁阀、点火变压器、点火电极、燃烧喷嘴,所述助燃风分配器包括助燃风母管、助燃风支管和调节阀门。作为优选,还包括高温膨胀节,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通过高温膨胀节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连通,所述助燃风管通过高温膨胀节与烟气回用系统的进气管路连通,所述保安管路通过高温膨胀节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的进气管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回用的烟气进行分两路进行助燃,一路通过助燃风管路上的配风装置在回用烟气加入氧气助燃,一路通过无氧助燃管道上的除氧空压机去除回用烟气中的氧气,在富氧燃烧过量时停止充氧助燃,切换为充氮助燃以减少炉内富氧量,有效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焙烧炉;2、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3、烟风处理系统;4、烟气回用系统;5、旁通紧急放散系统;6、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7、除氧空压机;8、天然气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可用于碳素行业焙烧炉沥青烟风系统处理后配输给焙烧炉和导热油站燃烧助燃回用。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1、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4、烟风处理系统3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5组成,所述焙烧炉1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4、烟风处理系统3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5,所述烟气回用系统4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除氧空压机7、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4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7与焙烧炉1的天然气进气管8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所述焙烧炉1上还设有温度T和压力P信号反馈装置和系统参数测控装置。反馈装置和系统参数测控装置均为购买设备,不涉及程序设计改进,温度T和压力P信号反馈装置将采集信号发送至系统参数测控装置。系统参数测控装置根据预设参数阀值,向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的开关切换阀提供开关控制指令,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参数测控装置进行自动化操控。工作时:当检测到炉内温度T过高产生富氧燃烧时,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将回用烟气从助燃风管路切换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7除去回用烟气中的氧气,将剩余待预热的烟气(含大量氮气)从天燃气进气管一起进入炉内,以此降低炉内富氧量,当温度T过低时再切换至助燃管道进行充氧助燃,有效的避免富氧燃烧导致燃爆现象的发生。除氧空压机7采用苏州擎邦机械有限公司固定式压缩机,进行氢除氧和氮气纯化,原料氮气(回用烟气)先经过装有贵金属钯的除氧器,让氮气中的杂质氧与加入的氢气反应生成水,再经过冷却器进行水冷却,再进入冷冻干燥机降低温度和露点,除去氮气中的大部分水,后经过吸附干燥器进行深度除水,从而得到高纯氮气回用气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由回用烟气管、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6采用四通风管,四路风口处设有开关切换阀,所述回用烟气管分别与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与无氧助燃管道连通,所述助燃风管与烟气回用系统4连通,所述保安管路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5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上均设有开关切换阀,开关切换阀用于管路切换。回用烟气管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的回用烟气管道连通。所述配风装置采用一级配风装置和二级配风装置,两组配风装置串联,在一级配风装置中配入适量空气(氧气),实现回用系统温度的初调节,保证后续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二级配风装置的空气混入,实现较为精确的调节功能,保证系统中高温混合气体进入后续设备时稳定的参数。所述配风装置上设有补氧装置,配风装置和补氧装置均为购买的常规设备,目的在于给回用烟气提供氧气,以便于在燃烧喷嘴处助燃。还包括高温膨胀节,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通过高温膨胀节与焙烧炉1的天然气进气管8连通,所述助燃风管通过高温膨胀节与烟气回用系统4的进气管路连通,所述保安管路通过高温膨胀节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5的进气管路连通,高温膨胀节有效管道热伸缩,有效避免烟气泄漏。所述烟气回用系统4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回用烟气进口调节门、配风装置、助燃风高压风机和助燃风点火系统。打开回用烟气进口调节门,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抽取回用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组成,所述焙烧炉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包括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所述车底式焙烧炉焙烧系统由焙烧炉、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组成,所述焙烧炉的尾气经出口电动翻板阀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联通,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出口分别与烟气回用系统、烟风处理系统和旁通紧急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用系统上设有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除氧空压机、无氧助燃管道,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设置于焚烧脱硝一体化装置和烟气回用系统之间,所述无氧助燃管道与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连通,所述无氧助燃管道通过除氧空压机与焙烧炉的天然气进气管道连通无氧助燃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燃配氧供氮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分配输出设备由回用烟气管、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所述回用烟气管分别与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与无氧助燃管道连通,所述助燃风管与烟气回用系统连通,所述保安管路与旁通紧急放散系统连通,所述无氧助燃风管路、助燃风管路、保安管路上均设有开关切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儒陈扬卢永明陈冬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