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87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池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首位相连接的连接单体,所述连接单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体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套接件,所述连接杆与套接件相连接,所述立杆一端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支撑在地面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牢固,使用可靠,在立杆上增加支撑腿,增大了侧面对水池的支撑力度,避免水池侧面翻倒等问题,增加稳定性,其次支架的管材变细,减轻了支架的质量,便于拆装和运输,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A kind of water tank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池支架
本技术涉及蓄水用具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蓄水或水池的支撑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挖水池进行养殖的年代已经过去,现代大多采用支架式水池,该支架式水池成本低,便于移动和换水,其次,人们对于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可供人们戏水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以地上水池最为普遍。其中,支架水池为最常见的一种地上水池种类。通常,支架水池包括水池支架及水池内衬。水池支架包括若干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其中所有第一孔支撑件沿一周向依次连接而形成环形。所有第二支撑件沿周向分布并支撑所有第一支撑件。相邻两个第一支撑件、及相邻两个第一支撑件之间的第二支撑件通过接头连接起来,这样水池支架呈环形,水池内衬限定于其内侧,水池内衬依附于水池支架,形成地上水池。一般情况下,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接头的材料为钢,且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接头的表面具有防锈涂层。地上水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池内水的晃动以及水对内衬的压力,水池支架容易侧翻或被折断,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的方法就是将水池设计成圆形或多边形,增加侧边的支撑,避免支架侧翻。但是,该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侧面对水池支架的支撑,并不能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上水池用的水池支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水池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首位相连接的连接单体,所述连接单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体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套接件,所述连接杆与套接件相连接,所述立杆一端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支撑在地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套接件由上到下依次第一套接装置,第二套接装置,第三套接装置,所述第一套接装置包括第一套接环和第二套接环,第二套接装置包括第三套接环和第四套接环,第三套接装置包括第五套接环、第六套接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套接环和第二套接环关于立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套接环和第四套接环关于立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五套接环和第六套接环关于立杆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呈U型,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可转动的插入第一套接环或第二套接环或第三套接环或第四套接环或第五套接环或第六套接环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腿设置在靠近第三套接装置的一端,所述支撑腿为三角形的支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技术结构简单,牢固,使用可靠,在立杆上增加支撑腿,增大了侧面对水池的支撑力度,避免水池侧面翻倒等问题,增加稳定性,其次支架的管材变细,减轻了支架的质量,便于拆装和运输,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该技术中连接单体中的立杆和连接杆都是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尺寸相同,因此安装、拆卸方便,批量进行生产和加工,增大了生产加工的效率,提高了生产能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池支架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水池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连接单体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连接单体的右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水池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首位相连接的连接单体,所述连接单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单体包括立杆4,所述立杆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套接件,所述连接杆7与套接件相连接,所述立杆4一端设置有支撑腿8,支撑腿8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套接件由上到下依次第一套接装置,第二套接装置,第三套接装置,所述第一套接装置包括第一套接环3-1和第二套接环3-2,第二套接装置包括第三套接环5-1和第四套接环5-2,第三套接装置包括第五套接环6-1、第六套接环6-2。所述第一套接环3-1和第二套接环3-2关于立杆4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套接环5-1和第四套接环5-2关于立杆4对称设置,所述第五套接环6-1和第六套接环6-2关于立杆4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7呈U型,所述连接杆7的端部可转动的插入第一套接环3-1或第二套接环3-2或第三套接环5-1或第四套接环5-2或第五套接环6-1或第六套接环6-2中。所述支撑腿8设置在靠近第三套接装置的一端,所述支撑腿8为三角形的支架。所述,内衬1包括安装孔2,所述与第一套接环3-1、第二套接环3-2相连接的连接杆7穿过安装孔7将内衬撑起,固定在该支架上,所述与第三套接环5-1、第四套接换5-2、第五套接环6-1、第六套接环6-2相连接的连接杆7对内衬侧面施加力,避免支架侧面翻倒。其次,支撑腿8与立杆4在同一平面内,支撑腿8为一个三角形,支撑腿8一条边与立杆4相连接,支撑腿8另一条边设置在地面上,支撑腿8对立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立杆4发生侧翻。该结构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水池的形状也不会因为水池内的水对侧面的压力而发生侧翻或支架折断,因此,可以在同样大小的水池支架中使用更细的管材,节约了制造成本,其次,支架的管材质量减轻不但减少了制造成本,该支架的拆卸和移动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池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首位相连接的连接单体,所述连接单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体包括立杆(4),所述立杆(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套接件,所述连接杆(7)与套接件相连接,所述立杆(4)一端设置有支撑腿(8),支撑腿(8)支撑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池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首位相连接的连接单体,所述连接单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体包括立杆(4),所述立杆(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套接件,所述连接杆(7)与套接件相连接,所述立杆(4)一端设置有支撑腿(8),支撑腿(8)支撑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由上到下依次第一套接装置,第二套接装置,第三套接装置,所述第一套接装置包括第一套接环(3-1)和第二套接环(3-2),第二套接装置包括第三套接环(5-1)和第四套接环(5-2),第三套接装置包括第五套接环(6-1)、第六套接环(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池支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雷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容大液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