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06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包括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所述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通过弹性插接,所述第一导电座底侧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座顶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电座顶端安装有导电螺栓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导电座与第二导电座接插时,即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的弹簧侧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对导电片起到向上的作用力,始终保证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的弹性连接,当升降器脱开时,即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相互分离,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间的导电触点瞬间自动分离,方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成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接插和分离。

Conductive base of lift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
本技术涉及升降式灯具领域,具体为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
技术介绍
升降灯具是专为照明高度较高的工矿照明、大型体育设施、文化场馆设计的。其优点是把照明灯具的维修高度变为地面维修,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及时间,并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特别适合于室内高大厂房,如电厂、候机候车大厅、机库等场所;导电底座则是将电源进行连接的接插件。现有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在进行导电连接时,将第一导电座的导电柱直接插入第二导电座的插孔内,属于硬性接插,即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分开和接插需要人为进行操作,而无法通过升降式灯具的升降操作便捷对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分开和接插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在进行导电连接时,将第一导电座的导电柱直接插入第二导电座的插孔内,属于硬性接插,即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分开和接插需要人为进行操作,而无法通过升降式灯具的升降操作便捷对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分开和接插进行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包括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所述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通过弹性插接,所述第一导电座底侧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座顶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电座顶端安装有导电螺栓柱,所述螺栓柱贯穿过第一导电座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垫片、第一导线环和第一螺母,且第一导线环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导线环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线;<br>所述第二导电座顶侧四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座底侧四周开设有电片槽,所述电片槽内部安装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底部一侧安装有弹簧,螺栓底端贯穿过导电片底部另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第二导线环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导线环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导线环一侧连接有第二导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座底侧且位于弹性导电柱之间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且第一固定槽顶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电座顶侧且位于电片槽之间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底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导电柱和第一安装槽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电片槽对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安装弹簧侧对应,所述弹性导电柱的长度大于电片槽的深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座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槽的第一通孔固定在升降器上,所述第二导电座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固定槽的第二通孔固定在升降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第一导电座的弹性导电柱顶端的螺栓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通过第一螺母将第一导线环固定在两个第一垫片间,螺栓底端穿过导电片一侧后位于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二螺母将第二导线环固定在两个第二垫片间,且将导电片固定在电片槽内,然后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电源连接,当第一导电座与第二导电座接插时,即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的弹簧侧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对导电片起到向上的作用力,始终保证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的弹性连接,当升降器脱开时,即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相互分离,弹性导电柱与导电片间的导电触点瞬间自动分离,方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成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接插和分离。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导电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导电座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导电座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导电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导电座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导电座第一局部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导电座第二局部剖面图。图中:1、第一导电座;2、第二导电座;3、弹性导电柱;4、第一固定槽;5、第一导线;6、螺栓柱;7、第一安装槽;8、第一螺母;9、第一垫片;10、第一导线环;11、第二安装槽;12、第二导线;13、螺栓;14、导电片;15、电片槽;16、第二固定槽;17、第二导线环;18、第二垫片;19、第二螺母;2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包括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通过弹性插接,第一导电座1底侧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导电柱3,第一导电座1顶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第一导电座1顶端安装有导电螺栓柱6,螺栓柱6贯穿过第一导电座1且位于第一安装槽7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垫片9、第一导线环10和第一螺母8,且第一导线环10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垫片9,第一导线环10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线5;第二导电座2顶侧四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第二导电座2底侧四周开设有电片槽15,电片槽15内部安装有导电片14,导电片14底部一侧安装有弹簧20,螺栓13底端贯穿过导电片14底部另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11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18、第二导线环17和第二螺母19,第二导线环17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二垫片18,第二导线环17一侧连接有第二导线12。第一导电座1底侧且位于弹性导电柱3之间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且第一固定槽4顶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导电座2顶侧且位于电片槽15之间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6,且第二固定槽16底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便于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的装卸。弹性导电柱3和第一安装槽7对应,第二安装槽11和电片槽15对应,便于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完成正确弹性接插。弹性导电柱3与导电片14安装弹簧20侧对应,弹性导电柱3的长度大于电片槽15的深度,便于弹性导电柱3与导电片14弹性连接。第一导电座1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槽4的第一通孔固定在升降器上,第二导电座2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固定槽16的第二通孔固定在升降器上,通过升降器的移动实现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的断开和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分别将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通过安装固定在升降器上,第一导电座1的弹性导电柱3顶端的螺栓柱6位于第一安装槽7内,通过第一螺母8将第一导线环10固定在两个第一垫片9间,螺栓13底端穿过导电片14一侧后位于第二安装槽11,通过第二螺母19将第二导线环17固定在两个第二垫片18间,且将导电片14固定在电片槽15内,然后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分别通过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12与电源连接,当第一导电座1与第二导电座2接插时,即弹性导电柱3与导电片14的弹簧20侧接触,通过弹簧20的弹性形变对导电片14起到向上的作用力,始终保证弹性导电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所述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通过弹性插接,所述第一导电座(1)底侧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导电柱(3),所述第一导电座(1)顶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导电座(1)顶端安装有导电螺栓柱(6),所述螺栓柱(6)贯穿过第一导电座(1)且位于第一安装槽(7)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垫片(9)、第一导线环(10)和第一螺母(8),且第一导线环(10)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垫片(9),所述第一导线环(10)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线(5);/n所述第二导电座(2)顶侧四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二导电座(2)底侧四周开设有电片槽(15),所述电片槽(15)内部安装有导电片(14),所述导电片(14)底部一侧安装有弹簧(20),螺栓(13)底端贯穿过导电片(14)底部另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11)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18)、第二导线环(17)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导线环(17)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二垫片(18),所述第二导线环(17)一侧连接有第二导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式灯具导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所述第一导电座(1)和第二导电座(2)通过弹性插接,所述第一导电座(1)底侧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导电柱(3),所述第一导电座(1)顶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导电座(1)顶端安装有导电螺栓柱(6),所述螺栓柱(6)贯穿过第一导电座(1)且位于第一安装槽(7)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垫片(9)、第一导线环(10)和第一螺母(8),且第一导线环(10)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垫片(9),所述第一导线环(10)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线(5);
所述第二导电座(2)顶侧四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二导电座(2)底侧四周开设有电片槽(15),所述电片槽(15)内部安装有导电片(14),所述导电片(14)底部一侧安装有弹簧(20),螺栓(13)底端贯穿过导电片(14)底部另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11)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18)、第二导线环(17)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导线环(17)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第二垫片(18),所述第二导线环(17)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刘必金
申请(专利权)人:帕尔菱科常州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